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俄羅斯的天然氣被取代會怎樣

俄羅斯的天然氣被取代會怎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3 05:16:29

俄羅斯的天然氣被取代會怎樣?文/陶光遠在俄芬邊境的北溪1号天然氣管道起點——俄羅斯波爾托瓦亞壓氣站,一個伸向天空的巨大橙色火炬自6月以來一直在熊熊燃燒,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俄羅斯的天然氣被取代會怎樣?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俄羅斯的天然氣被取代會怎樣(天然氣作為武器)1

俄羅斯的天然氣被取代會怎樣

文/陶光遠

在俄芬邊境的北溪1号天然氣管道起點——俄羅斯波爾托瓦亞壓氣站,一個伸向天空的巨大橙色火炬自6月以來一直在熊熊燃燒。

根據Rystad Energy的分析,這裡每天要白白燒掉434萬立方米的天然氣,折合價值約1000多萬美元的。

這在歐洲引發了軒然大波。在歐洲民衆和工商業面臨嚴重缺氣、價格暴漲的情況下,俄羅斯此舉無疑大大刺激了公衆心裡。顯然,俄羅斯希望以天然氣為武器,倒逼民衆向歐洲各國政府施壓。

因為俄烏戰争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俄羅斯大幅削減了提供給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在歐洲特别是德國引起了能源危機。危機的直接原因是俄羅斯減少并威脅斷供天然氣,因此這是天然氣供應引起的能源危機,而不是德國能源轉型、開發可再生能源引起的能源危機。

冷戰結束後,德國為了與俄羅斯加強友好合作,逐漸增加了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在德國天然氣用量中的比例。截止到2021年,德國一年進口了超過50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占德國天然氣用量的50%左右。德國成為了歐盟國家中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最多的國家。

德國出于對俄羅斯的信任,一直沒有建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因此,俄烏戰争爆發後德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突然減少,德國從挪威和荷蘭可增加的天然氣進口量不能大幅增加,于是德國的天然氣供應就出現了很大的缺口,造成短期的天然氣供應短缺。這次德國天然氣危機是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過度依賴和對俄羅斯在政治上的過度信任造成的,不是德國能源轉型造成的。

德國的應對策略

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然氣供給危機,德國采取了一系列的應急措施。

首先,德國開始搶建數個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在明年初至中期陸續建成。這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成後,随着大量液化天然氣的到來,德國本輪天然氣供應危機也就基本結束了。

其次,德國開始重啟封存備用的燃煤和燃油發電機組,使用燃煤和燃油發電替代燃氣發電。德國經濟與氣候保護部計劃表示,如果有必要,可以啟用封存的690萬千瓦硬煤發電機組、190萬千瓦褐煤發電機組和160萬千瓦燃油發電機組,總計功率為1040萬千瓦。

按這些機組的年利用小數為4000小時計算,每千瓦燃煤或燃油發電替代燃氣發電每年可減少約800立方米天然氣的使用,1040萬千瓦可減少80多億立方米天然氣的使用。

不過啟用這些燃煤和燃油發電的撓心事是,這些重新啟用的燃煤和燃氣機組隻需要工作一年,待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在2023年建成後就要再度停用。但這顯然不符合發電企業的利益,因此遭到反對。原因是這些機組的員工都轉崗了,重新找回來再幹一年又再轉崗,工資和轉崗成本肯定低不了,甚至用高工資也很難招來這種專業的臨時工。

因此這些發電企業要求,若重新啟用這些封存的發電設備,就得多運行幾年,以避免虧損。但德國的風光發電能力每年都在增加,這些機組在明年中期之後就顯得多餘了。因此,即便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成,削減掉的燃氣發電也不能恢複。而燃氣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燃煤發電低40%左右,比燃油發電低30%左右。這就意味着,重啟這些燃煤和燃油發電機組替代燃氣機組,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會有一個突然的顯著增加,而且會保持好幾年。

同時,德國将延長現存的最後三座核電站的使用年限。德國最後三座核電站的總功率為428萬千瓦,按計劃将在今年年底關閉。其發電量大部分由德國每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替代。在發生能源危機、氣電減少的當下,延長這些核電站的使用壽命,對緩解能源危機無異有益。

核電是穩定負荷運行,沒有經濟意義上的調節能力;而煤電的調節能力比氣電差。因此,缺乏氣電會造成風光電棄電率的上升。不過煤電和核電比現在昂貴的氣電廉價,風光電棄電的損失能夠從中得到一定的補償。

在供熱方面,德國啟動了備用的燃油鍋爐替代燃氣鍋爐供熱。德國很多燃氣鍋爐——包括工業鍋爐和采暖鍋爐配備了為防止萬一發生天然氣斷供的燃油後備鍋爐。很多燃油鍋爐幾乎從未實際用過。養兵萬日,這回終于用上一回了。

除了發電,天然氣在德國的工業和居民消費領域也有大量額使用。工業方面,德國将一些使用天然氣生産的産品(例如尿素)減産,改用增加進口替代。家庭方面,德國家庭可以使用保存的固體燃燒爐(德國有1400多萬個固體燃料采暖爐,占德國住宅戶的1/4左右),燒型煤和木柴,部分替代燃氣采暖。

應對危機的長期之策

本輪危機終将過去,但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危機可能會會因為各種原因再度出現。因此找到治本之策是應對本輪危機的重要課題。

危機由天然氣引起,那麼解決天然氣的依賴是結局危機的根源與核心。所以治本之策的第一項就是加速德國的能源轉型,加快風光發電場的開發速度,以替代化石能源發電和供熱,并通過電動汽車替代燃油。

2021年德國安裝了520萬千瓦光伏組件,而德國新的計劃是,今後平均每年安裝2200萬千瓦光伏發電容量,比2021年的裝機容量幾乎翻兩番。平均每年的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可以替代掉大約40億立方米天然氣發的電力,或者大約400萬千瓦的燃煤電站。這就意味着,這次德國重啟的燃煤發電能力,三年内就會被新增的光伏發電能力給替代掉。如果再加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預計今年底會延壽的428千瓦核電站發電能力,也能在三年内被替代掉。

其次,德國計劃大力建設電轉熱的能力,以消納過剩的風光電。譬如,柏林市剛剛建設成容積為4萬多立方米的大型儲熱水罐,可存儲100多萬千瓦時電轉熱的熱能,每年可消納上億千瓦時的過剩風光電。

此外德國還将加速建築節能改造的速度,減少建築采暖的天然氣需求量。同時大力開發生物質能源,特别是可以直接替代天然氣的沼氣資源。使用沼氣票,鼓勵沼氣“洗淨”後入接天然氣網,供天然氣熱電聯供使用,以提高沼氣的能源效率。

危機的影響

德國延長核電站的使用,重啟燃煤和燃油發電機組,是替代天然氣發電,而不是要替代風光電。德國原來核電和化石能源計劃退出的順序是:首先是核電,其次是煤炭,最後是天然氣。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危機發生後,退出的順序變為: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核電、煤炭、其它國家供應的天然氣。因此,德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短暫的,三年左右就會過去。

德國發生的這場能源危機不僅沒有減緩德國能源轉型的速度,反而促使德國大大加快風光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速度,以替代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加速實現能源轉型,不僅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能擺脫進口能源供應安全的威脅,這也成為德國更加堅定的全民共識。

現在全球80%左右的光伏組件由中國生産,2025年這一比例會上升到95%左右。德國的光伏組件,絕大部分從中國進口。未來9年,德國平均每年要從中國進口2000萬千瓦左右的光伏組件和輔助材料及部件,價值300億元人民币左右。德國現在付給俄羅斯用來購買天然氣的資金,馬上會有一部分轉而流向中國。

從現在起到明年初,是俄羅斯能夠用天然氣作為武器打擊德國唯一的時間窗口。天然氣斷供也是現在普京除了核武器之外唯一能夠有效威脅德國的手段。普京希望在明年初之前用天然氣斷供逼德國和歐盟其它國家的老百姓向政府施加壓力,迫使歐盟壓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妥協。

德國政府是否會屈服于普京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己天然氣庫存能否堅持到明年初德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成之日。

德國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成後,會大量從國際市場上購買現貨液化天然氣,而不會與哪個國家簽訂新的長期供貨協議。因為随着德國以風光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德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量會快速下降。畢竟除了俄羅斯天然氣,德國另外約50%的天然氣通過長期協議從挪威和荷蘭等國進口,這部分天然氣會在德國退核和退煤後才會被削減。不過德國明年開始從國際市場上大量購買現貨液化天然氣,會推高國際現貨天然氣的價格,使得中國在下一個冬季面臨高昂的國際現貨LNG價格。

過了下一個冬天,在今後可以看得到的未來,德國乃至整個歐盟再也不會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石油和煤炭了。至于這對俄羅斯的經濟乃至政治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