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七年級第七課散文詩二首預習

七年級第七課散文詩二首預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21:01:42

七年級第七課散文詩二首預習(預習七年級上冊散文詩二首)1

課 前 預 習

一、文體知識

散文詩

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體,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現力。表象是散文,本質是詩。題材豐富,形式短小靈活。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注重描寫客觀生活觸發的思想感情;在形式上有散文的特點,不乏音律美和節奏感。

二、作者簡介

《金色花》泰戈爾(1861一1941),印度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

《荷葉·母親》冰心(1900一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筆名是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著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贊》等。

知 識 重 點

一、字音詞義

匿nì笑:偷偷地笑。

禱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姊zǐ妹:姐妹。

亭亭tíng:高聳或直立的樣子。

徘徊pái huái: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也比喻猶疑不決。

遮蔽zhē bì:遮擋。

心緒: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亂說),

蔭蔽yīn bì:(枝葉)遮蔽。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稱,文中指紅蓮含苞未放。

攲qī斜:傾斜,歪斜。

二、主題概述

《金色花》:通過寫一個兒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發聯想。以此來表現家庭之愛、母子之愛以及人類天性的美好和聖潔。

《荷葉·母親》:作者借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動人場景,聯想到母親對兒女的呵護與關愛,讴歌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三、鑒賞品讀

金色花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一句中“假如”一詞有什麼作用?

“假如”是全文的文眼,開篇點明文章是以想象的方式來寫的。

2.“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這句話寫出了孩子的什麼特點?

本段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聽着母親的呼喚,“暗暗”“匿笑”“一聲兒不響”表現出孩子的調皮、可愛、活潑、天真。

3.怎樣理解“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着你工作”這句話?

這是孩子對母愛的回報。快樂、活潑的孩子沐浴着母愛,想要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媽媽工作,他懂得,母愛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

4.第④~⑦段按時間順序寫“我”與母親的三次嬉戲,表現了“我”怎樣的情感?

在三次嬉戲中,“我”散發出香氣,是暗中對母親表示依戀;将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是替母親遮陽,也是暗中對母親表示依戀;恢複原形,纏着母親講故事,更是對母親的愛的自然流露。這三次嬉戲都是“我”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深切的愛和依戀。

5.怎樣理解媽媽對“我”說的“你這壞孩子”這句嗔怪?

上文寫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可以想見,孩子不見了,媽媽多麼着急,這種焦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媽媽自然會嗔怪孩子,所以說“我”是“壞孩子”,嗔怪中透出的其實是至真的母愛。

荷葉·母親

1.第②③段寫蓮,先平淡地叙述,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紅蓮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點。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鋪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認識,花瑞人祥,三蒂蓮的開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與人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下文以花喻人做鋪墊。

2.紅蓮是本文描寫的重點,為什麼還要要寫白蓮?

這是運用對比的手法,把紅蓮與白蓮進行對比,白蓮因為沒有荷葉的保護,被雨點打謝了,而紅蓮卻能夠在荷葉的庇護下迎接風雨,這樣對比突出了母親對“我”的照顧,寫出了母愛的偉大。

3.“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攲斜。”這句話中“攲斜”一詞有什麼表達作用?

“攲斜”是“傾側,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風雨中紅蓮的樣子,為下文寫荷葉在風雨中對紅蓮的庇護埋下伏筆。

4.怎樣理解“我不甯的心緒散盡了”一句?

“我不甯的心緒”是因為紅蓮遭受雨打而“左右攲斜”,現在由于荷葉的遮蔽,紅蓮安然無恙,“我不甯的心緒”自然就散盡了。這句話,表明“我”内心已被荷葉對紅蓮的勇敢呵護所觸動,湧起對荷葉的愛戀,對精心呵護子女的母親的愛戀。

5.第⑤~⑦段中,作者為什麼反複寫雨勢之大?

強調雨勢之大,更反襯出荷葉對蓮的蔭蔽之情有多重要,同時突出荷花的無助和荷葉的勇敢慈憐,表達作者對母愛的贊美之情。

6.怎樣理解結尾句的含義和作用?

“心中的雨點”象征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隻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結尾句直抒胸臆點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達了對母親由衷的感激與愛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