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小米無人駕駛智能汽車

小米無人駕駛智能汽車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1 12:57:32

小米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編者按:在昨天雷軍的年度演講中,像喬布斯當年在發布會上一樣,帶來了One more thing ,那就是目前小米最受關注的小米汽車在這次演講中,雷軍向小米的粉絲彙報了一下目前造車的具體情況,總體來看,這一次雷軍确實是在玩真的,隻不過按照目前的進度,小米真的能夠在2024年達到第一梯隊的水準嗎?,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米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小米無人駕駛智能汽車(2024年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第一梯隊)1

小米無人駕駛智能汽車

編者按:在昨天雷軍的年度演講中,像喬布斯當年在發布會上一樣,帶來了One more thing ,那就是目前小米最受關注的小米汽車。在這次演講中,雷軍向小米的粉絲彙報了一下目前造車的具體情況,總體來看,這一次雷軍确實是在玩真的,隻不過按照目前的進度,小米真的能夠在2024年達到第一梯隊的水準嗎?

33億投資,500人團隊,恐怕還遠遠不夠吧?

在這次發布會上,雷軍表示目前已經投入了33億元人民币,同時研發團隊的規模已經超過了500人,當然這裡面還包括了一些協同團隊,比如說小米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團隊,小愛團隊以及手機相機部門團隊等等。并且認為自動駕駛是智能電動汽車決勝的關鍵點,小米在這一層面要狠下功夫。在發布會上,雷軍還放出了一段小米自動駕駛測試車的上路視頻,而未來小米還将繼續加碼,投入140輛測試車在不同的區域以及不同的路況進行無人駕駛測試。

雖然小米前期的投資看似不少,但實際上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的造車過程中并不算特别多,尤其是以特斯拉這樣的先創者為例,連續燒掉數十億美元,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當然小米擁有後發優勢,顯然不需要像特斯拉那樣承擔開拓市場的義務,隻需要借助目前的供應鍊體系快速成長,投資相對會少一些。按照雷軍所定的目标,在2024年小米的自動駕駛進入行業的第一陣營,那麼這樣的投資至少還要翻一兩倍,才能夠快速實現目标,而研發的團隊恐怕還需要更多人來。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小米目前還是有優勢的,智能手機廠商轉行去做新能源汽車,明顯在車機互聯網包括系統層面有着無與倫比的優勢,比如華為下場之後,不論是作為汽車産業鍊的供應商,還是直接下場參與造車,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最新的問界系列明顯在行業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如果小米造車成功的話,那麼确實可以将小米移動終端包括米家生态鍊的範圍往前擴大,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智能汽車目前是整個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最終延伸,争取到了這一點,就能形成比較穩固的護城河!

兩年後自動駕駛成為第一梯隊,雷軍過于樂觀了吧?

在這次發布會上,雷軍強調自動駕駛的重要性。但不巧的是小鵬P7恰恰在這兩天發生了輔助駕駛撞人的事故,這足以證明無論是輔助駕駛還是自動駕駛,在現階段還有很大的困難。哪怕是一些更加專業的自動駕駛研究商,比如百度,谷歌之類的,現在也看不到實際量産的時間節點。所以未來小米想要在兩年之内搞定自動駕駛,尤其是可以實戰的自動駕駛恐怕是不太現實的,當然,如果小米的自動駕駛指的是L2到L3級别的高度輔助駕駛系統,那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小米打算用什麼樣的解決方案?現階段有以特斯拉為主的視覺解決方案,就是通過高清的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組成,但其缺陷也比較明顯,在一些複雜的場景,包括靜态範圍之下的識别都是不夠準确的,容易出現比較大的事故。另一種方案則是通過激光雷達為主,輔助以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包括攝像頭來完成一整套的三維感知系統,盡管隻加入了一個激光雷達,但對于整體的全性的提高來說,确實幅度不小,可以說激光雷達的加入才讓自動駕駛真正的成為可能。

而這兩者的最主要的區别主要是價格,視覺解決方案通過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配合AI的算法,實現廉價版的自動駕駛系統,激光雷達的加入在成本上肯定提高了不少。以小米的定位來說,其定價範圍估計會維持在20萬~30萬之間,不會太貴,這是由于小米用戶的受衆群體所決定的。

這意味着留給小米的可操作空間并不大,當然也不排除小米在其他層面省一些成本,而在絕對的安全性方面,保證激光雷達加入以及更強大算力的核心芯片,包括更多的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高清攝像頭等等。

對于小米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小米的品牌是否能夠支撐得起小米在汽車領域的發展,以小米的手機來看,即便到現在高端化也隻不過取得了一點點小成就,還遠沒有達到小米的目标,這意味着小米的品牌屬性在國人的内心還是屬于廉價化的品牌。這對于小米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畢竟汽車作為大件産品,尤其講究品牌的高端屬性,如果一旦被打上低端産品的标簽,恐怕在很多年内都很難逆轉,比亞迪就是這樣,當年以低端燃油車起步,直到現在還有大部分人對于比亞迪的品牌屬性是有看法的。

但無論如何,我們倒是期待2024年看到小米量産的小米汽車,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越來越多的跨界廠商加入,都能夠讓新能源汽車尤其是自動駕駛快速的推進,快速的成熟,消費者能夠享受到科技的樂趣也就會提前一些,隻不過但願小米在車機系統上不要重蹈MIUI 12的覆轍,畢竟人命關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