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學正宗小吃技術來西安冠香興,手把手教學,包學包會,學會為止。
饸饹起源
饸饹,古代稱之為“河漏”。 西安城牆内的西北方向有一個地方名叫教場門,顧名思義,大概是當年八旗兵、綠營兵操演武功的地方。“門”沒有看到過,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教場門”三個字出現在西安人的口中,常常是後面還挂着另兩個字“饸饹”。
饸饹,因多用荞麥面制成,比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據有人考證說此食物在元代已經有了,根據是元人王桢著的《農書•荞麥》節中有“北方山後,諸郡多種,磨而為面或作湯餅,渭之河漏”。“河漏”、“饸饹”,兩者在讀音上無論按普通話還是陝西腔都很相近,也許後者是前者的轉音吧。
教場門饸饹出現于清末,是由渭南呂家村一位姓孟的老人創出的牌子,其後人孟兆武少承家傳,練就了一手做饸饹的絕技。1932年,他先在當時西安市最熱鬧的南院門第一市場售賣,後來又遷到教場門,此後幾十年,在西安飲食市場中自成一家,名氣大噪。孟氏做饸饹選料很考究,主要用關中千陽、隴縣、白水、長武、蒲城諸縣的新鮮荞麥現磨現做。玚眬也是饸饹的一種,它不僅西北有,遼甯、河北及山東也有。遼西人叫它擦眬;山東人叫它和樂,正規都應稱為饸饹。
操作關鍵:
1、切忌在和面時加水太多,水過多則在壓制饸饹時易斷易粘連;水過少壓制饸饹口感太硬,不夠光滑細膩。
2、下鍋時要保證水溫在微開鍋的狀态最好。水不開鍋,饸饹會粘連在一起成“團結饸饹”,饸饹在水大滾開狀态下易斷條、易碎。
牛肉臊鹵:
肉臊子制作也特别講究,西安饸饹多用牛肉臊子,肉香湯醇,味道特别濃郁。
香料配方及做法:
選用5千克牛肋肉、5千克牛後臀肉,改刀成拳頭大小的塊,用清水沖洗幹淨,放入大盆中,加入鹽30克、白酒50克、幹椒節20克、蔥白35克、姜片25克、醬油200克腌漬8小時,其間翻動兩次。然後将牛肉塊入沸水汆透,撈出放入鹵桶中,加入上面用過的料,再加入20千克的清水,上火燒沸,打去浮沫,再依次加精鹽150克、味精120克、白糖50克、料酒50克、香料包(香葉、草蔻、陳皮各12克,小茴香、花椒各20克,大料、桂皮、山奈、白蔻、去籽草果、良姜各15克,丁香6克)、胡蘿蔔塊100克、香芹段75克,轉小火煮1小時,離火晾涼将牛肉塊撈出,剁成小丁放回原湯中,即成牛肉臊鹵。
一份恰烙面的做法:
(1)将饸饹從鍋中撈出,在冷水中浸泡一下(目的是讓饸饹更加筋道),撈入碗中。
(2)取煮牛肉的原湯倒入鍋中,再加入高湯調好味,放入蒜薹段或青椒丁,再放入切好的熟牛肉丁稍煮,将湯舀入盛饸饹的碗中。
(3)上面可撒青蒜末或香菜末、韭菜末,淋香油即成。也可依食客的口味,往碗中加醋、紅油、鹵蛋、青菜等。
結束語:學特色熱門小吃技術關注冠香興微信706942611
地址:西安市鳳城二路海璟國際c2座130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