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臭豆腐這麼臭,是因為配料表裡有屎,還有臭豆腐把屎寫在了配料表裡。
真相:那張圖是P的,而且臭豆腐不用屎也可以做到這麼臭。
圖蟲創意
前不久,有一位網友在某短視頻平台發布了一則某品牌臭豆腐配料表的視頻,上面赫然寫着“屎”,這可把一衆網友給吓得不輕!不僅原視頻本身自帶味道,就連評論區也是“口味極重”,大家紛紛表示:“不敢吃了、已經吃了兩袋居然沒吃出來……”
▲圖:來自網頁截圖
圖蟲創意
前不久,有一位網友在某短視頻平台發布了一則某品牌臭豆腐配料表的視頻,上面赫然寫着“屎”,這可把一衆網友給吓得不輕!不僅原視頻本身自帶味道,就連評論區也是“口味極重”,大家紛紛表示:“不敢吃了、已經吃了兩袋居然沒吃出來……”
▲圖:來自網頁截圖
不得不說:一個人是真敢發,一群人也是真敢信。
因為臭豆腐的味道比較“刺激”,就有人懷疑它的味道來源不明。但真相究竟如何?這令人上頭的臭,到底是如何俘獲了我們的心?
根據視頻中的商品圖片,筆者在網上搜索這個品牌後找到了同款臭豆腐,并且順藤摸瓜發現,這個惡搞早在2018年就已經在網上被讨論過了,事隔三年之後竟然還有人為了博取流量發出來。
▲圖:來自網頁截圖
經過相關部門的核實,視頻中發出來的配料表内容是通過修圖篡改過的,原商品的配料表中根本就沒有“屎”,真實配料表見下圖:
▲圖:來自某品牌電商截圖
既然和“屎”沒關系,那麼臭豆腐的“臭”又是如何做出來的呢?真的像民間傳言所說的,把豆腐放臭了以後就變成了臭豆腐了?
我們所說的臭豆腐,按照制作工藝不同主要分為兩種:發酵型臭豆腐和非發酵型臭豆腐。發酵型臭豆腐就是瓶裝臭豆腐,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青方”,一般的大型超市裡都買得到;而街邊小吃的那種油炸的臭豆腐,就是非發酵型的了。
發酵型臭豆腐是以蛋白質含量高的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除渣、點腦、前期發酵、腌制、配鹵、後期發酵等多道工序制成的,這個過程中會經過自然發酵而長出“好黴菌”。
而非發酵型的臭豆腐生産工藝如下:
簡單來說,二者的區别就是:一種是經過了自然發酵的,而另一種是用臭鹵水浸泡發酵而制成的。
“聞着臭、吃着香”是臭豆腐的特征之一,很多人因為嫌棄它臭不可聞而拒之千裡,但也有人對這獨有的風味愛不釋口。其實,臭豆腐這份不可抵擋的魅力,主要歸功于它在發酵過程中産生的各種變化。
圖蟲創意
有人對臭豆腐的濃郁氣味專門做了研究,結果發現:從臭豆腐中鑒定出的揮發性成分的濃度和阈值來看, 對臭豆腐香氣特征貢獻較大的有吲哚、含硫化合物(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二甲基四硫、2, 3, 5-三硫雜己烷)、醇類、苯酚等,它們各有各的“功勞”。其中:
吲哚:含量約為30%,嗯……确實糞便中也存在同樣的成分,所以吲哚濃度越高,動物糞便氣息就越是濃烈,它是臭豆腐臭味的主要來源。
含硫化合物:包括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二甲基四硫、2, 3, 5-三硫雜己烷,它們提供了臭蘿蔔、臭洋蔥味。
苯酚:含量約為20%,會增強臭味,但同時也具有殺菌和防腐的作用。
醇類:讓臭豆腐擁有香醇氣味。
酯類:賦予臭豆腐果甜氣味。
圖蟲創意
臭豆腐正是因為綜合了它們的特點,才打造出了獨特的“聞着臭、吃着香”怪異味覺美學。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