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歲是而立之年。很多人将“三十而立”理解為:三十歲時應該有所立的事業,即立業。但這種解釋并不符合孔子原意,孔子所要立的其實是德。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雲:“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也就是說,十五歲開始學習,三年學通一藝,三十歲時就學通了五經。班固把“三十而立”理解為立學,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很多人,在三十歲左右博士畢業,學業有成。南朝梁皇侃在其《論語義疏》中也是這樣認為的:“‘三十而立’者,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這種解釋雖然可信,但“經業成立”更多指的是成,跟立的關系不是很大。而且“三年明一經,三十通五經”是古代學者普遍的一種狀态,無法就此來解釋孔子獨特的思想。
南宋朱熹認為“三十而立”指的是立道。他借用程頤的觀點,解“立”為“能自立于斯道也”,并認為“三十而立,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也就是說,三十歲的時候,對人生的道理了解得比較多了,能夠做什麼事情都符合道,這樣就比較容易實現志向。十五歲志于學道;三十歲明白了些道,然後守道;“四十不惑”是指對道越來越堅定;“五十知天命”是明白了大道;“六十耳順”是無所違逆于道;“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從容中道。這種解釋把前後都貫通了起來,也更加接近孔子本意。但道的含義很廣泛,用立道來理解“三十而立”會顯得太過籠統,指向性不明。
後人很多認為“三十而立”指的是立禮,這種說法較為流行。比如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就認為:“孔子還說:‘立于禮。’(《論語·泰伯》),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所以孔子說他‘三十而立’,是指他這個時候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強調三十歲時,要确立自己為人處世、對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則。楊伯峻在《論語譯注》中也認為“三十而立”立的是禮。他對“三十而立”的解釋是:“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強調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其中還透着幾分成熟和自信。“立禮”的說法講得通,也很有啟發意義,但仍然不是孔子的本意。因為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這段話是對其一生的總結,從人生意義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更恰當。
事實上,“三十而立”的真正含義是立德。班固說“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強調畜德;朱熹所立之道更多也指的是德;馮友蘭所講的禮是為人處世的态度和原則,實際也是在強調德。所以,不管是立學、立道,還是立禮,都有立德的含義。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立德”是中國古人最為看重的一件事。如《左傳》中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德之不朽,意味着其是生命價值的最高表現和生命意義的終極歸宿,有德者可以“重于泰山”,無德者則“輕于鴻毛”。所以古人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往往首先看他的德性,一個人德性不好,其他做得再好也難以得到人們的認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