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這首作品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在各種朗誦大賽中經常有選手演繹,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可以使用,所以重複率也比較高。但是雖然有這麼多人選擇,真正能夠把這個作品讀好的卻并不多,甚至有一些聽起來還不是很好聽,表演也讓人不忍直視。
七年級語文課文
問題出在哪裡呢?我想,除了朗誦技巧以外,主要還是對作品的理解不到位。看起來雖然有模有樣,但是懂得古詩詞的人一看就知道,表演者沒有理解作品,所以對作品有個清晰的表演思路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我們來看這首詩,本身是一首長篇叙事詩,講述的是一個叫做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勇立戰功,得勝回朝卻不願意做官,隻求回家團聚的一個故事。
木蘭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所以說白了,這是一個故事,我們就當做故事來講即可,所以要注意講述感。但同樣是故事,男生講和女生講在表現方式上也應該有所不同。
女生可以穿上服裝扮演木蘭,讓畫面更加好看,看起來像是演一部電影一樣;男孩子則要從講故事的人的角度出發,千萬不要去扮演,否則男生扮相看起來怪怪的。
女孩子可以在服裝上花一些心思
我們可以把文章分成幾個階段表演,就像話劇的幾幕一樣。這樣的好處就是層次很清晰,不會聽起來、看起來結構一團亂。
第一層次:停機歎息原文: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
解析:這一段,我們可以做一個小設計:木蘭充滿了愁緒在歎息,這時候木蘭的母親看出女兒有心事,過來詢問,兩個人之間的交流和對話,會讓這一段在講述中層層表現清楚事情的原委。
要注意木蘭情緒的轉換和兩個人之間的交流感,表演的時候可以注意表情和語氣的使用。
二、第二層次:奔赴戰場原文: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南市買辔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木蘭從軍
解析:這一段描寫木蘭在從軍之前采購時候的心情沉重,語氣要略微厚一些。接下來從軍路上的描寫要注意木蘭的成長過程描寫。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女孩,依依不舍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到來到戰場,變成一個真正的戰士,這裡面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千萬不要一個語氣下來,仿佛木蘭天生就是大英雄。
黃河
第三層次:征戰沙場原文: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十年征戰
解析:這一段注意對戰場殘酷環境的描寫,聲音要表現出堅定和英勇,還有對歸來英雄的敬仰之情都要表現出來。還有白天和晚上的聲音描寫要有所區别。
第四層次:還朝辭官原文: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解析:這一段班師回朝,要注意表現一片喜慶的氣氛,還要注意皇上和木蘭對話的情景描寫,以及木蘭不看重富貴,堅決要回鄉的堅定。注意語氣要有皇上和木蘭之間的對話感,以及木蘭去意已決的堅定感。
五、第五層次:會見親人原文: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将;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解析:這一段要把父母、姐姐、小弟之間不同的行為表現表演出來,還有木蘭回到家裡,看到眼前這令人懷念的舊物,一種深深的感觸要表現出來,還有換回女兒身的欣喜,打扮時候的女孩子的感覺,以及同伴們的驚詫要表現出來。
第六層次:歌頌英雄原文: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這一段主要對文章進行升華,也是對為什麼木蘭十二年從軍沒有被認出是女兒身的一種補充解釋,主要還是要表現出木蘭的英雄氣,表演要帥。還有解釋的時候要講述清楚,對象是觀衆。
除了語氣以外,還可以加上一些适當的動作和表情進行輔助表演,會讓整個演繹更加的精彩,你學會了麼?如果不會使用,可以關注我們的專欄,有對古詩詞進行解析和表演的方法進行詳細講述,歡迎學習和交流。,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