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園植寶#
在我國南北各地的水溝邊、河灘、山谷濕地生長着一種蓼科植物,它的植株高度中等,葉片披針形,花朵粉紅色,人們常水蓼或辣蓼,具有利用價值。今天我就談談這種植物的一些情況。
一,水蓼的植物學特性
1,名稱和分類地位
水蓼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于《本草綱目》,因它是蓼屬植物,常生長在水邊而得名;由于它的葉有辣味,别名還有辣蓼、辣柳菜等稱呼;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蓼科蓼屬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水蓼在我國分布于南北各省區;通常生長在溝邊、水旁、山谷濕地。
3,外形特點
一是為一年生草本,高30-80公分,莖直立,多分枝,節部膨大。
二是單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3-7公分,兩面有黑色腺點,葉邊全緣有緣毛,葉柄短。
三是花穗細長,彎垂,長4-7公分,苞片漏鬥狀,綠色,每個苞片有花3-5朵,花被片淡綠色或粉紅色,5-9月開花;瘦果卵形,暗褐色,6-10月結果。
二,水蓼的利用價值
第一,它的全草藥用,是傳統中藥之一,具有消腫解毒、利尿、止痢功效;主要含有谷甾醇、熊果酸、槲皮素、槲皮苷、蘆丁、葡萄糖苷等有效成分。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二,葉有辣味,古代為常用調味劑。
第三,全草可制農藥,能防治螟蟲、稻飛虱、卷葉蟲、蚜蟲、地老虎、葉跳蟲等農作物害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