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新知識#季羨林
人們常說“知足常樂”“知足者富”“知足幸福”……在這浮躁的社會,學會知足已成為人們釋放生活壓力,尋求心靈寬慰的一種智慧、胸襟與心境。各類心靈雞湯、修身禅語及處世哲學,對其的解讀與勸誡,也可謂鞭辟入裡。
關于“知足”最有名的典故,還得提及明代的胡九韶了,他一生家境貧寒,僅夠溫飽,卻每日焚香拜天,感恩上蒼賜予他的清福。其妻不解,這一天三餐的清粥淡菜,何以談得上清福?胡九韶随即道出是三大因素令其慶幸知足:一是生于太平盛世,免于戰争災禍;二是全家有吃有穿,免于受凍挨餓;三是家中無病人,獄中無囚犯。豈非清福?
國學大師季羨林,跨越世紀、博古通今的學界泰鬥,一生淡泊豁達,備受國人尊崇,其通透超然的人生智慧與人格境界,讓人如沐春風,流傳百年而不朽。看看大師對“知足”獨一無二的解讀吧:
1.知足有分(fèn)知足,顧名思義,就是對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懂得滿足。那麼究竟得到了多少東西才可以達到滿足的地步?這裡就涉及知足的一個“分”的問題,也就是對知足的合理把控限度。世界萬事萬物,人亦形形色色,因此知足的限度必定難以把握。大師季羨林,覺得找一個相對勉強一點兒的标準,這個知足的限度就是“約定俗稱”。當然,在沒有任何客觀規定條件下,約定俗成最能體現出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取向與認同尺度。
雖然聽起來有些抽象,但說白了就是覺得自己所得之物,達到了合理适度的分量,那麼我們就應該知足。而應摒棄過分貪戀高于這個标準或限度的東西,即我們常說的“非分之想”。其實在生活中,令我們焦躁不安,甚至鬼迷心竅的,恰恰是其餘那些額外的需要。
2.知足分場合,不知足就是錯?知足常樂,古往今來被人們所尊奉。每個人若能滿足于自己的所得,那麼人心将保持平靜喜樂,社會也必将安定平和,此理人盡皆知。而多數人過分貪戀超出限度的東西,力所不能及,往往便會事與願違,這便是不知足的下場。
知足常樂的成語出自《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老子》全書中,有四處論及“知足”,但老子以此勸誡的是王侯統治者,即剝削者,而非廣大勞動人民。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蘋果花的分支
同樣,季老提出知足或不知足也是要分場合的。言外之意,不知足有時候也是被提倡的。如季老所言:
在舊社會,窮人吃草根樹皮,闊人吃燕窩魚翅。在此場合下,你勸窮人知足,能勸得動嗎?正相反,應當鼓勵他們不能知足,要起來鬥争。
人類社會一路向前,源于曆史進程中人們對物質與精神的更高追求。也正是因為不知足,才有了對更高文明的推動。魯迅說過“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此時,鼓勵窮人不能知足,要奮起反抗,伸張社會正義,通過不斷的改革與革命,推動人類曆史的進步。
3.知足者富,而盲目知足,卻等同窮盡了前路
知足是一種賦予大智慧的心境,很多人卻将其過度地演繹,表現出一種過分滿足的優越感,那麼知足本來的意義也随之不複存在了。
我們遵奉知足,又倡導特殊情況下的不知足,顯然知足具有了一定的相對意義。當知足掙脫這種低調的心境,而演變成一種優越感的炫耀時,“知不足”的意義,就顯得格外重要。
季老引用中國的一句傳統俗語“人貴有自知之明”。“貴”字體現了自知之明并非易事,那麼多數無自知之明的人便是不知其不足了。如季老所言:
我所見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覺良好,專以學界而論,有的人并沒有讀幾本書,卻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點小聰明——這能算得上聰明嗎?狂傲恣睢,罵盡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錐橫掃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憐。
上述此類人,現實中并不少見。尤其是網絡時代,不管是利欲熏心,還是真性情,這種自以為是,傲睨自若,藐視一切之人,真是令人忍俊不禁。也許他們早已忘記了那個自幼被老師諄諄教導的成語,叫做“學海無涯”。
在這些人眼中,他們已經窮了學海之源,往前再沒有路了,進步是沒有必要的。他們除了自我欣賞之外,還能有什麼出息呢?
低調知足,謙卑知不足。學無止境,你永遠不知道别人所擁有的知識與智慧有多麼深厚廣闊。此時的謙卑便是打開眼界,來吸收别人的不同。而不是滿足于自己一些寥寥無幾的小智慧,被沖昏頭腦。
知足,是滿足于自己合理的所得,不貪得無厭,欲壑難填。絕非就此而讓人生不思進取,停滞不前。
知足者富,不知足卻在尋求進步,知不足方能放眼前方尋求更廣闊的人生之路。知足,既是人生智慧,便非拿來即用。其真正的智慧之光,必在特定的場合中才能閃亮綻放……
關注“拾月文化”:與您一同解鎖那些熠熠生輝的文明密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喵:請你們不要強奸我的靈魂!
,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