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是一首流傳千年,脍炙人口的千古絕唱,不僅在中國婦孺皆知,就是許多外國人都會背誦這首詩。
可是近些年來,網絡上卻有許多對這首詩歌的質疑聲,引起一些争論。
網友對這首詩的質疑主要有兩點:一是“床前明月光”所指的床,是否我們現在理解的卧室裡的床,在床上能否舉頭望到明月。二是“疑是地上霜”的霜,室内的地上能否有霜,這“疑似地上霜“合不合常理。
我來談我對這首詩歌的理解。
其實,最早對李白這首詩歌提出質疑的,并非是現在的網友,也并非是今天才有争議。據說早在五十年代,首先對這首詩歌提出質疑的,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文史學家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對這首婦孺皆知的古代詩歌提出的質疑有兩點:一,詩歌裡所說的床,是不是室内卧床。郭沫若推測說:如果是室内的卧床,那麼屋内是不會有霜的,就不會産生“疑似地上霜”錯覺。再說了,如果睡在床上,是不好舉起頭來看明月的,如果再低頭去看地下,也不好看到。據說郭沫若先生為了證明床上是不好舉頭低頭的,還專門讓自己的女兒躺在床上做實驗,自己在一旁觀察。據說女兒确實無法完成舉頭和低頭這個動作。
二、床是不是窗的通假字。有人提出床是窗的通假字,李白寫得是站在窗前望明月。那麼就可以解釋得通了,因為站在窗戶前可以擡頭看到窗外的明月,低頭也可以看到室外地上的霜。但是郭沫若先生說唐代的窗戶是一般都是固定的窗格,不能打開,并且是用紙糊上的,不是現代的玻璃窗,可以推開,能望到明月,也可以看到室外的霜。
這樣說來,似乎“室内、床”,就講不通了。
那就隻能是睡在室外了。而室外哪兒來的床呢?
還有一種解釋,床是指井邊的圍欄,或者是指胡床。
今天看,網友的質疑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按照我們今天的理解,躺在卧室的床上,是很難舉頭望到明月的,二是室内也不可能霜,作者疑似地上霜好象也沒有道理。郭沫若先生的質疑與網友的質疑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們要理解一篇文學作品的原意,就一定要參考作者寫作的背景。這裡背景包括寫作時間和地點。
我們來看看李白這首《靜夜思》的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26歲那年秋,在旅居揚州時寫的一首思鄉詩,時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大約在舊曆九月十五日前後。此詩有數種版本,原唐朝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由于後人對李白這首通曉明白,情思真切的思鄉詩的喜愛,在流傳過程中,經過不斷修改使其更為精緻與合情合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清代版本,也是流傳最為廣的一種版本。
其實,我們對詩中描寫的“床”一直存在誤解。我也認為,詩中所描述的床,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床。對于這個“床”字後人有多種解釋,一種解釋為“井台”,一種是“井欄”。辭海裡就有明确的注釋:床為“井上圍欄”。據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水井為木結構水井欄,有數米高,圍住井口,防止人跌落。這方框形狀有點像床,所以古代人又把井欄稱作“銀床”。還一種解釋,說是床即“馬紮”,也就是“ 胡床”。文物收藏家馬未都就認為床應為“胡床”,胡床就是一種類似于馬紮的東西,但不是木排面,中間是軟布或者可以折疊起來的繩帶等軟物,可以坐或者卧。
我認為比較合乎情理符合當時情景的解釋,應該是井欄或者胡床。
确定了是在室外,那麼“疑似地上霜”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李白寫這首詩的時間是在舊曆九月十五日前後,已經是深秋結霜的季節,如果是躺在井邊井台圍欄之上,舉頭望明月,低對思故鄉,有“疑似地上霜”的感覺是完全可能的。
我們都知道李白不僅是詩仙,還有酒仙的稱号。李白的豪飲是出名的。人人都知道李白“鬥酒詩百篇”,他有很多非常豪放的詩歌,充滿激情與浪漫主義的詩歌,都是在酒後寫就的。公元276年的深秋,旅行在外的李白,在旅途的寂寞中免不了飲酒。酒醉珠,一個人醉卧在他鄉的井台上,或者是院子的井欄旁邊,也許是躺在胡床(馬紮)上,醉意朦胧時,看到秋月如銀,灑在地上,一時間恍若秋霜銀露。擡頭看到天上那輪圓月,不免思念起遠方的家鄉、親人,一時淚濕衣襟,遊子情思油然而生,于是就有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
當年李白到底是在怎樣的情景下,寫下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詩的,至今已經無從考證。慶幸的是他給我們留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讓我們常常淚濕衣襟,情動他鄉的詩歌,成為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産。至于到底是床還是窗,是室内還是室外,已經不重要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