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入流詩人真的就不入流嗎?絕對不是!唐代詩人輩出,很多詩人之所以名氣大,是因為詩作得到了很好的流傳,或者一生的主要興趣點在作詩。還有一些詩人,一生作詩并不多,流傳下來的更少,所以被歸入不入流之列。
其實這些不入流詩人的詩作,很多都能讓他們一詩成名。因為他們的詩才,僅僅是通過這首詩顯露冰山之一角而已。至于那被湮滅在曆史海洋中的冰山,我們卻無從再看見了,真是可惜。有一位這樣的詩人,名叫趙嘏,寫了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句句耐人尋味。這應該也是此詩人的得意之作,短短4句就有兩個千古名句,從此一詩成名。
江樓舊感 / 江樓感舊
唐代: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登樓,江樓的詩很多。其中“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些詩句都是家喻戶曉。很多詩人的得意之作,成名之作都是登臨詩。比如李白,當年還是矛頭小夥的時候,憑借一首《登錦城散花樓》顯露了詩仙氣質。“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這首《江樓感舊》在意境和詞彩上,絲毫不輸給年輕時的李白和孟浩然。
獨自登上這江樓,不免思緒渺茫,心内凄然。月光如水,水天相接,渾然一體。去年同來望月的人,現在何處?物是人非,隻有這蒼茫的風景依稀與去年相似。最可恨可惱的便是物是人已非。作者的無限惆怅之情,令人動容。首二句寫詩人夜登江樓,江天水月,渾然一體。後兩句,今昔對比,寫景色如昨,而人事已非,抒發無限感慨。
“獨上江樓思渺然”,情緻綿渺。一個“獨”,無限寂寥,月涼如水獨自登樓,内心凄然,唯有自己能知。在古代,“登樓”和愁思總是相互關聯。而“思渺然”,說明詩人的心境不佳,愁悶難展。“獨上”寫行動,“思渺然”寫心理,形象生動。
“月光如水水如天”,此句為備受推崇的千古名句。月光如水,水如天,疊字回環,意蘊無窮,意境深遠。月光如水,清澈蕩漾,在靜谧中寫出動态之美。而被月光照耀的水面,與天融為一體。
此時詩人的心境,似乎也與水月江天,融為一體,至為闊達。似乎,一切都在詩人心中,靜谧地流轉顧盼,意境幽美恬靜。整個世界都融入詩人的心,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江天水月水中。
後兩句,“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詩意豁然開朗,意蘊得到充分展示。詩人在無限蒼茫地宇宙洪荒,靜谧月色,奔流江水中,思緒萬千。而最重要地思念,是給了那個舊人。這情感就不再局促狹隘,而是與蒼穹宇宙,江天水月相仿佛。特别是”風景依稀似去年“
7個字也是千古名句,被後世名家認為意境不輸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趙嘏在唐代的詩名并不大,但這首小詩卻讓他在詩壇展露頭腳,成為登臨詩的佳作。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讨論一、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