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喜鵲叫,好事要來到!從古至今,喜鵲都是喜事臨門的象征。與之相反的動物是烏鴉,俗話說“老鴉叫,禍事到”,烏鴉一直被視為是不詳的象征。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喜鵲和烏鴉都是鴉科的鳥類,它們是近親。抛開羽毛不談,喜鵲和烏鴉在外形上非常相似,或許這就是“禍福相依”吧。
在自然界中,喜鵲是一種兇猛的鳥類,成年喜鵲幾乎沒有天敵,就連鳥類食物鍊頂端的老鷹都很少捕獵它們。
但是喜鵲的生存現狀卻不容樂觀,即便現在人類不再獵殺它們,它們的數量也越來越少。那麼連老鷹都不捕食的喜鵲,在自然界中又鮮有天敵,為什麼沒有泛濫成災呢?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1、關于喜鵲現存的喜鵲一共有14個亞種,其中分布在我國境内的有5個亞種,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鳥類,喜歡将巢穴築在高大的樹木頂端。
在北方,每當秋冬季節樹葉掉落以後,經常能在樹枝根部,看到碩大的鳥巢,那很可能就是喜鵲的巢穴。雖然喜鵲和烏鴉是親戚,但它們的巢穴不一樣,烏鴉巢是盆狀的,開口向上,而喜鵲的巢是有頂了,開口在側面。
成年喜鵲的體長可達50厘米,體重可達180克。它的羽毛乍看起來隻有黑白兩種顔色,但在陽光的照射下,喜鵲的羽毛會呈現出五彩斑斓的顔色,十分華麗。
這并不是羽毛本身的顔色,而是羽毛表面的細微結構對光産生了反射和衍射作用,就像肥皂泡泡上的顔色一樣,這種羽色被稱為“結構色”。
所有種類的喜鵲都是雜食性鳥類,無論是昆蟲、鳥類、齧齒類動物,還是植物的根莖、果實以及農作物等,都在喜鵲的食譜上。有時候喜鵲還會捕食村裡的小雞、小鴨,在食物匮乏的時候,它們甚至會去垃圾桶裡翻找食物。
它們的适應能力非常強,而且它們跟麻雀一樣,喜歡在人類居住的環境附近生活。區别就是喜鵲大都在人類居住地的外圍,而麻雀則主要分布在人類居住地中。因此人類活動越多的地方,喜鵲也就越多,在北方地區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鴉科鳥類都很聰明,喜鵲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人們經常用鏡子測試來檢查動物有沒有自我意識,也就是讓動物照鏡子,觀察它能不能認出那是自己。目前為止,喜鵲是少數已知能通過鏡子測試的物種,也幾乎是唯一已知能通過鏡子測試的鳥類。
在我國南方地區,喜鵲曾經和麻雀一樣随處可見,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喜鵲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和喜鵲顔色比較接近的鳥類——鵲鸲,很多人把鵲鸲誤認為是喜鵲,但是這兩種鳥的體型相差巨大,鵲鸲體長還不到喜鵲的一半。
2、連老鷹都不喜歡捕食的喜鵲,戰鬥力有多強?
鳥類中的一些品種被稱為猛禽,比如老鷹、金雕等,它們戰鬥力強悍,是鳥類中食物鍊頂端的掠食者,食譜中不僅包括了鼠類、蛇類等地上跑的動物,還包括天上飛的鳥類。
但奇怪的是,這些猛禽很少會捕食喜鵲,有時候甚至還會主動避開喜鵲,這是為何?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集體作戰,鮮有敵手
一隻喜鵲的戰鬥力無論如何都無法與老鷹、金雕之類的猛禽相提并論,但是喜鵲常成三五隻的小群活動,冬季時甚至會集結成數十隻的大群,群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一般的猛禽都不敢輕易招惹喜鵲。
不僅如此,喜鵲本身就好勇鬥狠,性情兇殘。它們的食譜中包括了鼠類、蛇類等動物,具備一定的戰鬥能力。有時候,由幾隻喜鵲組成的群體,不僅不怕老鷹,甚至會主動出擊,攻擊落地的老鷹。
2、智商高,報複性強
前面我們提到,喜鵲是鴉科中最聰明的鳥類,它們的智商相當于人類3歲孩童一般,與猿猴智商相差無幾。它們在作戰時懂得運用戰術,比如誘敵深入、佯攻偷襲,将集體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喜鵲的聰明還體現在捕食獵物方面,它們覓食的時候,會精确地劃分出每個成員的職責,有的負責放哨,有的負責防衛,然後交替覓食。分工十分明确,這讓它們的不是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喜鵲的報複心理極強,它們擁有一定的記憶能力,能記住敵人的模樣或者特點。如果被其他動物招惹,喜鵲不僅會當場反擊回去,事後還會擇機報複。
3、身形靈活,不易抓捕
喜鵲的身形十分矯健、靈活,在空中可以随意轉變飛行方向,飛行時速可達50公裡/小時。而且,喜鵲的耐力極強,飛行持久,任何動物想要捕捉它們,恐怕都不太容易。
4、肉太少,又難吃
一般情況下,掠食者捕食獵物會考慮投入産出比,比如獅群喜歡捕食大型獵物,這樣一次狩獵才夠所有成員吃飽。老鷹等猛禽捕獵時也會有此考慮,它要盡可能保證每次抓捕都有所收獲。
而一隻喜鵲的體重約為180克,老鷹捕食喜鵲難度大不說,即使捕獲了,能夠獲得的肉也非常少。不僅如此,喜鵲的肉質非常難吃,又酸又澀,這跟它們經常吃腐肉有關。
而且喜鵲被獵殺後,其屍體會迅速分泌一種特殊的物質,散發出十分難聞的氣味。這其實是喜鵲的一種自保機制:讓猛禽讨厭它們的肉,也就不捕食它們了。
所以說,喜鵲憑借聰明的才智、集體作戰的方式以及各種各樣的自保手段,讓老鷹等猛禽不敢輕易招惹,也沒興趣捕食。
3、為什麼沒有泛濫?
野生動物最大的天敵通常都是人類,喜鵲也是如此,不過喜鵲象征着吉祥,又被列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人類很少捕殺它們。
那麼在人類和其他動物都不捕食的情況下,為什麼喜鵲沒有泛濫成災,數量反而越來越少呢?主要原因有三:
1、誤食噴灑農藥的莊稼
喜鵲的食性較雜,幾乎什麼都吃,在缺乏食物的時候,在垃圾堆附近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種不挑食的習性,讓喜鵲受到了很大的威脅。一些喜鵲可能會誤食噴灑了農藥的莊稼、被藥死的老鼠,甚至吃下拌了老鼠藥的食物等。這些都會導緻喜鵲的死亡。
2、栖息地遭到破壞
大部分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的減少,都與人類活動有關。現在的農村地區,能讓喜鵲築巢的大樹越來越少,這讓它們難以繁殖後代。在短時間内,喜鵲為了繁殖可能将巢築在較矮的樹上,甚至草叢中,那麼鳥蛋被其他動物吃掉的概率就會增加。因此人類活動對喜鵲栖息地的破壞,也是它們難以泛濫的原因之一。
3、誤殺誤撞導緻死亡率高
在麻雀被列為“三有保護動物”之前,它們還是與老鼠、蒼蠅、蚊子齊名的“四害”。為了防止麻雀吃莊稼,農民會在莊稼上加一層防鳥網,這些防鳥網不僅能網住麻雀,也能網住喜鵲。而在城市地區,飛行高度較矮的喜鵲,很可能會因為撞到建築物或者交通工具上,這讓它們的死亡率大大提高。
所以說,即便沒有猛禽捕食喜鵲,喜鵲的生存條件也不太好,人類活動對栖息地的改變,以及大量農藥等化學用品的使用,讓喜鵲的數量也很難大幅度提升,更談不上泛濫成災。
4、喜鵲的天敵是什麼?
雖然老鷹等猛禽不喜歡捕食喜鵲,但喜鵲還是有自己的天敵,比如遊隼、野貓等。
遊隼是一種體型和喜鵲差不多的猛禽,性情十分兇猛,攻擊能力強。它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動物之一,能以75~100米每秒的速度向獵物發起沖擊。大部分體型較小的鳥類,還沒反應過來就可能被遊隼啄破了腦袋。
喜鵲雖然是群居鳥類,群體成員也懂得互相合作作戰。但面對高速飛行的遊隼,喜鵲的群體優勢難以發揮,群體成員還沒來得及反應,可能就被遊隼撞死了。因此遊隼是喜鵲的天敵之一。
野貓被稱為鳥類的克星,它們擅長爬樹,經常捕食鳥蛋、幼鳥以及成年鳥類。在澳大利亞,每年有3.7億隻鳥類被野貓捕食,喜鵲也不例外。
老鷹和金雕等猛禽雖然平時不會主動去招惹喜鵲群,但在十分饑餓的情況下,發現落單的喜鵲,同樣不會放過它們。
而喜鵲最大的天敵其實還是人類,雖然喜鵲現在是“三有保護動物”,獵殺喜鵲的人少了。但是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改造,導緻喜鵲的栖息地減少,生存環境惡劣。
不得不說喜鵲沒有泛濫的主要原因,恐怕就是人類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