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有很多專用名稱很方便,比如時間的表達:一個星期7天,從星期一到星期六,按數字排序。月份也一樣,從一月到十二月。省去了記憶的麻煩。
泰文不一樣。
每個月份都有自己的專用名稱,最少三個音節,最多五個音節。除了二月以外,其餘月份名稱結尾不是kōm,就是yōn。讓人眼花缭亂,順便創造記憶障礙。
但好在,從小媽媽就讓我數過手背拳頭上的凹凹,凸起的是大月,有31天;凹下去的是小月,28-30天。這個知識從小掌握從沒忘過。
而泰文月份的名稱也遵循了這個規律。除了2月份是一個特殊月份、以pān結尾之外,其餘大月名稱都以kōm結尾,小月則以yōn結尾。想想,好像減輕了點負擔呢……
下圖是1-6月份的名稱,我還給注音了……
作為一個泰語專業教師,注音這種行為違背了我的教學原則,但是很多沒有學過泰語語音發音知識的條友們說,不會念。所以才有了注音。
但是如果看到文章的各位朋友真的希望從自己嘴裡說出的泰語聽着很純正,就一定要跟着視頻一起念才好。别的能耐我不敢說,但在教學一線上教授泰語語音的發音十幾年來,我還是很肯定自己的發音的。
1月兩種讀法,沒帶聲調符号的屬于泰語第4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