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chì)勒(lè)歌(ɡē)——朝代:南(nán)北(běi)朝(cháo) 作者:樂(yuè)府(fǔ)詩(shī)集(jí)
敕(chì)勒(lè)川(chuān),陰(yīn)山(shān)下(xià)。
天(tiān)似(sì)穹(qiónɡ)廬(lú),籠(lónɡ)蓋(ɡài)四(sì)野(yě),
天(tiān)蒼(cānɡ)蒼(cānɡ),野(yě)茫(mánɡ)茫(mánɡ),
風(fēnɡ)吹(chuī)草(cǎo)低(dī)見(jiàn)牛(niú)羊(yánɡ)。
譯文: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着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隐時現。
譯文二: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籠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顔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隐沒于草叢中的衆多牛羊。
注釋: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内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
陰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區北部。
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籠蓋四野(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随筆》卷一和胡仔《苕溪漁隐叢話》後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蒼蒼:青色。蒼,青。
天蒼蒼:天藍藍的。
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見(xiàn):同“現”,顯露。
《敕勒歌》鑒賞: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黃東雷書法《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着詠歎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 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遊牧民族骁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拓展資料: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
《敕勒歌》景色 五個政權,曆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樸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 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見錄于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 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作的民歌。它産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後期。
在史書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壽撰的《北史》卷六《齊本紀》:公元546年,北齊開國皇帝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将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懷舊,軍心大振。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誰,各界一直衆說紛纭。有人認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者就是斛律金。 而有人認為斛律金隻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