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而台灣常稱作“行銷”,指的是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産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赢或多赢的過程。它具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現代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觀念可歸納為五種,即生産觀念、産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生産觀念生産觀念是指導銷售者行為的最古老的觀念之一。這種觀念産生于20世紀20年代前。生産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那些可以随處買得到而且價格低廉的産品,企業應緻力于提高生産效率和分銷效率,擴大生産,降低成本以擴展市場。顯然,生産觀念是一種重生産、輕市場營銷的商業哲學。
産品觀念它也是一種較早的企業經營觀念。産品觀念認為,消費者最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種特色的産品,企業應緻力于生産高值産品,并不斷加以改進。它産生于市場産品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形勢下。最容易滋生産品觀念的場合,莫過于當企業發明一項新産品時。此時,企業最容易導緻“市場營銷近視”,即不适當地把注意力放在産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場需要上,在市場營銷管理中缺乏遠見,隻看到自己的産品質量好,看不到市場需求在變化,緻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推銷觀念推銷觀念(或稱銷售觀念)産生于20世紀20年代末至50年代前,是為許多企業所采用的另一種觀念,表現為“我賣什麼,顧客就買什麼”。它認為,消費者通常表現出一種購買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聽其自然的話,消費者一般不會足量購買某一企業的産品,因此,企業必須積極推銷和大力促銷,以刺激消費者大量購買本企業産品。
市場營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是作為對上述諸觀念的挑戰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企業經營哲學。這種觀念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的,即“ 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産什麼”。市場營銷觀念認為,實現企業各項目标的關鍵,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場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競争者更有效地傳送目标市場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務,進而比競争者更有效地滿足目标市場的需要和欲望。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對市場營銷觀念的修改和補充。它産生于20世紀7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出現能源短缺、通貨膨脹、失業增加、環境污染嚴重、消費者保護運動盛行的新形勢下。社會市場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的任務是确定各個目标市場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護或提高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的方式,比競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場提供能夠滿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務。
總結:
上述五種企業經營觀,其産生和存在都有其曆史背景和必然性,都是與一定的條件相聯系、相适應的。二十一世紀初,外國企業正在從生産型向經營型或經營服務型轉變,企業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樹立具有現代意識的市場營銷觀念、社會市場營銷觀念。而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由于社會生産力發展程度及市場發展趨勢,經濟體制改革的狀況及廣大居民收入狀況等因素的制約,中國企業經營觀念仍處于以推銷觀念為主、多種觀念并存的階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