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痰濕生怪病!”“怪病從痰治”,而痰飲,幾乎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所體現,隻不過症狀有輕有重。
比如,很多人在感冒的時候,偶爾會有咳痰的發生,經常吸煙的人,更是需要時不時地咳痰、吐痰等等,那這是痰在肺!但如果疏于調理,再進一步,痰便會侵入人體的髒腑、經絡以及關節深處,進而引起嘔吐、眩暈、心悸、肢體疼痛以及有形的病理産物,像是脂肪瘤、甲狀腺結節,甚至于腫瘤等等。
清代林佩琴在《類證治 裁 》指出: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心則悸,在腎則冷,在腸則瀉,在頭則眩 , 在胸則痞 , 在脅則脹 , 在經絡則腫 , 在四肢則痹 , 變化百端 。
所以身體有痰,我們一定要及早地注意調理。具體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要先明白痰是如何産生的?
簡單來說,痰就是指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一種病理産物。
痰飲的形成,離不開這些髒腑的共同作用,首先:肺主宣發和肅降,脾主運化和代謝水濕,肝具有疏洩的作用,三焦又有油網,被稱為“水道”,而腎對于人體的津液,又有氣化的作用。
痰的形成
所以任何一項功能出現障礙,都會造成水濕凝聚,逐漸化生為:痰飲。
而中醫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脾為生痰之源,腎為成痰之本,肺為貯痰之器,所以我們在調理的時候,主要就從這三個髒腑入手,而且還要兼顧每個人 的實際情況,你是:寒痰,熱痰,燥痰,風痰,熱痰,濕痰?等等,對于不同的痰,我們的調理方法就要有所側重。
接下來,就和大家詳細說說,各種痰的治療。
一、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湯
寒痰
二、熱痰-----清氣化痰丸。
熱痰
三、燥痰-----貝母瓜簍散
四、:風痰-----半夏白術天麻湯
風痰
五、濕痰------二陳湯
濕痰
那麼,以上就是5種最常見的痰證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舌苔或者症狀,仔細對照一下,當然,在實際的調理過程當中,以上組方,也切不可盲目套用,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辨證加減來用。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對你也有用,還請點贊、轉發和關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中醫知識。
讓我們一起認識中醫,學習中醫,用中醫技術為自己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