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文章
斯大林的最後大工程:北極鐵路,建了一半被貝利亞停止
生存的大門就要關閉:紅色高棉攻打金邊的時刻表
莫斯科-聖彼得堡的豪華火車卧鋪,十個等級十倍差價
美國國家美術館,“國王城堡”——貝爾納多·貝洛托在1756年-1758年的畫作
柯尼希斯坦城堡要塞(Königstein)修建在德國易北河左岸上方的一塊岩石山上,是薩克森州最堅固的監獄。
中世紀,當城堡所有者,捷克國王在這裡時,人們将雨水收集到水箱裡。
1563年,城堡需要一個穩定可靠的内部水源,防止圍攻,奧古斯都一世決定把這座城堡改造成一座堡壘要塞,從城堡中的山頂,向下挖一口水井。
根據奧古斯都的命令,礦山工人們在馬丁·格裡德的帶領下開始挖井。
礦工隻能使用大錘,鎬,楔子和撬棍在堅硬的岩石上工作。他們将所有工具和燈具帶到井下,把敲碎的砂岩帶回地面。
1569年,他們在139米的深度發現了第一處含水層。為了增加水的流動,底部用兩個隧道擴大。
在147米的深度處,到達了一個新的含水層。每天總流量達到8000升,不得不在152米的深度處停止挖掘。為了防止水斷流,他們又挖出了一條深達137米的特殊管道,為井内帶來空氣。
花費了長達20年時間挖這口深152米的水井。
為了保護井水不受污染,很快就在井口上蓋了一間木頭水井房,裡面裝有兩匹馬帶動轉盤的水車。
1586年,在大門的位置,安裝了直徑7米的轉輪,代替了水車,4個農奴,駐軍或囚犯驅動。
1858年,被鋼制轉輪取代了木制轉輪。
工人們每天要走2萬8千800多步,從井裡抽出35桶,每桶150升的水。提一個桶水需要10分鐘。水從排水溝流入一個水池,每個城堡中的居民都從黃銅水龍頭中取水,供其使用。
還有一個維護水井的人。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拿着一個特制的筐下入水井,帶着燈籠,清理水井裡的污垢和堆積物。使用鈎子和鏟子,将掉到井裡的所有東西撈出來。這很不容易,因為井中的水有11米深,在1997年的清潔中,在井底發現了7個水桶。
1735年,他們建造了一座至今尚存的石制井房,裡面有一個4米厚的砂岩拱頂,150年來一直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的。
19世紀末,在鋼梁上建造了花崗岩和混凝土的天花闆。
1881年,挖出一個儲水池,水井的水用一條陶瓷管道通到水池。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俘的俄國官兵将軍被關在堡壘中。在1967至1997年期間,水池是由自來水供水的,但是現在它又灌入了井水。
從1924年開始,水被泵入井房閣樓的水箱中,水箱可以為城堡裡所有的建築供水。
要塞被視為最嚴厲的州立監獄,被稱為“薩克森巴士底獄”。在德法戰争期間,這座堡壘關押着約700名法國戰俘,用水量增加了兩倍。
舊的水井設備無法應對,1871年在水井附近安裝了一台壁挂式蒸汽機抽水。
1911年,由柴油發動機和發電機驅動的電機取代了蒸汽機。
後來,舊的發電裝置被一個變壓器取代,這是一個交流—直流的轉換器。發電機驅動了接到電網的三相電動機。
1967年,水井停止運行,從城堡外面供水。然而,在1997年,恢複了1911年的電動機,有時還會向遊客展示。
遊客可以透過玻璃看到井裡面。
每桶150升的水桶在井壁升起,另一個水桶下降。
在井壁上,仍然可以清晰看到馬丁·格利德礦工用鎬頭固定腳手架和梯子上開鑿的痕迹。
将照相機和照明燈挂在井索上,下降到井中。
深井中霧氣彌漫。
140米高的位置無法看到水面。
柯尼希斯坦城堡的水井深達152米,是德國第二深的井。就深度而言,第一名是圖林根州弗雷德裡克一世·巴巴羅薩國王的基夫豪森城堡的井,深度達到176米,但城位于廢墟而鮮為人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