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是古代文人的精神象征。它是歲寒三友,凜冬傲立,不畏霜寒;又是堂堂君子,堅韌不拔,端莊正直。李白有詩——
何當淩雲霄,直上數千尺。
正是松樹身上這種頂天立地、不屈不饒的精神,使它成為畫家情有獨鐘的物象。它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山水畫中,甚至作為畫面的主角加以描繪。
描繪松的古畫不計其數。但細細觀之,便會發現,它們每一株都有各自的姿态,每一株都承載了畫家别樣的情感。
「溪岸圖」
流而不返者,
水也;
不以時遷者,
松柏也。
「匡廬圖」
為草當作蘭,
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
松寒不改容。
「雪圖」
落落千丈松,
晝夜對長風。
歲暮霜雪時,
寒苦與誰雙。
「喬松平遠圖」
月好好獨坐,
雙松在前軒。
西南微風來,
潛入枝葉間。
「早春圖」
散發長林下,
松風入太清。
空山容暮色,
落葉起秋聲。
「寒林騎驢圖」
如何秋風起,
零落從此始。
獨有南澗松,
不歎東流水。
「溪山秋霁圖」
去來固無迹,
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
為君起松聲。
「湘鄉小景圖」
野花叢發好,
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寂,
松風直似秋。
「松崗暮色圖」
陰生古苔綠,
色染秋煙碧。
何當淩雲霄,
直上數千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