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8 22:07:33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1

作者 | 夏晴風

子想吃零食,你會給嗎?

相信有些父母會選擇滿足,有些父母會拒絕,但面對孩子喜歡吃零食,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呢?

近日,一名13歲男孩因吃零食太多,導緻昏迷,令人震驚不已。

黑龍江大慶的一名13歲男孩,很喜歡吃辣條和喝雪碧,他的父母總舍不得阻止,他想吃,就買給他。

結果,前幾天身體出現不适,繼而昏迷。

父母緊急将孩子送往醫院,令人震驚的是,年僅13歲的他,血糖高出正常值3倍以上,引起了并發症,胰腺也出現腫大。

不僅如此,因為父母長期放縱飲食,他的體重曾高達到180多斤。

13歲的孩子180斤,真的令人吃驚。

為此醫生表示,雖然糖尿病不是吃零食吃出來的,但如果孩子有糖尿病沒及時發現,零食會誘發血糖進一步升高。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2

想想都覺得害怕,零食對孩子的傷害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

之前,一名小孩因食用過多的零食,出現了脫肛。

他非常喜歡吃零食,父母也沒有進行過多幹涉,想要就給,後來孩子總說屁股疼,甚至在大便的時候會流血,内褲上也經常有血漬。

經過檢查發現:孩子零食吃得太多了,導緻經常便秘,最終出現脫肛。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3

有時,父母覺得孩子喜歡,就不忍拒絕,任由孩子去吃。可年幼的孩子,他們不僅不能控制自己,甚至在父母的放縱下,吃得更厲害。

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明白,孩子始終是孩子,他們的身體禁不起狂吃零食。

重要的是,零食中基本都是高糖、高鹽、高脂肪等,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身體,作為父母,給孩子吃零食時一定要謹慎,特别是零食黑榜的這幾種。

01黑榜第一名:辣條

去年,央視在3.15晚會中,曝光了人人愛不釋手的零食:辣條。

首先,辣條的一些食品添加劑,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其次,有很多無良商家,生産鍊很不衛生。

辣條中含有食品添加劑,如:人工色素、甜味劑、防腐劑等等。

為了好吃,很多商家在制作時,添加劑會超标,特别是人工色素、甜味劑攝入過多,會對孩子的神經系統産生影響,并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郭曉薇說:一包小小的辣條裡,含鹽量高達11克,而每天一個人的食鹽攝入量才6克,吃一包辣條,相當于孩子把成人2天的鹽都吃了。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4

不僅如此,重要的是很多無良商家完全不在乎衛生,盛放食品的器具有很厚的污垢,打開密封口,放在地上,并不在乎會不會進去細菌。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5

就這樣暴露在空氣中,菌群很容易超标,嚴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廣州日報曾報過一起新聞,河南一名10歲的男孩,春節前突發「肝衰竭」。

後來醫生們把引起肝損傷的原因查了個遍,并未查出原因,然而出院後不久,3月男孩又複發了,肝功能指标中的轉氨酶超出正常值近30倍,膽紅素也迅速升高。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6

後來醫生們再次檢查,發現孩子除了喜歡吃辣條外,沒有其他因素。

最後醫生說:孩子可能是因為辣條中的食物添加劑,導緻肝損傷。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包小小的辣條,吃一點沒關系,然而就是這種小小的辣條,導緻一個又一個的孩子身體受到嚴重的傷害。

所以,這種零食黑榜第一名,在孩子小的時候,千萬别給孩子吃。

02黑榜第二名:烤腸

相信每個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每次帶孩子去逛街,遠遠就能聞到烤腸的香味,很多孩子都想吃一根,可這些烤腸卻并非是安全的食品。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7

據業内人士介紹,很多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根本不會用雞肉、豬肉等一些好的肉質。

有技術人員在《肉類工業》行業雜志上描述過:考慮到成本,好一些的廠家對烤腸中的肥肉(脂肪)部分,會用豬肥膘、雞皮、鴨皮,還有些廠家嫌豬肥膘太貴,隻用廢棄的雞皮鴨皮,一根的成本差不多3毛多。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8

然而有些廠家連雞皮鴨皮都舍不得用,央視新聞曾曝光過,有的廠家用的很可能是狐狸肉、貂肉等,因為這些動物隻能賣出去皮毛,肉沒人要,于是就賣給這些無良的商家。

這些大量添加劑的仿造肉,是世衛組織評定的一類緻癌物,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嚴重的影響。

不僅肉質的問題,而且脂肪也是超标的。

我國在各種臘腸烤腸香腸類行業标準中規定,脂肪含量最高不能超過45%。

但實際上,質檢總局查到,有的香腸中脂肪含量超過60%,也就是一根腸至少半根是雞皮,那些無良的商家會更嚴重。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标準》(GB2760-2011)對每種添加劑添加量都有詳細規定,一般每千克加5μg-3g不等,正規廠家會嚴格控制添加劑的添加量,然而那些無良商家就不一定了。

而且這些烤腸,很少做過殺菌處理,而這些細菌輕則拉肚子,重則會引起腦膜炎、腎衰竭甚至是死亡。

所以,你以為給孩子吃的是香噴噴的烤腸,實際上是肥油、添加劑、細菌和緻癌物。

03黑榜第三名:爆米花

爆米花是很多孩子愛吃的食物之一,吃一口又酥又甜。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9

然而爆米花中的糖嚴重超标,除了添加白砂糖、蔗糖外,還會添加麥芽糖、半乳糖、乳糖等,但不管是什麼糖,一旦超标就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重點是,就算不超标,孩子多吃也不利于健康。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10

(圖片來源:食品通-食物營養成分--爆米花合格的成分含量)

重點是爆米花中應該是不含蔗糖,或者糖含量要≤5g/100g,可是很多商家為了好吃,于是添加很多的奶油和糖,糖的成分自然就超标了。

這些糖的攝入,雖然好吃,卻會增加孩子齲齒的風險,重要的是會增加孩子額外能量的攝入,會造成兒童期或者成年期肥胖的風險,而且會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風險。

不僅如此,爆米花還是含鉛量最高的零食,很多街邊制作爆米花的爆鍋中,鉛的含量很高。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11

在高溫爆的過程中,鍋内的鉛就會變成蒸汽和鉛煙,進入到爆米花中,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04黑榜第四名:炸薯條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公布過十大垃圾食品,其中油炸食品占第一。

炸薯條中脂肪的含量為:每100g中有31g。

少吃一點沒關系,可吃得多脂肪的攝入就會增多,這樣不僅會導緻孩子出現肥胖,還會引起孩子性早熟。

一般脂肪含量在≤3g/100g,就是低脂食品,一旦超過,就是高脂食品。

薯條是澱粉類食物,在煎、炸、烤等高溫處理的時候,會産生丙烯酰胺等一些有害物質。

國際癌症機構将油炸類和丙烯酰胺,定義為2A類緻癌因素(可能緻癌)。

炸薯條屬于油炸食品,而且在炸的時候,所用的油經過反複加熱,反式脂肪酸越積越多,對孩子來說就會引起肥胖,影響孩子中樞神經系統、智力等發育。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12

油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給孩子的腸胃增加負擔,讓孩子脆弱的腸胃從小受到嚴重的傷害。

05黑榜第五名:膨化餅幹

膨化餅幹,吃起來又脆又甜,是很多孩子喜歡吃的零食之一,可卻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13

膨化類食物,經過加壓、加熱等工藝使得食品本身膨起來。

因此這樣的食品熱量很高,反式脂肪酸含量也高,若孩子長期食用,不僅影響孩子的食欲,還會導緻孩子出現肥胖。

一旦孩子出現肥胖,就會影響髒器功能,激素分泌失調,會讓孩子性提前發育,一旦性提前發育,就會導緻孩子提前停止生長,影響最終的身高。

青少年辣條中毒事件(13歲男孩狂吃辣條喝雪碧)14

重點是膨化食品中含有的糖、鹽、味精等含量都要高于其它零食。

一旦孩子攝入的鹽過多,就會加重腎髒的負擔,甚至會對孩子的肝髒造成嚴重的損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提出:1歲以内不吃食鹽,1~2歲不超過1.5克食鹽,2~3歲不超過2克食鹽,4~5歲不超過3克食鹽。

而鹽的成分可以通過食品包裝袋中納的成分得知,100克鈉(Na)=250克食鹽(NaCl)

零食雖好吃,可也要注意孩子的身體:

3歲以内的孩子,這些黑榜零食盡量不食用。

3-6歲的孩子,每天可以少食用一點,讓孩子嘗過味道就好;

6-12歲的孩子,可以适量多吃一點,但一定要控制量,不能任由孩子肆意去吃。

很多父母心疼孩子,看到孩子想吃,總是不忍心拒絕,任由孩子吃,于是當孩子吃了幾次後,發現沒事,對量的控制也會減少。

可我們要明白,孩子的安全無小事,很多危險不是我們所能預估的。

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忍心,一時的僥幸心理,而傷害孩子的身體健康。

願每位家長都能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不抱僥幸心理,以孩子的身體健康為先。

參考資料:

[1]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版).

[2]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GB2760-2014).

[3] 《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GB28050-2011).

[4] 中國營養學會官網.

[5]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研究所.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

[6]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書籍.

[7]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8] 《食品通》官網 .

-End-

作者:夏晴風,多平台簽約作者,一個寵娃狂魔的媽媽,深入研究兒童心理,緻力與孩子一起成長。審核組:劉長偉,營養學碩士,南京兒童醫院營養醫師,出版多本育兒圖書。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