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人文紀錄片《孤山路31号》
作者:曹工化
西湖有山,名為孤山。山中有社,名為西泠。
杭州“孤山不高,海拔隻有35米。孤山不大,方圓不過20萬平方米。可以說,它是西湖邊最小的一座山,也可以說,這是西湖上最大的一塊石頭。”一座矮矮的山、一塊大大的石頭,何以令文人墨客視之如寶、為之神往?為何百餘年來,孤山不曾孤單,西泠未曾冷清?浙江衛視近期播出的人文紀錄片《孤山路31号》中,創作者以全新的紀錄片語态做出诠釋。
圖為紀錄片劇照:西泠石壁文字。
紀錄片《孤山路31号》分為“湖山記”“草木記”“石頭記”三個主題展開,通過故事化叙述、全景式展現、創新性表達,展現了西泠印社百年輝煌曆史和獨特人文精神。
1904年夏,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葉為銘和吳隐相聚在這裡,相約結成一個“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的圈子。這個“圈子”叫“西泠印社”,名叫“印社”,志在“金石”。
紀錄片鏡頭下,既有盛名于世、以拙為美的雕刻刀法,也有順暢有力的沖刀手法,既有方寸之間刻畫長江磅礴之氣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印”,也有氣勢蒼勁淩厲的“劍膽琴心印”……高超技藝背後,蘊含着以傳世之心打造傳世之作的藝術匠心,更彰顯了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西泠精神。
該片的思考,來源于用影像形式傳遞的文化思考。這部紀錄片頗具實驗意味,除了叙事格局獨特而充滿張力,在鏡頭語言上也獨具創新。獨特的航拍俯視角度、水墨般濃郁的唯美色調,加之“一鏡到底”、無人機航拍、濾鏡變換等技術,串聯起古今中外的金石故事、人物傳奇,以情景化的表現形式,娓娓道來西泠印社融藝術自然于一體的人文故事,還原其“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精神風骨。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紀錄片《孤山路31号》承繼的文化傳統,也是對當下紀錄片的啟示。
紀錄片“湖山記”一集的結尾處這樣說:“這個紅月之夜,孤山仿佛意欲起航,去那深遠寬廣的大洋中,尋找它的答案。但是當然,亘古以來,它其實從未遠離過這湖,這連綿群山,這家國大地。”西泠印社,就是孤山文化之舟的“壓艙石”。
在這個全媒體時代,紀錄片《孤山路31号》宣告了一種來自紀錄片的自信。這種自信,來源于精益求精、擇一事終一生的匠人精神,紮根于薪火相傳、綿延不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曹工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