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與老虎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不管讨論過多少遍,依舊有很高的熱度,或許這就是作為大自然頂級捕食者、“百獸之王”的魅力吧!其實仔細看了下,相對于老虎來說,關于獅子的謠言還是挺多的,其中最典型的的一個謠言就是說根據最新的貓科分類法,獅子已經歸類到了犬科。
關于這個謠言的流傳起來的緣由我不想在深入探究,可能是出于個人情感又或者是獅子身上的确有一些犬科動物常見,而貓科動物不常見的特征吧。
獅子
目前關于貓科動物分類,全世界公認的是由IUCN貓科專家組所制定出來的分類法,根據最近的一次修訂,即2017年的最終報告來看,獅子仍屬于貓科、豹亞科、豹屬裡面的物種,并沒有被歸類到犬科裡面去,且世界上也無其他權威的機構将獅子從貓科裡面除名,因此我很肯定且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獅子屬于貓科動物,所謂的在分類學上已經将其歸類到犬科,是子虛烏有的事。
現代貓科動物是由最開始的食肉動物演化而來,通過對化石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後來經過演化,貓形類數個分支中隻有古貓類在環境氣候的變遷中存活了下來,它被認為是已經滅絕的劍齒虎類及目前所有貓科動物的祖先。
在第四紀冰河期時,古貓類三個分支中的恐貓類、真劍齒虎類相繼滅絕,而真貓類得以幸存,之後真貓類繼續分化,最終分成兩大族,分别是貓族、豹族,也就是如今的貓亞科、豹亞科的前身。
貓科動物進化簡圖
雖然犬科經常被拿來與貓科比較,給人一種它們很親近的感覺,但是實際上二者的親緣關系很遠,我們不能通過直觀感覺來看問題,正如鬣狗科從外形看起來跟犬科類似,但是實際上它們跟貓科的親緣關系要比跟犬科的近。
現代動物來說,跟貓科親緣關系最近的是靈貓科,它與貓科是“姐妹科”,大約在35.2-31.9百萬年前開始分化,最終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兩大科的動物。
貓科動物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最具專業性的食肉動物,有鋒利的爪子、牙齒,強勁的肌肉,靈活的身軀等等,獅子在貓科動物家族中,是非常顯眼的存在,是整個貓科裡面唯一過着群居方式的動物,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具有雌雄兩态的動物。
無論是亞洲獅還是非洲獅,都以群居生活,獅群一般由2-4頭雄獅,七八頭雌獅及幼崽組成。雄獅與雌獅在外表上有很大的差異,整體來說雌獅體型比雄獅小三分之一左右,随着年歲的增長,雄獅會長出鬃毛,且年紀越大,鬃毛顔色越黑。
犬科動物包含我們常見的狗、狼、狐狸等,現代成員共34種,全部都由距今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裡一種擅長奔跑的食肉動物演化而來,這種被稱為細齒獸。
後來細齒獸在新世初分化出了幾個分支,其中一支出具現代犬科模型,在整個新世紀裡面逐漸進化為新魯狼,後在上新世又進化為湯氏熊,最終經過幾百萬年的演化,才發展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犬科全部物種。
灰狼
犬科動物進化簡圖
犬科與熊科、鼬科的關系要比與貓科的近許多,進化到如今,雖然品種繁多,大小不一,從最大的北美灰狼到小型的耳廓狐,從大長腿鬃狼到小短腿薮犬,它們之間好像差異很大,但是也有許多共同的特征,比如群居、爪子不能自由伸縮,不太擅長爬樹等等。
很多人說犬科動物不如貓科,但是實際上它們是進化最成功的物種之一,尤其是灰狼,在全世界大多數地方都有分布,在哺乳動物裡面,除了家寵之外,就數它的分布範圍最廣。
隻要我們在網上搜索一番,就會發現很多人煞有介事地舉出一些所謂的論據,用以論證獅子是犬科的論點,按照類型,所有的論據可以分成兩大類,就是從獅子的外形及生活方式入手,比如獅子的群居屬性。
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是獨居的,即便如獵豹一樣對同類的容忍度較高,但是也不會形成較大,且關系緊密的族群關系,而是短暫的一起捕獵,一起活動等等。
而幾乎所有的犬科動物都是社交動物,成群結隊生活在一起,往往由一頭最大的雄性個體領導,若幹群成員形成緊密、團結的族群關系,幼崽由集體撫養,共同享有領地等等。
獅群捕獵的方式
群居往往意味着群體捕獵,而群體捕獵最合适的場地就是開闊地帶,不管是在草原生活的狼群,還是在森林生活的狼群,都喜歡在樹木稀少的開闊地帶上追逐獵物,這點與獅子的捕獵方式不謀而合。
另外,由于犬科動物爪子較短,适合“刨”,不适合攀爬,所以絕大多數的犬科動物都是不太擅長爬樹的,而獅子在擅長攀爬的貓科動物家族裡面,顯然要顯得笨拙許多,即便是與同體型的老虎相比,其爬樹技能也要低很多。
狼群捕獵的方式
其次貓科裡面除了細腰貓等少數物種身上沒有斑紋之外,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有着漂亮的皮毛,且有着斑紋,比如獵豹、花豹的斑點,老虎的條紋等等,看起來十分華麗。
再來看看獅子,獅子身上的毛色單一,呈現沙黃色,沒有任何條紋、斑點可言,這點與犬科類似。除非洲野犬等少數物種之外,大多數犬科動物身上的毛色都比較單一,雖然聽起來很牽強,但這個也成了部分人舉證獅子是犬科的論據之一。
老虎身上漂亮的斑紋
雖然上面提到的一些生活方式,咋看之下确實與犬科的普遍特征相似,但是抛開現象看本質的話,會發現獅子之所以呈現出現在這般特征,是由環境造成的,且與犬科有着本質上的區别。
獅子的群居與犬科動物的群居不一樣,在獅群裡面,雌獅是固定的班底,也是核心成員,相較之下,雄獅顯得流動性很大。雄獅注定了是要流浪的,即便後面入主了獅群,其統治的時間也不會太久,一個獅群一般3-5年後便換一撥雄獅。
雄獅聯盟
而犬科裡的典型群居動物狼,其群體的核心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組成的家庭,不管雌雄,長大之後都會留在原生家庭,這點與獅子有着本質上的差異。
另外關于在開闊地帶捕獵的特征,就更好解釋了,獅子主要生活在草原稀樹地帶,以及森林開闊地帶,由于沒有遮蔽物,所以獅子想要提高捕獵成功率,就必須結成聯盟才行,這點在獵豹的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緻。
獵豹雖然獨居,但是在很多場合下,我們仍能夠看到三五頭獵豹一起追逐獵物,最後一起進食,在業界我們稱之為短暫聯盟,就是以利益為中心點形成的短暫群體,其實獅群的結構也類似,隻不過比獵豹的更加緊密一些,但遠沒有狼群緊密。
另外,獅子捕獵看起來如狼群般一哄而上,但是如果拆解步驟的話,會發現獅群多了一個潛伏的過程,這點與貓科的常見捕獵方式吻合。
獅子伏擊獵物
不知道大家見過獅子幼崽沒有,剛出生的獅子身上其實跟豹子一樣,也有斑點,隻不過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淡化,最終消失了,所以獅子沒有斑紋這個特征顯然不足以支撐說明獅子是犬科。根據現代貓科動物系統發育進程來看,獅子與花豹的親緣關系十分近,其次為美洲虎,而花豹、美洲虎則是典型的貓科動物。
獅子與美洲虎的分化時間是206萬年以前,與豹的分化時間是3.1-195萬年前,而犬與貓的分化,在始新世就已經開始了。另外,不管是從牙齒序列,還是所以分子遺傳學上看,獅子都是貓科動物無疑。
自然界裡面物種繁多,到目前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大大小小的生物已經高達200多萬種,其中單單是動物就有150多萬種,所以對生物進行分類就顯得十分有必要。我們知道老虎是貓科,狼是犬科,那麼它們究竟是依照什麼規律進行分類的呢?
其實動物分類的方法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随着時代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精進的,比如最開始的分類方式是依據生物所處環境為規則進行分類,可分為海陸空。
人為分類法也是早期最常用的分類方式之一,主要是根據生物的某些形态、結構、功能等進行拆分、歸類,後來随着人類認知的改變,對生物的分類也成了根據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順序等。
到如今,系統分類法成了主流,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且被公認為科學合理的分類方法。早先人類對生物進行分類,主要的依據條件是生物的外在形态或者内部結構等等,随着科學的發展,如今能夠納入參考的條件也越來越多,比如DNA、蛋白質分子、發育特征等等。
目前對動物的分類從大系統到小系統共可分為:門、綱、目、科、屬、種,科學發展至今,如果單單依靠外在形态、生物所表現出來的特征作為依據就簡單将該生物歸為某一類的話,顯然太草率了,正如依據群居、毛色單一等特征就将獅子劃分為犬科,實在是難以服衆。
綜合各方面考量,獅子不管是過去、現在,甚至是未來,都是屬于貓科豹屬裡面的一種,這點毋庸置疑。
(原創用心的作品,喜歡請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科學、有趣的野生動物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