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楊爍帥氣片段

楊爍帥氣片段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00:03:06

講述當代重工制造業發展的電視劇《麓山之歌》正在熱播,楊爍在劇中飾演了一個性格古怪,還略有些強迫症的“科研怪才”衛丞。這個“經常活在自己世界裡”的科研工作者被他演得頗為鮮活,讓人在觀劇過程中不知不覺忽略了演員本人魁梧的身材,以及他以往塑造過的影視角色。楊爍透露,自己演衛丞時用上了中戲上學時的很多笨辦法,包括把拗口的專業台詞貼滿住處,随時看到、随時讀,以形成“肌肉記憶”……

楊爍帥氣片段(楊爍因為怕)1

即将四十不惑的楊爍,給自己重新設立了目标,即使不成功也無所謂。 受訪者供圖

明年,楊爍将滿40歲。回顧從而立到不惑這十年,他的演藝生涯堪稱精彩——演得了“上仙”也演得了“草莽”,既能演浮誇的總裁,也能演象牙塔裡的學者;他獲得了不小的名氣,也遭遇了很多批評和争議。談到因為《歡樂頌2》中的“小包總”一角,被批評表演“油膩”,他反思當時沒能權衡好,把每場戲都看得太重了,導緻觀衆覺得很膩很煩,但他也認識到“觀衆的質疑其實是一種鞭策”。

所有飾演過的角色之中,楊爍将雷東寶(《大江大河》)視作自己職業生涯的轉折,因為這段表演經曆讓他學會了放下很多東西,撇開了很多雜念,更踏實地活在角色裡。而随着年齡增長,表演經驗積累越多,他現在演戲反而越發的如履薄冰:生怕一句台詞不對、一個眼神不到位,影響了整場戲的呈現。

年近不惑,他醞釀了十年的“導演夢”終于要落地實施了。他計劃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是關于警察的故事,因為他父親就是一名警察。“40歲以後,我想給自己重新設立一個目标,哪怕它不一定能成功。但這是我想去追求的東西,不成功又能怎樣?我很開心去做這樣的事,也很沉醉其中。”

演繹科研怪才

邊健身邊背圓周率,讓台詞成“肌肉記憶”

近些年,楊爍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的影視角色大多是性格比較外放張揚的,譬如電視劇《歡樂頌》裡的包奕凡、《大江大河》裡的雷東寶等。電視劇《麓山之歌》裡的衛丞跟他們完全不同。他是物理學、材料學雙料博士,智商很高、研究能力很強,生活和人際交往方面卻很差,經常在“天才”和“傻子”的人設之間橫跳,是一個象牙塔裡的科研怪才。衛丞日常不在意外表,一副黑框眼鏡配黑眼圈,外加一件衛衣走天下。他平時和父母也不怎麼說話,下班後交流最多的是他的AI機器狗。

楊爍帥氣片段(楊爍因為怕)2

電視劇《麓山之歌》中,楊爍飾演的衛丞是他以往很少嘗試的一種角色類型。 受訪者供圖

接到衛丞這個角色,楊爍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這次可以有新的嘗試。“我剛出道的時候演了很多文藝片,對于演衛丞還是有一定信心的。”忐忑的點則在于,衛丞台詞裡有大量專業術語,令人頭疼。他隻好采用上學時的笨辦法,把所有難記的台詞寫成便簽,貼在房間的各個位置,随時看到就讀上一遍,變成一種肌肉記憶。印象中最難記的是跟圓周率、元素周期表、數學對數表相關的台詞。他就每天健身時把這些内容當成做一組動作的計數器。比如背圓周率,他會一邊背一邊鍛煉,背到101位時正好做了101次的動作。

為了貼近科研怪才的設定,楊爍在形體和語調方面做了很多調整。他整部劇都注意把肩含起來,以隐藏比較壯碩的體型,背包不離身,走路的時候避免平時的風風火火,再加上一些不太協調的動作細節。“衛丞的背包幫了我很多,有了那個包我的表演就有了支點,提醒我整個人保持在那樣一個狀态裡。”多年的表演訓練讓他習慣了說台詞用胸腔發音,聲音低沉暗啞,演衛丞時說台詞他會刻意使用頭腔發聲,用亮一些的音色來凸顯人物的精氣神。

劇中,衛丞常說一些不加掩飾的大實話,顯得很“毒舌”。在楊爍看來,衛丞并非刻意毒舌,他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人際關系沒什麼認知,不善跟人交流,連和母親對話都是别扭的。“前期他還沒談戀愛的時候,我設計的是,在他說話時能不看别人眼睛就不看,因為他内心是不敢去跟别人正面交流的。”這點小心思源于楊爍的親身經曆,他在很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自卑的時期,那時他跟父母說話就不敢看他們的眼睛。

職業生涯轉折

《大江大河》雷東寶,讓我學會撇開雜念

楊爍曾以憂郁的形象演過文藝片,後來逐漸往“硬漢”路線轉變,如電視劇《生死線》《刀客家族的女人》。中戲畢業十年後,33歲的楊爍迎來了個人演藝生涯的高光時段。他與正午陽光再合作的電視劇《歡樂頌》于2016年播出,“小包總”(包奕凡)的角色讓更多觀衆記住了他的名字。此後,他在電視劇《大江大河》裡飾演了小雷家村的村支書雷東寶,赢得贊譽。如今正播出的《麓山之歌》裡的衛丞也令人耳目一新。

在他看來,這些角色跟自己都有差距,但又都有一些共性,而這正是他在表演上最“嗨”的地方。“我沒有一個有錢的爹,包奕凡肯定跟我不接近;我從小在小山村長大,雷東寶在農村的那段生活,我記憶裡是有一些影子的;衛丞是個理工男,小時候我雖然愛做數學題,但算不上理工男。”在差距和共性之間,他喜歡通過“摳細節”來展現人物特點。比如包奕凡家境優渥,他就會想到這是個非常講究的人,哪怕一根鞋帶都有自己的要求;比如雷東寶是退伍軍人,他會想到,這個人會把在部隊裡學到的“為人民服務”貫徹到自己生長的地方……

所有塑造的角色裡,雷東寶是楊爍眼中很特别的存在。最開始拿到這個角色時,就被他的結局觸動了。“當站在全知視角看這個人(雷東寶)的結局時,我非常為他惋惜,也非常渴望他能有另外一種人生。正好這個角色到了我的手裡,我就想為他做點兒什麼,不想讓他那麼苦。”因此,他演雷東寶時一些表演上的處理和小說是有所不同的。他希望塑造出的雷東寶,雖然是脾氣比較暴躁,很雷厲風行的一個人,但也有生活上的小趣味,值得擁有人間的美好。

楊爍帥氣片段(楊爍因為怕)3

對楊爍來說,電視劇《大江大河》中的雷東寶一角,占據着其表演生涯中很重要的位置。 受訪者供圖

更特别的一點在于——“雷東寶對我的職業生涯來講是一個轉折。讓我學會了放下很多東西,撇開了很多雜念,能夠更踏實地活在角色裡。”楊爍很喜歡雷東寶,他覺得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玩兒了命地往前奔,遭遇了坎坷和不公還能始終保持着春筍一般往上長的勢頭,這種人是能給大家帶來希望的。“他們會給予大家一種感覺——不管你經曆多麼糟糕的事,隻要還能站着,還有口氣兒在,就一定能打翻身仗,就一定還會有前途。”

“小包總”争議

“油膩”是處理方式問題,沒權衡好

“小包總”如同一柄雙刃劍,擴大了楊爍的知名度,也讓他陷入了争議。電視劇《歡樂頌2》(2017)裡,楊爍對“小包總”的塑造被網友質疑“油膩”,他也從此被貼上了表演“油膩”的标簽。當時他的情緒受了一些影響,覺得自己隻是盡努力去塑造角色,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後來當他站在觀衆的角度去看這件事,就逐漸想通了。“觀衆對一個演員有質疑,實際上是一種鞭策。說明大家對我是關注的,是期待我有更好的表現的,那我就更應該找到原因,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今再回看《歡樂頌》前兩季的表演,楊爍認為自己在角色處理上沒有權衡好。“第一季我的戲少,所以用了誇張的方式去處理,觀衆覺得他(包奕凡)一出場還挺有意思的。”但第二季開拍時熱度已經很高,各種各樣的關注也傳遞到了演員端,楊爍覺得自己一定要努力演好,因此把每場戲都看得很重,但這并不是很好的處理方式。

“對于演員來講,表演是需要有起伏的。把每場戲都看得特别重,出來的效果其實就平了。加上第二季包奕凡的戲量又多,會讓觀衆覺得他怎麼每場戲都這樣?會覺得很煩、很膩。這是我處理方式的問題,沒權衡好。如果現在再讓我來演,可能會更遊刃有餘一些。”

雖然知道外界對自己的一些批評和質疑,但楊爍很少主動去搜索和浏覽相關的内容。“我其實并不太在乎這些東西,我更在乎的是觀衆有沒有記住我演的角色。比如大家記住了‘小包總’‘雷書記’,将來可能也會記住衛丞,我會很高興。我渴望走在街上被人認出來的時候,大家叫的角色名,而不是我本人的名字。”

人生不惑

40歲後,最大目标就是做次導演

電視劇《麓山之歌》裡的衛丞“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楊爍在工作中也被很多人評價為“很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很軸”。比如他看到有人到了現場才開始看劇本就會很不舒服,會想不是應該來之前就在家做好功課嗎?他要求自己一個劇本要看10遍以上,才能跟導演和對手戲演員探讨角色。現場要是他把台詞說錯一個字,一定要求再來一遍,總覺得可以磨得更好。“這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很軸,是吧?但我始終覺得母校把我培養出來,讓我能從事演員這個行業,我就應該對得起這份職業。”

楊爍明年四十歲。随着年齡的增長,他感到自己在表演專業上反而越來越怕、越來越如履薄冰了——生怕一句台詞不對、一個眼神不到位,影響了整場戲的呈現。因為“怕”,所以才會對表演更苛求。另一方面,經驗和作品、知名度的積累,讓他在角色選擇上逐漸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現階段他最想诠釋軍人和警察的角色,這類角色以前他也嘗試過,但還沒有一部讓他自己感到很滿意的代表作。“等我再有一些積澱的時候,看能不能嘗試诠釋一些帝王将相的角色。”

楊爍帥氣片段(楊爍因為怕)4

楊爍說,他一直有個導演夢,計劃未來有機會可以實現。 受訪者供圖

早在2014年,楊爍就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藝術碩士研究生,為當導演做準備。演戲的過程中,他也經常注意向導演請教學習。楊爍告訴新京報記者,他醞釀了十年的導演夢想如今終于要落地實施了,他最近就在籌備自己的導演處女作,那是一個關于警察的故事。“我的父親是一名警察。我十幾歲就離開家,到現在每年跟父親能見上一兩面,特别想為他做點什麼。”

為什麼選擇現在做導演?楊爍表示:“我明年40歲了,我想在40歲以後給自己重新設立一個目标。哪怕它不一定能成功,但這是我想去追求的東西,不成功又能怎樣?我很開心去做這樣的事,也很沉醉其中。我十年前就在考慮做導演了,我覺得人活着得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而做導演就是會讓我義無反顧地、不計回報地去做的那件事。不管多苦多累,我都是開心的,是享受的。”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吳興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