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聰明嗎?一張圖、一道題,測試你到底聰明不聰明!
(溫馨提示:閱讀本文前請先做下面圖中的小測試!然後閱讀正文揭曉答案,判斷自己到底聰明不聰明!
…………………………………………………………………………
下午,娜姐在安靜的群裡發了一張圖,點開一看,是一個圖文并茂的小測試,“沒事動一下腦子吧”,娜姐随後補充了一句。
對于這種燒腦的小把戲我向來不感冒,自然也懶得去參與,于是繼續做潛水狀置之不理會。
一會兒,群裡陸續有人開始冒泡。
先是阿珠,報出她的得數為19,随後又直接@娜姐再次重申這個答案,之後,又簡化成試題中的格式,再次公示出自己的這一最先成果。大概是太過自信于自己的正确無誤,一時三刻中不斷重複19這個得數,一副力拔頭籌穩操勝券的自信模樣。
随後,多年做小買賣精于心算的晶姐也不甘示弱,發布出她的答案,“?=84”
緊随其後,董姐也報出了她的結論,“?=54”
這期間,開始有人站隊力挺應該是19才対,并說出她的依據,“豬是7車是6帽子2最後總和是19”。
退休前,曾經多年做财務工作的胡姐也馬上浮出水面,接着上面的話重複着說,“豬是7車是6帽子2,最後是不是應該為15呀!”
“看仔細!”,董姐提醒着。
“是有個×号沒看見”,胡姐作不好意思捂嘴狀表情。
最初出題測試的娜姐@胡姐提示點撥道,“有個車上少個小豬哦!”
“眼神不好沒看見”,胡姐很快回應着。
随後,迅速撥亂反正的晶姐又列出了她的算數,“7 2×6=54”
…………
一道小小的測試題,怎麼一時間弄出這麼多不同的答案來?我不由來了興趣,也去看題,并迅速得出答案為7,我趕緊準備公布自己的答案,臨提交時又慎重地想要再仔細确認一下,就又重頭一步步将測試做了一遍,做到第三步,才發現帽子原來其實是兩個,那麼正确的答案應該是9。想到剛才差一點兒公示出錯誤的結論,我又每個步驟重複着檢查了一遍,最終确認無疑應該是9,我随即公布出這個答案。
“怎麼來的告訴大家”,胡姐直接@我。
“抽絲剝繭”,想一想其實也并不難,我試圖一語中的、言簡意赅地提示她們。
娜姐直接@我,“正确!”
“帶上眼鏡仔細看才發現車裡沒有小豬”,晶姐仍在繼續她的解題之旅。
娜姐@我誇贊我“聰明!”
“隻是更仔細些”,我有些受寵若驚不以為然地回應。
仍是一頭霧水的晶姐,直接@娜妲@我,“7十2×0應該得零吧?因為零乘任何數都應該得零呀?”
胡姐随後附和,“對呀,我也是這麼想的。”看來,遠離學校多年,求解心切的她們,情急之下,把加減乘除的正确順序都抛之到爪哇國裡去了!
"而且細看是兩頂帽子”,“豬沒帶帽子應該是5吧?”胡姐又自言自語地補充道。
越急越找不到頭緒!晶姐終于按捺不住了,@娜姐,“姐姐快宣布正确答案吧!”。
娜姐也不再賣關子,簡潔明了,直接公布:9
晶姐、胡姐自我解嘲般紛紛說,“沒事動動腦筋挺好的,省的得老年癡呆”、“不論對錯,動腦筋思考了就好”。
…………
晚上,群裡又有後上線的人熱聊起來。吳姐興奮地發出自家親戚家小孩子競賽活動獲獎的圖片及消息,群裡一片喜悅與誇贊之聲,吳姐更是自豪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吳姐閑聊之餘似乎也饒有興趣地做起了那道題。
“娜姐,問号處是12”,吳姐一并作出了胸有成竹的開心表情。
這次,早已經洩露天機的娜姐不再賣關子,直接給出答案:9
随即,娜姐又鄭重其事@吳姐,把答題思路告知出來:秃頭的豬是5(帽不是2嗎!)再加上兩個帽是4對吧!車上少了個秃頭的豬(沒帶帽的是5吧!)!車是6減去一個秃頭豬不是1嗎!你再算一下應該是9對吧![偷笑]
對于閑聊間算出的那一個得數,吳姐大概也不太自信,又自顧自重算了一遍,完全沒注意到娜姐後面發來的内容。
接着,吳姐又有理有據說出了她的結論并給出思路,“娜姐,你好!豬是7;車是6;帽子是2,最後問号處是15![憨笑]”
娜姐@吳姐耐心開導,“你再細看看吧!你錯了![捂臉]”
随後,娜姐又補充一句,“最後的豬沒戴帽子!車上又少了個秃頭豬!你再細算吧!哈哈!”
吳姐仍心不在焉置若罔聞,第三次給出她的得數,“娜姐,是17”。
面對于這麼屢次點撥仍舊冥頑不化的對方,娜姐似乎也沒辄了,又鄭重宣布一次,“正确答案是9”。
之前,有參與過這道題的晶姐,實在憋不住了,給出哈哈哈大笑的圖片表情來……
娜姐也無可奈何了,“最後沒帽子的豬是5 兩個帽子是4*裡面沒有突頭豬的車!車是6沒有豬就是1對吧!先算乘法最後得數是9!OK!”
一直密切關注的晶姐此時作出舉雙手大贊的表情,“姐發布正确答案!”[強][強][強]
屏幕後面一定早已哭笑不得的娜姐最後補充了一句,“這道題不細看還真能把人都繞進去的![捂臉]”
…………
對于我當初給出的正确答案,娜姐第一時間豎起大拇指誇我:聰明!而我倒是覺得有些過獎了的,不過是一道很簡單的小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的加減乘除類的測試題嘛,而我不過是比其他人更細心些做對了,完全不足以據此沾沾自喜,又怎麼能當得起“聰明”的誇獎呢?
一道看似很簡單的小測試,卻有那麼多人淪陷進去,接二連三給出錯誤的答案,能迅速得出正确答案似乎又果真顯露出與衆不同的難能可貴,所謂衆人皆茫然而我自明了,這難道還算不上聰明嗎?
但是,相比而言,那些在測試中一錯再錯,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人們,若據此而被定義為不聰明,相信也一定會有很多人發自内心地覺得不服氣。
那麼,聰明到底是什麼呢?
《莊子·外物》上早有這樣的古語,“耳徹為聰,目徹為明”。原來,聰明不過就是耳聰目明!
大道至簡,聰明也并非神秘莫測、複雜玄奧。
聰明不聰明?其實很簡單,用心于每一個當下,聽得清、看得明,就是真聰明!
聰明不聰明?一測才知道!
親愛的朋友們,你做對了嗎?
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