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樂陵市名字的由來

樂陵市名字的由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9-28 16:27:02

樂陵市名字的由來?在德州市十一縣市區中,樂陵市的名稱來曆最多,存疑也多,也有多人進行考證,但仍不得其要,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樂陵市名字的由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樂陵市名字的由來(德州樂陵名稱由來)1

樂陵市名字的由來

在德州市十一縣市區中,樂陵市的名稱來曆最多,存疑也多,也有多人進行考證,但仍不得其要。

下面簡要說一說關于樂陵名稱來曆的幾種比較典型的說法。

一是因“阿鬥墓”得名說。主要依據清乾隆《樂陵縣志》載:蜀漢後主劉禅降魏,封為“安樂公”于此地,死後葬于縣城南五裡一大高丘上(今五裡塚)。而縣因此得名“樂陵縣”。

二是因“樂成陵”得名說。主要依據清順治《樂陵縣志》載:《輿郡要覽》中“漢桓帝由河間入繼大統,尊崇祖父陵為樂成陵。樂陵之得名由此始。”

三樂毅攻齊築城得名說。主要依據《元和郡縣志》載:重合“故城在縣東南二十五裡,漢置,屬平原郡,今名魏王城。”重合“縣北至滄州一百三十五裡,本樂毅攻齊所築。”

四是大阜曰陵說。主要依據清《山東通志》載:“大阜曰陵;樂取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之義也。”。

五樂毅攻齊築城得名說,據唐《元和郡縣志》書中記載:“樂陵,北至州一百三十五裡,本燕将樂毅攻齊所築,漢以為縣,屬平原郡,即漢大司馬史高所封之邑。後魏屬樂陵郡。隋開皇三年去郡,屬滄州。重合故城,縣東二百步,漢重合縣,武帝封莽通為重合侯。

那麼,這五種說法那一種是合理的呢?下面,我們就逐一進行分析,并進行判斷。

第一種“阿鬥墓”說

阿鬥即劉禅,三國時蜀國劉備的大兒子,繼承劉備的皇位,後劉禅投降魏國,于西晉泰始七年即公元271年死于洛陽,埋葬于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翟泉村

有很多的說法和資料稱其為三國時的阿鬥(劉禅)之墓,認為阿鬥降晉後被封為安樂公,死後葬于此。但這種說法與正史記載相悖,《三國志·蜀志·後主傳》載:“景元五年……命劉禅為安樂縣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市順義縣。《曆代陵寝備考》載:阿鬥“薨(死)于洛陽。”《綱鑒會編》卷二十四載:建安二十一年,“始置名号侯”。也就是說隻虛封爵,而無戶邑,被封者并不身處封地。阿鬥死于舊洛陽——漢魏洛陽城西北隅之金墉城,連封地安樂縣也沒去過,來樂陵安葬的可能性不大。

我們再看看,從洛陽到樂陵相距1200裡地,在那個交通落後的年代,那可以說是相當遙遠,當時劉禅已投降西晉,史書也沒有記載劉禅做出出格之事,劉禅本身以及手下沒有那麼大的威脅,這時再遠葬樂陵實無必要,假若真的這樣對待劉禅,遠葬樂陵,那不是寒了投降蜀将的心,于情于理都不合乎常規,所以此時應該厚葬劉禅,史書記載确實厚葬了劉禅,因此五裡冢是劉禅墓不可信。

即使安樂公劉禅真的埋葬于此,還是不成立的,因為時間對不上,安樂公劉禅死亡時已是三國後期,而樂陵在西漢時高帝六年(漢高祖劉邦時公元前201年),已經置縣命名樂陵縣。

第二種說法,“樂成陵”說。

“樂成陵”是東漢末年漢桓帝祖父的陵墓,漢桓帝在即位以前是河間王,封地在現在河北獻縣一帶,他的祖父去世後曾葬于河間。桓帝即位後将祖父的陵墓改奉為樂成陵,而當地也被改為樂成縣。樂成縣位置在河北獻縣,并非樂陵,即使是樂陵時間上也是存在問題的。

同樣這一觀點也是在時間上對不上,樂成陵發生在東漢時期。而西漢時已命名樂陵縣

第三種說法,樂陵源于樂陵侯史高

史高為何許人?《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記載:“史丹字君仲,魯國人也,徙杜陵。祖父恭有女弟,武帝時為衛太子良娣,産悼皇考。皇考者,孝宣帝父也。宣帝微時依倚史氏。語在《史良娣傳》。及宣帝即尊位,恭已死,三子,高、曾、玄。曾、玄皆以外屬舊恩封:曾為将陵侯,玄平台侯。高侍中,貴幸,以發舉反者大司馬霍禹功封樂陵侯。宣帝疾病,拜高為大司馬、車騎将軍,領尚書事。帝崩,太子襲尊号,是為孝元帝。高輔政五年,乞骸骨,賜安車驷馬、黃金,罷就第。薨,谥曰安侯。”《資治通鑒》卷二十五之《漢紀十七》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對史高也有記載。“八月,己酉,皇後霍氏廢,處昭台宮,乙醜,诏封告霍氏反謀者男子張章、期門董忠、左曹楊恽、侍中金安上、史高皆為列侯。恽,丞相敞子;安上,車騎将軍日磾弟子;高,史良娣兄子也”。

史高的姑是漢武帝的太子妻史良娣,史高功封樂陵侯,大司馬、車騎将軍,領尚書事。并在漢元帝五年主動退休。與樂陵侯同代封的還有其弟史曾,封将陵侯,因史曾無嗣,國除。現在與樂陵相臨的陵縣地有将陵故城,陵縣隋代稱将陵縣。

有人據此認為樂陵地名應始于史高封為樂陵侯之時,即西漢地節四年。地節四年為公元前66年,而公元前201年已經漢高祖已經命名樂陵縣,因此這一說法亦與前同,都是時間對不上。

第四種說法“四民安樂,大阜曰陵”說。

土丘

清乾隆時期《山東通志》記載:“樂陵,大阜曰陵;樂,取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之義”。

1991年樂陵縣志編纂人員也是再三核實,反複考辯,一緻認為其他說法都有錯誤,唯以後者立說較妥,便一直沿用。也就是大阜曰陵說。因此這一說法後來被廣泛引用,為大家所熟知。

至于此種說法,無法明确否定,因為這種說法基于那時人民對幸福生活的一種向往,對這一地的美好寄托,也是符合當時帝王的口味,依此來取名未嘗不合适,但總給那些想溯本求源、窮其極限完美者留下些許遺憾,因此不少人對此持異議态度。

第五種說法,樂毅攻齊築城得名說

燕國名将樂毅

據唐《元和郡縣志》書中記載:“樂陵,北至州一百三十五裡,本燕将樂毅攻齊所築,漢以為縣,屬平原郡,即漢大司馬史高所封之邑。後魏屬樂陵郡。隋開皇三年去郡,屬滄州。重合故城,縣東二百步,漢重合縣,武帝封莽通為重合侯。”

據《史記,燕昭公世家》記載:“燕昭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84年,以樂毅為上将軍,與秦、燕、三晉合謀以伐齊”。樂毅帶領軍隊,南下攻打齊國,而樂陵攻過邊界,很快就來到今樂陵地域,作為戰争常識,為了鞏固戰争成果,防止齊軍反攻,首先應該建立“前沿陣地”,選擇距離邊界不遠,并且又處于齊國都城臨淄與燕國都城薊之間直線大通道上中間位置的樂陵,築城屯軍,就是順理成章的了。況且樂毅伐齊反生在公元前284年,而明确記載設置樂陵縣的時間為公元前201年,相距83年,時間不太久遠,築城之事在那個年代算是個很大的事情,無論是當地民間大衆還是當時官方人員應有不少人知曉此事。

作為五國伐齊的軍事首領樂毅,從戰國時代、到短命的秦朝、以及楚漢相争,這個戰亂紛争的年代,短短八十載這樣的著名戰将,其戰略戰術,經典戰役也是被軍事指揮者争相學習的對象,更是老百姓街頭巷尾的談資,其事迹應為大家喜聞樂道。也就是說樂毅在樂陵築城是史實。

據《史記,燕昭公世家》記載:“燕昭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84年,以樂毅為上将軍,與秦、燕、三晉合謀以伐齊”。我們從樂陵所在位置看,在戰國樂毅帶領五國伐齊之時,樂陵恰恰在燕趙與齊國邊界之處,國界必是交戰雙方劇烈軍事對抗的首要之地,攻城略地後首先要鞏固後方,圍土築城,就應所當然之事,但建在何處,這就要考慮另外的問題,什麼樣的地方适合建成,那就得講講樂陵的地理位置,清乾隆版《樂陵縣志》中記載“禹疏九河,樂陵有其三,鬲津,馬頰,鈎盤也”,就是說,在上古時期,大禹治理水患,曾經疏理了九條河流,樂陵就占有三條。在那時樂陵地段發大水,是概率性很大的事件,若要建城,那就要選擇高一點的地方,樂陵所在地區屬于河流淤積而成的平原,大山沒有,偶然有個大土山丘或者叫大土包,這個是有的。建城的話就要選擇一個高的地方,因此樂毅當地時就選擇了這個不易被水淹土丘,據傳後來叫魏王城的地方,築起了城。後來樂毅伐齊久攻不下被燕王換下,換将後很快被齊國收複失地,那麼樂毅築起的土城随着時代變遷可能坍塌,破敗不堪,隻有大土丘聳立在魯北大平原上,特别顯眼,古語:大阜曰陵,這時有無名字并不重要,因為可能樂毅臨時起意命名,由于是新城,而且是戰亂之時,人們不容易記住城名,但樂毅修築的城池這一點很重要,這是具有非常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名人修築的城,老百姓肯定會銘記于心,無論是官方還是在當地人民大衆之間,能記住的可能就是樂毅在土丘上修築的城,樂毅、土丘、城,這三個具有明顯的标志,随着時間推移,城已不複存在,隻剩下大大的土丘更加的明顯,随着時間的推移或者簡稱為樂毅城。

漢高祖劉邦

我們在此讨論一下,漢朝初年設置縣名的命名原則,當時像劉邦沒有多少學問的皇帝,本身可能未必特别感興趣,命名也不會是由劉邦來拟名,都是會有相關文史專家人員,根據當地人文曆史情況,曆史古迹名勝,名人事迹,曆史沿革等等來草拟縣名,然後逐級上報丞相等大臣商議,最後由劉邦來定奪,可能中間有些縣劉邦會提出建議,對于某些自認為有不妥之處進行修改,最後定名出爐,昭告天下,天下郡縣之名始定。

樂陵魏王城遺址據傳為樂毅築之城位置

那麼劉邦确定郡縣時,文史人員會根據當時曆史典型特征命名,或者參考當地人員建議,當時樂陵地可能沒有其他典型地理人文特征,隻有樂毅修築的土城這一重大事件,并在樂陵定縣名之時已隻剩大土丘,根據此命名為樂毅縣,或類似直呼其名的名稱,由于年代較近,以此命名似有不妥,在漢朝以人名命名的并不多見,因此隻能根據此典型地點及人物命名為樂陵,同時其寓意也是如第四點所言觀點:四民安樂,大阜曰陵,寓意更加的美好,最後便定名為樂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