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4:52:34

跟朋友聊天時,說到她家2歲的甯甯現在處于秩序敏感期階段,前幾天帶着甯甯回外婆家時,原本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着飯,可是甯甯卻突然離開座位對着外婆喊了起來。小手指着外婆的腳,嘴裡念叨着:“鞋,媽媽的鞋,外婆穿媽媽鞋。”

朋友低頭一看才發現原來外婆腳上穿的是自己的拖鞋,就安慰甯甯說:“寶貝乖,拖鞋是外婆的,不是媽媽的。”

可是甯甯還是堅持着:“媽媽的,就是媽媽的。”

朋友有些哭笑不得:小小年紀,東西分得這麼清楚,媽媽的給外婆穿又怎麼樣?外婆是媽媽的媽媽呀!

外婆一看急忙說:“甯甯,外婆這就把拖鞋還給媽媽。”拖鞋換完了,她也變得很配合,主動坐回桌子旁繼續吃飯。

秩序敏感期是兒童秩序感建立的時期,秩序感的建立間接體現了孩子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育。

在孩子秩序敏感期,我們應該采取一些正确的應對方式,否則打破了孩子的秩序感,他們就會出現害怕、哭鬧、焦慮、發脾氣等現象。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1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2

正确理解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指出,兒童天生就有秩序感,喜歡遵守規則,按一定的規則和習慣來整理環境、把環境秩序化。

具體表現在:當自己認定的秩序被破壞時,會哭鬧。為了維護秩序,會要求一切重來。

當孩子處于秩序敏感期時,他們需要一個穩定的秩序來構建自己的世界,當秩序被破壞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出強烈的抗議。

維護秩序的最初表現就是給物品分配主人,或者說孩子心裡認定誰的東西就是誰的,别人不能亂動,更加不能亂用,比如說拖鞋、外套、枕頭等。

在我們成人看來,一家人互用物品根本不用放在心上,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處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們的眼中,這是比天還大的事,他們會用言行來表示抗議,直到秩序恢複為止。

所以不要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有的父母在這個時候往往耐不住性子,罵上幾句,脾氣暴躁的甚至打一頓。

總之就是有時間給他講一堆道理或是責罵,就是不肯動手新做,其實隻要你重新做了,換來的是寶寶的喜笑顔開,親子關系更進一步,何樂而不為呢?孩子的要求其實不高,道理他也是聽不懂的,因為根本不到講道理的年齡。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3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4

幫孩子平穩度過秩序敏感期

孩子對世界的一切認知都是在秩序穩定的情況下,如果秩序遭到破壞,他們就會全心地去維護自己的秩序,根本就沒有時間去了解世界、認知世界。

蒙台梭利對孩子的觀察非常透徹,她提出孩子們的成長發展是有着特定的敏感期,秩序感就是非常重要的敏感期之一。

在孩子秩序敏感期,父母在做事情的時候放慢一下節奏,多注意觀察和傾聽孩子。

所以我們在孩子秩序敏感期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滿足孩子維護秩序的要求

在上面甯甯的事例中,甯甯在看到外婆穿了媽媽的拖鞋之後就以不吃飯的行為表示抗議,要求換回來,外婆滿足了他的要求,他立刻就恢複了常态。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因為孩子出現這種行為,不是任性調皮、不是無理取鬧,而是秩序敏感期到了,是正常的情況。

滿足孩子的這種需求不是慣着孩子,而是尊重孩子。懂得合理地配合孩子,滿足孩子正常的生理需要是父母應該做到的。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5

2、借用秩序敏感期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孩子怎麼也不穿給他買的新鞋子,認為那不是自己的。

有些父母無論如何也要給孩子穿上,這樣做的話,隻會破壞孩子的秩序感并影響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應該盡量去配合孩子。

同時,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殊的階段來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能拿的,哪些東西是不能拿的。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也不能用”的習慣,并且逐漸強化孩子的認知。

3、要努力去保護孩子維護的秩序

對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我們應該保護孩子想要維護的秩序。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動用他人的物品,如果孩子提出抗議之後,馬上還原,下次再也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做父母的我們要注意别用“聽話”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準,要有耐心去理解、接納她的固執、尊重她的發展規律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6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7

幫孩子建立秩序感的小方法

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特殊的敏感期,每個敏感期都會發展一種能力,在敏感期裡發展好了,才能事半功倍,也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要保護孩子内心的秩序,并讓孩子體會到秩序感帶來的快樂。

幫孩子建立秩序感可以嘗試以下幾個小方法:

1、讓孩子生活在固定的地方

為孩子安排屬于他自己的空間,孩子的生活用品和玩具都有固定的擺放的地方,除了孩子的寝室、玩具屋外,客廳中也應有屬于他的空間,每一個地方都有櫃子放置他的物品,而且是固定的。

比如每次給孩子講完故事,要引導孩子将故事書放在固定的小筐或者小盒子裡。

引導孩子将玩具或者皮球送回去的時候,一定要使用遊戲的口吻。比如說:“現在我們該送小汽車或者小皮球回家睡覺咯!”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8

2、幫孩子建立有規律的日常習慣

有意識地為孩子制定一套常規程序(每天在相同的時間吃飯、休息、外出散步,晚上入睡程序保持一緻),讓一天的生活井井有條。

當孩子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麼,需求何時能得到滿足時,會更安心,有安全感

在有秩序的反複實踐中,他們的執行能力和獨立性也會得到更好地提升。比如固定的用餐時間,讓孩子在固定的餐椅上吃飯,用他喜歡的餐具用餐,固定的睡覺時間,睡前的睡眠儀式,等等。

這樣不但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對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有幫助。

3、讓孩子多動手收拾自己的東西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多做房間物品的整理工作,并給予孩子鼓勵。不要因為怕孩子做不好或時間緊,就由父母替代孩子去做整理。

小孩愛發脾氣哭鬧怎麼教育(一言不合就發脾氣)9

涵妮媽媽寄語:

敏感期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是影響其心靈、人格發展的關鍵期。

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其實不需要父母過多的介入和責難,而是在我們預備好環境以後,讓孩子心中的秩序感自然而然的萌芽。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行為,真正理解孩子在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的種種表現,這才是對孩子的最好的尊重和愛護!

關注【涵妮媽媽育兒經】,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科學育兒,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兒有道的好媽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