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保護環境共建綠色校園

保護環境共建綠色校園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3 00:31:58

保護環境共建綠色校園?作者:吳健(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保護環境共建綠色校園?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保護環境共建綠色校園(踐行綠色生活方式)1

保護環境共建綠色校園

作者:吳健(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

編者按

強調,要充分認識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培養和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已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社會的道德、秩序、文明均提出前所未有的考驗,更呼喚着人類集體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冷靜反思。經過疫情的洗禮,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出現一些“綠色”的變化,出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多通風、分餐制、垃圾分類、拒食野味逐漸成為大衆的共識。這些變化體現出人們努力通過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化解人與自然關系的矛盾對立,尊重順應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與嘗試。

江西省樟樹市倡導各中小學校學生在校用餐自備餐具,開啟校園新風尚。周亮攝/光明圖片

1.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十分必要

綠色生活方式,簡言之,即是指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中注重自然、環保、節儉、健康的方式生活。從深層意義來講,綠色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良好個人修養和社會責任意識的體現:當代人在享用生态系統服務功能的同時,也要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資源與生态環境,履行好應盡的可持續發展責任。同時,也意味着個人自然審美觀的養成以及對生态倫理和道德規範的遵從,是人類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從經濟學視角來看,由于生态環境的整體性,個體消費活動産生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占用,極有可能給他人或整個社會造成額外的成本和代價,即産生外部性影響。當個人選擇綠色生活、保護環境時,他就在主動減少自身行為的外部影響,主動承擔行為的成本,創造出優美環境,營造正向的外部影響。同時,由于生态環境的公共物品性,如果個人僅局限于個體理性、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時,集體将面臨“公地的悲劇”,可見,綠色生活方式也是一種集體理性的選擇。

2.環境教育是培育綠色生活方式的關鍵一環

綠色生活方式建立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基礎上,需要行為人具備生态科學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具備理性認識,對社區、城市、國家甚至世界範圍内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保持關注,這對于普通大衆來講并非易事。因此,環境教育必須成為培育綠色生活方式的關鍵一環。

以疫情以來關于“禁食野生動物”的争論為例。有些人認為吃野味是個人自由,首先,這很大程度上源于認知缺乏。由于環境系統的普遍關聯性、環境影響的隐蔽性和滞後性、環境影響相關信息的不對稱和不充分,人對自身行為的外界不利影響往往不易察覺。比如,當個人食用野生動物時,并未意識到這種行為傳遞的消費需求信号正在刺激供給端的行為,推動一個巨大的商業鍊條,甚至非法市場的形成。再如,由于傳統習俗的慣性認知,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衛生風險,更難認識到在野生動物養殖、捕獵、交易、販賣、屠宰等環節也都存在人畜共患病的高度風險,極大威脅全社會的生态和公共衛生安全。或者,在另一個極端上,由于對野生動物缺乏科學認識,給野生動物貼上“污名化”“敵對化”的标簽,沒有認識到威脅人類安全的不是野生動物,而是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和安全距離,甚至試圖錯誤地以“生态殺滅”的方式解決問題。其次,綠色行為面臨激勵缺乏。由于存在上文所說的外部性,糾正自身負外部性的行為往往需要付出額外成本,缺乏經濟激勵使行為人即使知道負外部性的存在,也不會主動踐行綠色行為。再次,生活中的綠色行為還面臨管制缺乏的困難。由于資源環境的産權界定不清晰,環境破壞行為往往難以被觀察和監督,加上因部門協同、執法成本、技術條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而出現監管真空,破壞環境的行為面臨極高的監管成本和難度。

可見,把綠色生活方式轉化為日常生活的自覺習慣,僅僅依靠強制和建立經濟激勵是不夠的,從根本上還需要社會道德規範的引導。而教育可以發揮促進人的習慣養成,調動理性和内在的同情、關愛的作用。教育回應着時代之需、時代之問,承擔着立德樹人和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應該主動将環境教育全面滲透到國民教育體系中,通過調查研究産生環境知識、通過科學普及傳播環境知識,通過知識産生環境認知和意識,激發公衆的綠色生活意願和自發行動,培養具備生态文明思想和素質的合格公民。

3.全面推動環境教育培育綠色生活方式

中國的環境教育由來已久,成湯“網開三面”,管仲“謹守山林菹澤草萊”,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孟子“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等樸素的環境主張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時至今日,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态破壞問題的突發性、複雜性和危害性不斷升級,環境教育卻顯得落後于時代需求。筆者建議,把環境教育作為家庭、學校、社會等多主體協同推進的事業,全面推動環境知識普及、環境體驗和環境實踐,通過教育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選擇。

結合人的成長規律,在成長的各個階段普及不同深度的環境知識和技能。在中小學教育階段,以趣味方式帶領學生感受環境美好,認識自然現象,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高等教育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代際思維,深刻體會地球環境當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形成對人類社會未來的共同關注。

走進環境,感受自然,了解自身行為和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和後果。人本是自然的産物,這種種源的親和力使得人類天然地有親近自然、融入自然的願望,但現代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商業化發展逐漸将綠色驅趕到城市的邊緣,也使得年輕人正從心理上遠離自然。英國的“盧卡斯環境教育模式”、日本在教育中主張“感受自然-認識自然-探索自然-保護自然”的培養過程都是值得借鑒的國際經驗。

大力倡導實踐教育,開展有利于個人又有利于環境的行為示範。加強學校與城鄉互動,鼓勵學生參與垃圾分類、綠色出行、拒絕野味、環保科技創新等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利用互聯網和智能技術,降低綠色生活的行動成本,提升綠色生活的收益,以此與環境教育産生合力,發揮更好的效果。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新冠肺炎疫情敲響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警鐘,同時綠色生活方式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客觀要求。我國處在大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征程之中,全社會應全面推動環境教育,培育綠色生活方式,踐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環境的生态文明觀念。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30日14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