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

時尚 更新时间:2024-12-23 07:27:26

《論語·學而篇》中有一句: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同樣的一句話又在《論語·陽貨篇》裡出現。這裡的“令”字是什麼意思?傳統答案是“美麗、美好”的意思,即用花言巧語及美色去讨好别人的人,是很少有仁愛之心的。

“巧言令色”後來作為一個成語形容“用花言巧語來迷惑、取悅他人。”最早的出處是來自于《尚書·臯陶谟》——禹和臯陶談論治理國家時說了句:“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這句話裡的“孔壬”是“堯”時期的大佞臣。佞臣,就是奸邪谄媚的臣子。那麼“巧言令色”裡的“令”,真的是美好的意思嗎?

“令”在漢字裡最初并沒有“美麗、美好”的意思。在這句話裡之所以會被解釋為“美麗”,無非是從詞的結構上與語句的邏輯上分析得來的。“巧言”一詞既然用“巧”來形容“言”,那麼“令色”的“令”必定是形容“色”的,美色與花言巧語豈不是都能迷惑人嗎?雖然“巧言”解釋為“花言巧語”成了貶義詞,但“巧言善辯”卻是褒義詞,所以“巧言”一詞本身是褒義的。“令色”若是解釋為“美色”或“和顔悅色”更是個褒義詞了,何故并到一起反成了貶義呢?

實際上“令”這個字在古文字裡,上面是個集合符号,下面是個跪坐着的人 ,本義即把人集中起來聽令。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巧言令色中的令)1

原本的“命”字就隻是比“令”字多了個“口” ,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巧言令色中的令)2

如果你觀察夠仔細,還會發現最早的“命”字裡面的人其實是一個半蹲坐姿的人,即“屍”的古文字 。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巧言令色中的令)3

“屍”的本義當然不是屍體(簡化前寫作“屍”)的意思,而是一個處于坐姿狀态的人,古代隻有“神”或君主、大臣等地位崇高者才能以這種姿态坐着。有個成語“屍位素餐”,最早就是罵朝廷大臣空占着職位、隻吃飯而不做事。所以“命”最早就是一個人把其他人集中起來發号施令的意思。“命”字側重下令者,“令”字偏重聽令者,之後“命令”二字趨同。我們後來敬稱對方的父母及兒女為“令尊、令堂、令郎、令愛”等,不就是謙虛地把自己放在了一個下級的位置上嗎?

巧言令色裡的“令”即聽令者,“令色”就是聽令者面對發令者時所表現出的“臉色”,這種臉色當然是“谄媚”的。為了區分發令者與聽令者,後來造了“伶”字代表“聽令者”,所謂“伶俐”就是指能幹淨利落執行命令的人,從而引申出機靈聰明之意。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巧言令色中的令)4

《說文》等字源書把“伶”解釋為“弄臣”,即逗弄皇帝開心之人,猶指古代的樂師,原因是相傳黃帝時期的樂官名叫伶倫。 傳說伶倫是中國古代發明律呂、據以制樂的始祖,所以“伶”就代表了樂師。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呢?

《呂氏春秋·古樂》有“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的一段記載,說伶倫模拟自然界的鳳鳥鳴聲,選擇内腔和腔壁生長勻稱的竹管,制作了十二律。從中可以看出“伶倫”發明的樂器就是類似排箫、笙、竽之類的竹管樂器。

神話傳說基本都是後人編的,普遍取名也是根據其貢獻而造的:比如黃帝又名軒轅(馬車上的兩個部件),因造車之故;其妻發明蠶絲織布故名嫘祖(嫘=女性 絲團,祖=祖先)等等。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巧言令色中的令)5

伶倫

那麼“伶倫”呢?“倫”字去掉單人旁為“侖”,古文字的“侖” ,上半部分同“令”,仍是一個集合符号,下面是“冊”字,即把竹子用繩子捆在一起的意思,既可指記載文字的竹簡卷冊,又可指綁縛在一起吹奏的竹管樂器。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巧言令色中的令)6

作為書籍卷冊要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作為吹奏樂器也要按照韻律高低排序,從而引申出“倫理”、“人倫”的概念。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出自《尚書·舜典》,其中的倫(倫)、和(龢)這兩個字的古文字都含有“侖”,與竹制樂器有着密切的關系。這句話的意思是:

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材質制成的樂器所奏出的音樂要和諧,不互相幹擾、擾亂整體秩序。讓天上的神與地上的人聽後能和平共處。

因此“伶倫”的“伶”就是聽令的一群人,“倫”就是吹竹管樂器的人。如果你還有疑惑,那麼與記載黃帝樂官“伶倫”的《呂氏春秋》同出于戰國末期的《韓非子·内儲說上》一書中“濫竽充數”的故事總該聽過吧?南郭先生之所以能混在人堆裡假吹,不就是因為以前流行許多樂師集合在一起吹奏竹管樂器“竽”嗎?

形形色色的意思可以形容人嗎(巧言令色中的令)7

濫竽充數

可見“伶倫”就是根據當時“流行音樂”的演奏模式杜撰出來的名字,即便黃帝時期真有那麼個竹管樂器創始人,真名恐怕也不叫“伶倫”。

故“伶”最早隻是“聽令之人”,之後引申為“逗主人開心之人”(對帝王而言就是弄臣)。一開始娛樂活動少,隻有聽音樂,所以伶最先代表“樂師”;之後項目增多,表演歌舞的、戲曲演員等等也被稱為“伶人”。古裝劇經常有這樣的橋段:每每在帝王将相花天酒地、欣賞歌舞表演之時,總有人上來報告壞消息。這時的帝王将相要麼臉色一變,要麼将手一揮,那些舞女樂師就立即收起笑臉,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般退去......可見“伶人”是最要揣摩主人意思的人。

“巧言令色、鮮矣仁”裡的“令”就是“伶”的意思,伶人的職責不就是取悅自己的主人嗎?說着阿谀奉承的話、擺出一副奴顔婢膝的臉色,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真正的“仁愛”之心。

那麼“令”字到底有沒有“美好”的意思呢?有的!“令辰、令名、令聞令望”這些詞裡的“令”從各方面分析都是“好”的意思。怎麼引申過去的呢?先是有“時令、節令”這兩個詞。在農耕社會,古人認為按照不同的時節需要頒布不同的政令,以順應時節的變化。那麼能順應變化的“時令”自然是好的:時令蔬菜、時令水果、時令佳肴等等都是指“當季的新鮮美味”。由此,“令”才引申出“美好”的意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