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塑料垃圾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下,首當其沖受到威脅的,竟然是嬰幼兒。
前幾天,一則#嬰兒大便中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的 20 倍#的新聞登上了熱搜第一。
美國紐約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大量微塑料存在于新生兒的胎糞裡。
而更另人擔心的是,嬰幼兒糞便中的微塑料含量竟是成人的 10~20 倍。
報告截圖:嬰兒和成人糞便中檢出的微塑料含量對比
不僅如此,去年一項發表在學術期刊Nature Food《自然 食品》的研究發現:
PP(聚丙烯)材質的嬰兒奶瓶,在沖泡标準配方奶粉時,會釋放出大量的微塑料,而且溫度越高,釋放越多。
經過估計,出生後的頭一年裡,使用奶瓶喂養的嬰兒,平均每天攝入的微塑料顆粒,就達158萬之多。
對,你沒看錯,是每天!
而且,嬰兒的生活受微塑料污染的現狀,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
因為嬰幼兒的生活環境,早就被塑料包圍了,日常使用的爬行墊、餐具、磨牙棒和玩具……無一不是塑料制品。
01
微塑料會對人體有害嗎
權威的看法是: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稱,微塑料顆粒無論大小,大部分都會直接排出體外,不會被腸道吸收。
此外,微塑料會對人體造成何種影響,科學界也尚未有定論。
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可以對其放松警惕。
大量細胞和動物實驗已經證實:微塑料可能引發炎症,細胞關閉和代謝性問題。
美國紐約大學兒科學系教授稱,微塑料會影響生命發育早期階段,這對嬰兒發育很可能不是好事。
所以,作為父母,咱們更不應該對此掉以輕心。
02
如何避免過多的微塑料攝入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盡可能減少孩子對塑料産品的使用。
但是,要在生活中做到完全0塑料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拿奶瓶來說,玻璃和不鏽鋼材質的對嬰幼兒來說實在太重了,摔壞和砸傷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在難以避免使用塑料的情況下,咱們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過多微塑料的攝入呢?
我給大家總結了以下這幾點建議:
1.奶瓶的使用習慣要改了
首先,奶瓶的使用習慣,一定要做個改變。
相對于高溫消毒奶瓶,我們應該選擇更加安全的方式——常溫清洗,自然晾幹。
雖說沖泡奶粉的水溫不高,但是也有40℃到70℃。
建議大家先在非塑料容器内沖泡好,等到溫度涼至手溫,再裝入奶瓶。
跟奶瓶一樣,其他塑料容器水杯、餐具,也要避免直接跟高溫的食物接觸,建議稍稍晾涼後再裝入。
2.選擇更安全的塑料材質
那塑料的容器有很多,到底怎麼選呢?
市場上的塑料水杯主要細分為PP、PES、PPSU和TRITAN材質。
我把它們的各項參數列在圖表上給大家做個參考:
從安全、穩定、耐熱性上考慮,我們挑選塑料的優先等級為:PPSU > PES>Tritan > PP。
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某寶上,還有很多PC材質的水杯,價格便宜,造型也可愛到爆。
但是,千萬别選!
因為PC塑料中的BPA(雙酚A)有可能導緻内分泌失調,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
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嚴令禁止使用 PC 材質制造奶瓶了。
但是,還會有很多兒童和成人水杯會用到這種材質,家長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留個心眼。
3.其他塑料産品也需謹慎
除了孩子入口的東西之外,在玩具和其它兒童用品的選擇上,也要注意一個原則。
就是:一看、二聞、三摸。
另外,為了避免嬰兒啃咬塑料産品,嬰幼兒常用的磨牙玩具,也盡量用磨牙餅幹等食物代替。
黃媽說
微塑料已經成為一種新型污染物,侵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雖然現在還沒有太多的研究證明它能在短時間内傷害人體。
但是,關乎孩子的健康,作為父母多謹慎一些也不為過。
除了為孩子們嚴格把關之外,咱們還需要做的,就是注意環保節能,從源頭上減輕塑料污染的危害。
同時,也希望國家能夠出台相應的法制法規,加強塑料産品的管制和監督,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