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方再次非法越界挑釁中國,印方先發制人指責中國進行挑釁,但是又拿不出實際證據,難以自圓其說。對于印度方面的挑釁,西部戰區作出強硬回應。消息一經報道,中國網絡上“打印”呼聲四起,很多網民表示面對挑釁,是應該出手教訓,但是為何中國遲遲不動手呢?
有軍事專家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要從邊境問題在中印兩國的戰略比重來說,中國目前的國防重心并不在西南,建國初期到蘇聯解體,中國大部分戰略核心都在北方,直至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同中國交好,戰略重心從北方邊境轉移到東南和南海方向。但是印度不一樣,自從獨立以來國際環境相對寬松,不存在與其他大國對抗的情況,其次周邊環境上隻有巴基斯坦與之對抗,幾次印巴對抗中,印度都算是勝利的一方,如果能戰勝中國,印度的戰略目标就幾乎能實現,所以印度在此地重點部署軍事力量,而因為中國的戰略重心不在西南,所以說如果真的動手,占據的優勢并不是很大。
其次是地理因素,中印西部邊界離印度的核心區域很近,對印度而言,這個地區的軍事形勢威脅很大,同時離自己核心地區近,後勤壓力相對更小,同時在該地區進行軍事部署,能夠同時兼顧對于巴基斯坦的軍事防備,一舉兩得。而對中國而言,這個地區相對遙遠,交通不便,各種支援相對來說更加困難,此次印度越界的班公湖南岸,也有這個原因。印度一側較為平緩,中國一側大多為山地,地形上相對吃虧,印度從地形來看占據優勢,也可以看出,印度此次發動挑釁顯然是經過考慮的。同時受國内疫情影響經濟下滑,資金不足以支撐長久對峙,印度更想要快速來解決問題,而中國顯然不能讓印度如願以償。
同時中國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和平崛起”,用中國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此時開火也與中國的發展理念不符,應該通過和平的手段來解決争端,這也就是中國一再容忍印度的主要原因。
當今時代和平發展是主旋律,印度想要背道而馳,注定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注定失敗。印度方要想事件得到正确解決,就應該端正自己态度,收起小心思,老實坐下來會談,共同推動邊境局勢緩和。
作者:劉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