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作者 | 雲鵬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9月19日消息,最近華為和蘋果接連發布了自家的年度重磅旗艦智能手機,先于蘋果一天發布的華為Mate50系列,首發了北鬥衛星通信、可變光圈、超長待機等“黑科技”,引起了業内廣泛關注。
智東西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華為Mate50并進行了幾天深度體驗,可以說,在手機拍照、通信、續航、系統性能調教、多設備協同互通以及外觀設計等方面,華為Mate50都可以說是一款“誠意滿滿”的作品。
時隔684天,華為Mate系列終于回歸,通過深度體驗華為Mate50,我們能夠看到華為對于智能手機設計的思考,以及華為對于行業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判斷。
提到Mate系列,采用具有标志性的設計一直是它的一大特點,此次,華為Mate50系列依然延續了前代的“方 圓”的總體設計,隻不過内部鏡頭排列做了一些調整,四顆攝像頭和傳感器均勻分散在圓環中,稱對稱态勢。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圓環一圈,華為用了一種被稱為“巴黎飾釘”的設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機的精緻感。
不得不說,在手機背部設計難出新意的今天,華為Mate50系列的背部設計還是有較高辨識度的,同時也保留商務風特色。
根據供應鍊信息,這次華為Mate50屏幕依然由合作多年的京東方提供,整體來看,這塊屏幕的顯示效果是比較通透的,即使在戶外很明亮的環境中,屏幕也可以清晰地呈現畫面和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50素皮版采用了華為自研的“昆侖玻璃”,這次我也模拟讓手機從平時手持高度自由落地,落地後,屏幕表面的确沒有任何劃痕,玻璃的耐摔、耐刮性都不錯。
跌落測試
跌落後玻璃表面沒有任何痕迹
按照傳統,華為Mate50也支持IP68級别的防塵防水,把手機浸入水中十秒左右,拿出擦幹,可以馬上正常使用。
整體來看,華為Mate50的外觀設計、屏幕以及細節可以說做的都比較到位,是一部讓你用起來非常“省心”的手機,可能不需要很多華麗參數來點綴,但是可以讓我非常“無負擔”的放心使用,這一點其實對使用體驗影響很關鍵。
這次發布會上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華為Mate50首發的北鬥衛星通信技術。
在華為Mate50的暢聯App中,我們可以在消息中找到北鬥衛星消息功能的入口,此時我關閉了手機的流量、WiFi,手機處于完全沒有信号的狀态。
在北鬥衛星消息功能中,系統為我們預設好了一些緊急情況下常用的短語,我可以直接選擇,然後選擇聯系人,最後一鍵發送。
在點擊發送後,手機會開始搜尋衛星,我可以根據圖示方向來對準衛星,并完成信息發送,發送信息的過程僅用了六七秒,還是比較迅速的,不過每次發送信息之間需要間隔幾十秒鐘。
發送後,聯系人就會收到一條短信,包含有你的位置信息以及求救短信的内容。
可以說,這項“救命”的功能,使用起來是比較便捷的,并且功能較為完善成熟,早已不是一種“實驗性”功能。
可變光圈功能也是我此次體驗的重點,它到底能給我們實際拍照體驗帶來怎樣不同呢?
右上主攝可變光圈展示
就實際情況來看,光圈在不同檔位下,的确可以顯著改變景深,比如在這組樣張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在大光圈情況下,景深比較淺,隻有近處的物體是清晰的,而稍遠一些的已經模糊了。
上:大光圈(F1.4),下:小光圈(F4)
而在光圈較小的模式下,畫面中不論前景還是遠景,都會比較清晰,可以将整個畫面中的物體都充分拍攝到,這一下子讓這顆主攝的“可玩性”增加了不少。
大光圈的虛化效果(F1.4)
與此同時,大底拍照容易産生畫面邊緣的模糊和畸變,通過樣張對比,我們也能看到,小光圈的确可以讓畫面邊緣的模糊和畸變情況有所改善,不過成像畫質相比正常光圈模式略有降低。
上:大光圈(F1.4),下:小光圈(F4)
總體來說,可變光圈技術給拍照體驗帶來的并非質變,而是提供了新的拍照玩法和思路。
除了可變光圈,華為的傳統強項潛望式長焦拍照這次在華為Mate50系列上得到了保留,而拍照效果也不錯,不過畫面細節算法痕迹比較明顯,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10倍變焦拍照
這次華為Mate50搭載了自家最新的HarmonyOS 3,鴻蒙經過三年多叠代,已經較為成熟,在拿手好戲——多設備協同上,我也嘗試了手機與平闆、手表的互聯。
實際體驗下來,在同一個華為賬号下,平闆可以共享手機的蜂窩網絡、接聽手機電話,而手表則可以将手機上的導航很好的“接力”下來,可以說,多設備協同已經是華為鴻蒙的“基本操作”了。
這次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超級中轉站”功能。我們可以從屏幕側邊緣呼出中轉站的内容框,然後我們可以将手機各類App中的文字、圖片放在其中,甚至可以放入一些文檔。
之後在我們想分享這些内容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一鍵”将這些内容拖拽過去,分享給對方。
超級中轉站功能
這種分享方式相比一步步的分開發送,更加便捷統一,同時一次性發送過去,内容上的邏輯性也得以保障。
可能這樣的功能并不會每天用到,但隻要碰到了這樣一次性發送多種類内容的情況,這一功能就會明顯提升我的使用體驗。
在性能方面,HarmonyOS 3配合高通骁龍8 ,可以說是強強聯手了,表現不必多說,給我留下印象比較深的是華為Mate50上采用的“應急模式”。
在1%電量時,系統會自動開啟應急模式,在這樣的極低電量狀态下,我手裡的這台華為Mate50依然可以堅持完成10分鐘左右的通話,官方稱,如果隻是待機,可以堅持3小時。
應急模式界面
華為Mate50體驗下來,給我的一個突出感受是“穩”,旗艦标杆級的屏幕、穩定超長的續航保證、從廣角到長焦配置完善的鏡頭組合、緊急情況下的暖心功能,以及細枝末節都照顧到位的設計。
我們能夠看到,即使在麒麟芯片難産,以往“遙遙領先”的優勢難以實現的當下,華為依舊希望自己交出的作品是對得起“高端”二字的。
少了一些激進的華為,變得更加沉穩。當然,這背後也透露着一絲無奈。華為手機業務暫時不會放棄,而未來這一業務要如何回到正軌,對于華為來說仍然是不小的挑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