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地什麼意義?這裡說的翻地可不是指農村種地時用牛拉犁,或者拖拉機拉梨的那種翻地,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翻地什麼意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這裡說的翻地可不是指農村種地時用牛拉犁,或者拖拉機拉梨的那種翻地。
在上世紀70年代,家庭孩子多的,糧證上的糧食不夠吃。
糧證: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由國家糧食部門發放給非農戶口人員,用來購買糧食,豆油等食品的一種憑證。
那個時候糧食不夠吃,幾乎是城市孩子多的家庭,家家面臨的問題。有農村親戚接濟的還好。沒有農村親戚的隻能想辦法自己解決。
父親就是個翻地的高手。
在城市什麼是“翻地”?就是在秋收之後,郊區和農村的菜農和農民把地裡的收成全部完成後,城市的人在去種菜和種糧食的地裡繼續翻找菜農和農民沒有收走的蔬菜和糧食。
那個時候城市周邊的近郊區很多都是種菜的,種糧食的很少。所以城市人去翻地基本上都是翻地瓜、蘿蔔、土豆、胡蘿蔔這樣根莖的菜。去真正意義上的農村翻地次數少。那時候不像現在家家都有汽車,一腳油門就到了。全部都是自行車、三輪車,倒騎驢,去了農村就得累夠嗆了,隻能扯天幹,起早貪黑,還不一定能有收獲。那時候誰家翻地能有收獲,那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父親翻地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其他人翻地都是到了那延着壟溝直接翻。父親是延着壟溝看,邊走邊看,看到貌似有的地方才下鍬翻。基本上大大小小都有點收獲,空翻的時候很少。
父親騎一個28杠的可以載重的自行車,孩子坐在橫梁上,後面貨架子對答兩個糧食口袋,上面在放一個柳條筐。
為什麼用糧食口袋?那個時候沒有編制袋,都是麻袋,麻袋基本上都是200斤。糧食口袋有50斤和100斤的。父親用50斤的,加上柳條筐,全部裝滿100多斤。
每次翻地回來,都像過年一樣,因為這天晚上可以随便吃,能吃飽了。
現在的孩子多幸福啊?吃的講營養,還這不吃那不吃,有的還得哄着吃。
哈哈,就是沒餓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