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現這種小水疱,千萬别撓
一到夏天
不少人手上會冒出一些
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疱
有點癢
水疱破後還會出現蛻皮現象
天氣越熱,情況越嚴重
這些小水疱到底是啥?
如何預防呢?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這種小水疱是什麼?
夏季手足出現的小水疱多為“汗疱疹”,是一種發生于手掌、足底或者手指腳趾側緣的複發性皮膚病,屬于濕疹的一種,大多伴有手足多汗。
汗疱疹表現:呈現針尖大小的圓形小水疱,水疱内含有漿液,通常不會自行破裂,幹涸後會出現脫皮。
汗疱疹特點:反複發作,常連續發作數年,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沒有傳染性,但發病多有季節性,一般是春末夏初開始發病,夏季加重,入冬自己又好了。
為什麼會長汗疱疹?
01
環境溫度
夏季氣溫高,人體出汗多,皮脂分泌也旺盛,尤其是油性皮膚的人,極易導緻汗液滞留于皮内而引起汗疱疹。
02
皮膚屏障功能較弱
在夏季,敏感性肌膚者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更加敏感。當其對風吹、日曬、溫度濕度變化等不能耐受,輕微刺激即可病變。
03
偶遇刺激成分
遇到一些含刺激成分的物質,如:洗衣粉、肥皂等,或遇到細菌、病毒、藥物時也都會出現防禦機制,可能導緻過敏引起汗疱疹。
汗疱疹易被混淆 如何區别是關鍵
1
剝脫性角質松解症
皮損表現主要是表皮剝脫,無明顯水疱,一般不癢。汗疱疹有小水疱,瘙癢明顯。
2
汗疱型癬菌疹
汗疱型癬菌疹常見于雙側掌面及指腹部,大小不等,疱壁不易破潰,少數可演變成較大水疱,會比黃豆還大。常奇癢難忍,會糜爛、化膿。
3
水疱型手足癬
水疱型手足癬由真菌感染造成,臨床上多見于患者先有足癬,之後再傳播到手上,水疱相較于汗疱疹的稍大,有紅腫、鱗屑,癢感強烈。需要做真菌檢測,以确定是否為汗疱疹或水疱型手足癬。
4
手足口病
一般多見于5歲以下的兒童,皮損為手足口部位的3毫米左右的水泡,泡壁較薄,泡液清亮,周圍有紅暈,水泡破潰以後産生糜爛面。具有傳染性,主要是糞口或者飛沫傳播。
如何預防汗疱疹?
長汗疱疹一般隻會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感,但如果沒有及時的預防和治療,可能就會加重個人的瘙癢感,也可能會誘發一些并發症。
對于瘙癢和皮損明顯的汗疱疹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療。首先主張使用外用藥物,較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内服藥。
強迫症嚴重的人喜歡把汗疱疹戳破,但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示範。
學會正确區分認定是治療的第一步
其次服從醫生囑托是關鍵
不過貼心的小編也幫大家整理了
幾點日常護理的注意事項
要保持手足清潔幹燥,堅持用溫水、溫和無刺激的肥皂清潔。
在每次洗手和接觸水以後應注意保濕,可以塗抹潤膚劑(凡士林或護手霜)。
注意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屬是否相關,如果有相關要盡量避免。
避免佩戴項鍊、耳環、手镯等物件。
進行潮濕或摩擦性工作或接觸洗衣粉、肥皂、洗潔精時要佩戴防護手套。
一定不要用熱水燙洗患處,避免抓撓,防止感染。
瘙癢時,可以用浸濕、冰涼的毛巾敷在患處。
多吃新鮮蔬菜,補充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大家記住
癢的話千萬不要戳破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