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奧迪電氣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曆史時刻。
最近,汽車圈的大新聞——都在向外界宣告向各自電氣化邁進的決心。
接下來換我們的主角奧迪。11 月 18 日,奧迪的兩款純電動車型正式在國内上市,它們分别是奧迪 e-tron 和奧迪 Q2L e-tron。
先上價格。
奧迪 e-tron 售價區間為 69.28 萬元-80.08 萬元,首批客戶先享價為:65.88 萬元-76.68 萬元,另外全球限量版「Edition 1」,價格為 82.86 萬元。
奧迪 Q2L e-tron 此次共推出 2 款車型,綜合補貼後售價為 22.68 萬元和 23.73 萬元。
「兩款電動車聯袂來襲,拉開了奧迪『電動新豪華』時代的大幕」。
奧迪 e-tron
外觀
我們不作評價,先上圖:
e-tron 采用了全新奧迪家族化設計語言,依然是熟悉的八邊形進氣格栅設計,不過格栅采用的是半封閉設計,既保留了「奧迪」的感覺,但是又賦予其新的含義:這是一款純電動車。這個處理方式很讨巧。
e-tron 配備了全新設計的矩陣式 LED 大燈,多橫幅日間行車燈很是醒目,和格栅搭配在一起,看起來很和諧。
車身上有專屬的 e-tron 标識,就連卡鉗也是黃色,emmm,怎麼講,很騷氣。
快充口就位于左右翼子闆上,也就是專屬黃标所在的地方,同時支持電動開關:
e-tron 甚至在車頭掏出了一個前備廂:
車身尺寸方面,e-tron 定位中大型 SUV,車身長度超過 4.9 米,介于 Q5L 和 Q7 之間。從視覺上看很流暢舒服。
在其尾部,貫穿式尾燈采用「箭羽」設計語言,簡潔幹脆着實吸睛:
内飾
e-tron 的内飾給人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像 10.1 英寸的中控屏、8.6 英寸的車/空調控制屏、12.1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我們在 A8、A7 等車型中都已經見過了,不用說,這又是家族式設計語言。
e-tron 在中控頂部以及門闆等區域采用手感很好的軟性材質包裹,同時在中控台采用大面積實木裝飾面闆,不失一台豪華車的水準,這也體現了奧迪這麼多年的經驗積澱。在豪華感的營造上,老牌車企的功力還是要比造車新勢力更高。
至于車機,e-tron 搭載奧迪自家的 MMI 系統,采用上下分屏設計,中控上方屏幕負責多媒體、導航、手機互聯等娛樂相關内容,下方的屏幕負責車輛控制,同時加入觸摸震動反饋式設計,帶來類按鍵的觸控體驗。
12.3 寸的液晶儀表可以實現與 MMI 系統的聯動,印象最深的一個功能還是地圖可以直接在液晶上大面積顯示,導航的使用對用戶很友好。至于互聯網生态,抱歉,與中國品牌仍有些差距,這一塊的短闆有待補齊。
三電
先來看個總覽:
雙電機四驅;
國外電池由 LG 化學提供,國内由甯德時代提供;
電池組容量 95kWh;
NEDC 工況續航裡程 470km。
e-tron 由兩個異步感應電機驅動,前電機最大功率 141kW,最大扭矩 309N·m,後電機 172kW、355N·m,系統總功率達到 313kW、最大扭矩 664N·m。這種布局的好處在于可以帶來更好的性能表現,但是能耗不好控制。
在 Boost 模式下,奧迪 e-tron 百公裡加速僅為 5.7 秒。對比之下,捷豹 I-pace 為 4.7 秒,奔馳 EQC 為 5.1 秒,蔚來 ES6 為 5.6 秒(最快 4.7 秒),所以 e-tron 加速表現不算很出衆。
(前電機樣品)
e-tron 國内電池組的供應商為甯德時代,電池組布局方式如下:
整個電池組被分為 36 個模組,每個模組 12 個電芯,共 432 個電芯。大塊電池平鋪在底盤上,這樣做的好處自然是可以鋪設更多電池,同時地闆也不會有凸起,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後排用戶的坐乘體驗。
雖說 e-tron 的電池容量很大,足足有 95kWh,僅次于特斯拉的 100kWh,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其實際可用電量隻有 83.6kWh,其中 13%的電量被鎖住無法使用,至于為什麼?官方說法是「這樣的設計不用擔心過度充放電,更好的保護電池,保證後續使用的穩定安全。」從側面也能看出傳統車企對于電池安全抱有很謹慎的态度。
不過用戶并不關心這些,他們關心的是 e-tron 能跑多遠。官方數據顯示,e-tron 在 NEDC 工況下的續航裡程為 470 公裡。相較于傳統車企陣營中的其他電動車産品,e-tron 表現相對來說要出衆一些。
至于實際駕控體驗,此前 GeekCar 也有試駕過這台車,具體看 這裡 。
對于這款車型,稍微總結一下就是:在傳統車企拿出來的這些電動車産品中,e-tron 表現相對來說比較讓人滿意。
不過奧迪帶來的另一款車 Q2L e-tron 就差了點意思。
奧迪 Q2L e-tron
Q2L e-tron 不管是車身尺寸還是軸距,都與燃油版别無二緻,這說明它其實是 Q2L 的油改電車型。
Q2L e-tron 采用封閉式前臉設計,尾部取消了排氣設計,車身上多處「e-tron」以及尾部的「30 e-tron」字樣都在宣誓着這是一台電動車。内飾方面也與燃油版基本一緻。
但是這台車有一個極大的短闆,也是我要吐槽它的點: NEDC 工況下的續航隻有 265km,這樣的表現在目前主流電動車市場幾乎沒有任何競争力。即便它有奧迪光環加身,但是這個短闆實在太短了。
按照官方說法,這款車是專門為了中國市場開發的,估計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走量,更多的還是為了解決奧迪的雙積分壓力。
有了産品,自然要有與之配套的服務。在這次發布會上,一汽-大衆奧迪公布了其「奧迪随 e 享」服務戰略,提供貫穿「奧迪随 e 購、奧迪随 e 充、奧迪随 e 行、奧迪随 e 保」四個關鍵環節共 22 項服務舉措,涵蓋從購車到用車再到售後的每一環節,給你「奧迪式」心安。
電氣化之路剛剛開始
想要向電氣化轉型,僅靠一兩款産品遠遠不夠,于是奧迪從多角度向外界宣告了其電氣化的決心。在發布會上,一汽-大衆奧迪發布了全新「步進未來(S.T.E.P.)」電氣化戰略,涵蓋體系支撐(System)、技術儲備(Technology)、用戶體驗(Experience)、産品布局(Product)四大領域。
體系支撐(System):依托一汽大衆的有力支撐,推動覆蓋研發、制造、質保、營銷、組織 5 大領域的全價值鍊電氣化的建設;
技術儲備(Technology):深耕 MLB evo、J1、MEB、PPE 四大平台以及三電技術、駕控技術、互聯技術三大技術領域的基礎上,推動最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電氣化科技,實現快速量産,切實解決用戶在電氣化時代的出行痛點。
用戶體驗(Experience):将在成熟的豪華服務體系基礎上,全面升級「奧迪随 e 享」服務戰略,提供貫穿「奧迪随 e 購、奧迪随 e 充、奧迪随 e 行、奧迪随 e 保」四個關鍵環節共 22 項服務舉措;
産品布局(Product):将在布局輕混、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三大産品序列的基礎上,還将持續擴充奧迪電氣化的産品矩陣,全面匹配用戶多元化需求。
到 2025 年,奧迪将在全球範圍内推出 30 款新能源車型,同時将加速推進其電氣化戰略在國内的落地。 除了此次上市的 Q2L e-tron,奧迪 e-tron 将于 2020 年實現國産, 後續将會有更多國産電動車型投放到市場。
看來,向電氣化轉型,奧迪是認真的。
賦電之後的奧迪能夠獲得新生?我想我們暫時還給不出答案。但是,e-tron 和 Q2Le-tron 的推出吹響了其轉型電氣化的号角,奧迪的電氣化轉型之路剛剛開始。
歡迎大家關注鴨哥說車,為您帶來一些知識的同時也希望粉絲們踴躍評論發表自己更好的看法和建議,有什麼不知道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