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閥(Electromagnetic valve)是用電磁控制的工業設備,是用來控制流體的自動化基礎元件,屬于執行器,并不限于液壓、氣動。用在工業控制系統中調整介質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參數。電磁閥可以配合不同的電路來實現預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靈活性都能夠保證。電磁閥有很多種,不同的電磁閥在控制系統的不同位置發揮作用,最常用的是單向閥、安全閥、方向控制閥、速度調節閥等。
1工作原理
電磁閥裡有密閉的腔,在不同位置開有通孔,每個孔連接不同的油管,腔中間是活塞,兩面是兩塊電磁鐵,哪面的磁鐵線圈通電閥體就會被吸引到哪邊,通過控制閥體的移動來開啟或關閉不同的排油孔,而進油孔是常開的,液壓油就會進入不同的排油管,然後通過油的壓力來推動油缸的活塞,活塞又帶動活塞杆,活塞杆帶動機械裝置。這樣通過控制電磁鐵的電流通斷就控制了機械運動。
主要分類
1、電磁閥從原理上分為三大類:
1)直動式電磁閥:
原理:通電時,電磁線圈産生電磁力把關閉件從閥座上提起,閥門打開;斷電時,電磁力消失,彈簧把關閉件壓在閥座上,閥門關閉。
特點:在真空、負壓、零壓時能正常工作,但通徑一般不超過25mm。
2)分步直動式電磁閥:
原理:它是一種直動和先導式相結合的原理,當入口與出口沒有壓差時,通電後,電磁力直接把先導小閥和主閥關閉件依次向上提起,閥門打開。當入口與出口達到啟動壓差時,通電後,電磁力先導小閥,主閥下腔壓力上升,上腔壓力下降,從而利用壓差把主閥向上推開;斷電時,先導閥利用彈簧力或介質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下移動,使閥門關閉。
特點:在零壓差或真空、高壓時亦能可*動作,但功率較大,要求必須水平安裝。
3)先導式電磁閥:
原理:通電時,電磁力把先導孔打開,上腔室壓力迅速下降,在關 閉件周圍形成上低下高的壓差,流體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上移動,閥門打開;斷電時,彈簧力把先導孔關閉,入口壓力通過旁通孔迅速腔室在關閥件周圍形成下低上高的壓差,流體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下移動,關閉閥門。
2、電磁閥從閥結構和材料上的不同與原理上的區别,分為六個分支小類:直動膜片結構、分步直動膜片結構、先導膜片結構、直動活塞結構、分步直動活塞結構、先導活塞結構。
3、電磁閥按照功能分類:水用電磁閥、蒸汽電磁閥、制冷電磁閥、低溫電磁閥、燃氣電磁閥、消防電磁閥、氨用電磁閥、氣體電磁閥、液體電磁閥、微型電磁閥、脈沖電磁閥、液壓電磁閥 常開電磁閥、油用電磁閥、直流電磁閥、高壓電磁閥、防爆電磁閥等。
故障排除
1、電磁閥通電後不工作
檢查電源接線是否不良→重新接線和接插件的連接
檢查電源電壓是否在工作範圍,調緻正常位置範圍
線圈是否脫焊→重新焊接
線圈短路→更換線圈
工作壓差是否不合适→調整壓差→或更換相稱的電磁閥
流體溫度過高→更換相稱的電磁閥
有雜質使電磁閥的主閥芯和動鐵芯卡死→進行清洗,如有密封損壞應更換密封并安裝過濾器
液體粘度太大,頻率太高和壽命已到→更換産品
2、電磁閥不能關閉
主閥芯或鐵動芯的密封件已損壞→更換密封件
流體溫度、粘度是否過高→更換對口的電磁閥
有雜質進入電磁閥産閥芯或動鐵芯→進行清洗
彈簧壽命已到或變形→更換
節流孔平衡孔堵塞→及時清洗
工作頻率太高或壽命已到→改選産品或更新産品
3、其它情況
内洩漏→檢查密封件是否損壞,彈簧是否裝配不良
外洩漏→連接處松動或密封件已壞→緊螺絲或更換密封件
通電時有噪聲→頭子上堅固件松動,擰緊。電壓波動不在允許範圍内,調整好電壓。鐵芯吸合面雜質或不平,及時清洗或更換。
12常見故障
1、電磁閥接線頭松動或線頭脫落,電磁閥不得電,可緊固線頭。
2、電磁閥線圈燒壞,可拆下電磁閥的接線,用萬用表測量,如果開路,則電磁閥線圈燒壞。原因有線圈受潮,引起絕緣不好而漏磁,造成線圈内電流過大而燒毀,因此要防止雨水進入電磁閥。此外,彈簧過硬,反作用力過大,線圈匝數太少,吸力不夠也可使得線圈燒毀。緊急處理時,可将線圈上的手動按鈕由正常工作時的“0”位打到“1”位,使得閥打開。
3、電磁閥卡住:電磁閥的滑閥套與閥芯的配合間隙很小(小于0.008mm),一般都是單件裝配,當有機械雜質帶入或潤滑油太少時,很容易卡住。處理方法可用鋼絲從頭部小孔捅入,使其彈回。根本的解決方法是要将電磁閥拆下,取出閥芯及閥芯套,用CCI4清洗,使得閥芯在閥套内動作靈活。拆卸時應注意各部件的裝配順序及外部接線位置,以便重新裝配及接線正确,還要檢查油霧器噴油孔是否堵塞,潤滑油是否足夠。
4、漏氣:漏氣會造成空氣壓力不足,使得強制閥的啟閉困難,原因是密封墊片損壞或滑閥磨損而造成幾個空腔竄氣。在處理切換系統的電磁閥故障時,應選擇适當的時機,等該電磁閥處于失電時進行處理,若在一個切換間隙内處理不完,可将切換系統暫停,從容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