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教學設計
主備人: 複備人: 時間:
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
課型 |
新授課 | |
教學目标: 1.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些常見的圖形名稱,并能正确識别這些圖形。 2.在學習活動中,體會“面來自于體”,建立初步的空間感,發展形象思維。 3.在觀察、操作活動中,能主動與同伴合作交流,發展合作意識。 4.在圖形拼擺和欣賞活動中,感受圖形美。 | |||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 |||
課前準備: 教具:多媒體、抽象圖形卡片5個; 學具:習題紙、小組用學具盒(積木)、小組用牧童騎牛的磁性圖形、圖形卡片。 | |||
課時安排: 1課時 | |||
教學過程 :教師和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在這幅牧童騎牛的作品中(見圖1),你都認識哪些圖形?到前面來指一指、說一說。 師: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進一步認識這些圖形。(闆書:認識平面圖形) 【設計意圖】各種漂亮的拼圖,喚醒了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活動經驗。頑皮的牧童、可愛的老牛、快樂的小鳥等拼組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而又充滿童趣的拼貼畫情景,為學生帶來了美的享受,激發起學生認識圖形的興趣和願望,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直觀感受,探究新知 (一)分類,認識名稱 1.分一分 師:每個小組當中都有牧童騎牛這幅作品用到的一些圖形,喲,(舉起一塊)怎麼看起來亂糟糟的,怎麼辦? 學生回答。 師:我們就按照形狀給它們分分類。小組裡面試一試,注意聽好了,分的時候想一想,為什麼這樣分? 小組進行分類活動,教師巡視,搜集學生分類的素材。 2.展示分法 預設1:按照三種分法的順序展示。 第一種分法: 第二種分法: 第三種分法: 預設2:隻出現了第三種分法,教師則搜集3組素材展示。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讓學生在分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各種圖形的特點。 3.交流 師:同學們注意往前看,老師搜集了三個小組的分類(指3塊小黑闆),能不能說一說為什麼這樣分?看他們也是将這些圖形分成了五類,其它小組也是這樣分的嗎? (1)三角形 師:那我們先來看第一類圖形(圈三塊小黑闆上的三角形),知道它叫什麼嗎? 師:這些圖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 學生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說:三個角,三條邊等,教師适時評價。 (2)圓 師:接下來看一看,我發現同學将這些圖形(圈三塊小黑闆上的圓)分為了一類,為什麼把它們放在一起呢? 師:原來它會滾動,圓圓的,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圓(生齊說名字)。(闆貼圓的圖、闆書:圓)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不能也用手比劃比劃? (3)正方形、長方形 師:這類圖形(圈三塊小黑闆上的正方形)有什麼特點?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适時評價。 師:再來看看這類圖形(圈三塊小黑闆上的長方形),它們又有什麼特點?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闆貼長方形。 師:長方形與正方形不同的地方是什麼?所以,它的名字就叫長方形。(闆書:長方形) 師:你能不能也用手比劃比劃這兩種圖形呢? 學生動手比劃,(手從正方形變為長方形)教師巡視。 (4)平行四邊形 師:你看,這些圖形(圈三塊小黑闆上的長方形)!同學們都把它單獨放在了一邊? (根據學生回答,闆貼平行四邊形圖,闆書:平行四邊形)。 師:你手中的學具紙片中,有沒有形狀也是平行四邊形的?趕快找一找。 學生與同桌合作說一說,這個平行四邊形有什麼特點呢? 師:我們來看一看,(指着闆貼圖)像這樣(用手比劃)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叫作平行四邊形。 4.小結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分一分、看一看,認識了牧童騎牛這幅作品中的一些圖形,裡面既有我們非常熟悉的三角形,還有我們認識的圓,方方正正的正方形,長長的長方形,還有我們今天剛剛認識的平行四邊形。(見圖2) 5.鞏固練習 師:你們瞧!你能幫小鳥将這些圖形卡片送回自己的家嗎?它們就在你的習題紙上。小黑闆輕輕的收回,輕輕的拿出習題紙。将序号寫在合适的位置。 學生做練習,教師巡視。
集體交流,重點處理正方形的判斷。(見圖3) 師:可我剛才在下面看同學們寫題的時候,有的同學還問我“老師,這個3号是不是正方形呢?”為什麼? 預設1:不是,因為這個正方形歪了。 預設2:是。雖然正方形歪了一下,還是正方形。 師:那我們判斷這個圖形是不是正方形,要考慮它是正還是歪嗎?通過什麼方法來判斷它是不是正方形? 師:判斷它是不是正方形,不能光看是正是歪,我們得看看它長得是不是很方正,看看它四條邊是不是一樣長的。不信你們看一看?(課件播放3号圖形的角度變化。)所以,3号圖形就是一個正方形。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是有愛心的孩子,把這些圖形都送回了家。看來同學們對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已經很熟悉了,其實,它們就藏在我們的身邊。 【設計意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本環節通過看一看、找一找、用手比劃、相互辨析等數學活動的設計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活動中來,互相補充,取長補短,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 (二)從立體圖形上得到平面圖形 1.從學具盒中的物體上找平面圖形 師:我們來看一看,桌子上的學具盒中有一些物體,它們身上有沒有藏着今天認識的圖形?趕快去找一找。 學生嘗試找到平面圖形并交流從哪找到的。 同桌兩個人合作再去找一找、指一指、說一說。 2.從物體上描平面圖形 師:好了,同學們,剛才我們從它們身上找到了很多圖形,你能不能想辦法,将這些找到的圖形留在紙上呢?試一試。 學生動手描圖形,請得到圓和正方形并描的規範的學生做示範,并說說是怎樣得到這個圖形的。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從圓柱的這個面上得到了一個圓(課件播放描圓的動畫),從正方體的一個面上得到了正方形(課件播放正方體由體到面的動畫)。我發現,咱班的同學可真會畫,還有的畫出了這樣的圖形(課件播放三角物體由體到面的動畫),看來這些圖形真的就藏在我們身邊。 師:有一位同學,他畫的和你畫的可能不太一樣,我們來看一看吧。(展示學生畫的三個長方形)你們瞧,他得到了一些什麼圖形?他得到的這些長方形有的大,有的小,他是從哪兒得到的? 學生用實物投影給大家演示分别是從長方體不同的面上得到長方形的。(課件播放長方體由體到面的動畫。) 師:瞧,在這幅七巧闆中,你從這個物體上能得到什麼圖形呢?(課件依次播放七巧闆圖片、圈出平行四邊形的物體、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上面這些是我們認識的老朋友,下面這些是我們今天剛剛認識的新朋友,你有沒有發現,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系?(課件播放體和面的圖片。)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适時點撥: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都藏在老朋友的一個面上。 【設計意圖】此處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的方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面在體上”。不僅激發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欲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還有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這些圖形的正确表象,注重讓學生以自己的内心體驗來學習數學,意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 3.從生活中找圖形 師:你能不能也從你的周圍找一找、看一看,能不能找到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 學生邊找邊交流。 師:你能從這些圖中找到什麼圖形呢?(課件播放書架圖片。) 學生交流,也可以到前面指一指找到的平面圖形。 三、拓展應用,發展思維 1.用釘子闆圍圖形 師:從你的抽屜裡邊輕輕拿出釘子闆,我們用釘子闆圍一個長方形。 學生動手圍長方形,然後将作品展示,教師适時評價、提升:雖然圍法不同,但它們都長長的、方方的,是長方形。 師:你能不能用釘子闆圍出其它的圖形呢?你能圍成一個圓嗎? 學生邊動手邊思考,然後交流。 2.判斷 師:哪組小棒能圍成長方形?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的特點,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探索圖形間的密切關系;通過對作品的展示和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四、全課總結,回顧反思 師: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麼收獲?(課件播放豐收園的圖片。) 預設1:我會積極學習了。師:哪個環節最積極?(課件“積極”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 預設2:我學會提問了。師:你都問什麼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 …… 預設3:回答果籃中5個蘋果對應的5個方面之外的。 教師适時提升概括,并在籃筐外三個綠蘋果中輸入文字,并根據學生情況觸發蘋果下部将綠蘋果變成黃蘋果或紅蘋果。 師:每一節數學課上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希望大家回家後也用你靈巧的小手,剪一剪各種圖形,用它們拼成一幅漂亮的作品。 【設計意圖】以教材豐收園為依托,在果籃外增加了3個生成性的綠蘋果,直面課堂生成,靈活地引領學生從“積極”“合作”“會問”“會想”“會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顧梳理,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養成全面回顧的習慣,培養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
二次備課 | ||
作業設計: 一、【基礎平台】 給
塗上顔色
給
塗上顔色
給△塗上顔色
二、【能力檢測】
三、【拓展應用】 下圖中有幾個三角形.
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後仔細觀察家裡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 |||
闆書設計: 認識平面圖形 三角形 圓形 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 | |||
教學反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