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食單上,除了佳肴,還少不了佳果。現如今,從除夕之夜的果盤上,可以拼出一張漂亮的世界地圖。
兒時記憶中,常年出場的水果種類無非幾種——夏天西瓜、葡萄、桃,秋天橘子、蘋果、柚,冬天柑子、香蕉、梨。到臨近年節時,物資在有限的條件下爆發出緊湊的繁榮,水果店裡會出現反季節、不常見的高價珍果,但那一般與普通人家無緣。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人們口袋裡普遍有了些錢,走親訪友時,開始時興在水果店訂一個五色缤紛的“禮品果籃”。藤或竹篾編織的籃身,堆上各式各款一兩個鮮果,然後用透明玻璃紙紮緊固定,釘上紅紅紫紫的緞帶蝴蝶結,點綴以彩色流蘇,插上“新春開運”“恭賀新禧”等吉祥話的卡牌,大功告成。
果籃的水果首先要光鮮漂亮、珍稀少見,因為收到果籃的人家,往往要将它置于室内顯眼處,起裝飾作用。相比之下,果籃水果的味道就十分坑:色澤瑰紅、表皮猶如蠟制的“美國蛇果”味如嚼木;廣東菠蘿和芒果在冷櫃裡已冬眠數月,早已失去新鮮香氣;南美紅提碩大豔麗,但吃起來令人為難——剝皮吃,累壞手,不剝皮吃,澀于口,況且籽還來得額多;讨個好口彩的金橘,來自遙遠南方,口感已經浮皮潦草;又大又重、樣式稀罕的楊桃,咬一口絕對給你個酸掉大牙的教訓;紫得發亮的“黑布林”不知何方神聖,到這最後一站時已經軟塌塌,甜得令人心疑。這還都是擺在籃子以上、透過玻璃紙能欣賞到的“頭面”,籃子以下看不到的内容就不好說了,經常有爛壞殘次品墊底,投訴屢見報端。這樣的果籃,起價就是168元或188元,相對二十多年前的工資水準,那真是不菲。現在想來,曾經流行一時的華而不實的春節“果籃”,映襯出彼時人們水果消費還在初級階段。
後來,陸續流行過許多進口異果,在水果店或大賣場裡可以成箱購買,比如天價“恐龍蛋”(美國杏李),比如頂級榴蓮品種“貓山王”,比如智利車厘子,比如東南亞大芒果和火龍果,比如新西蘭奇異果。再後來,随着生鮮冷鍊的發達,國内南北之間真正實現了水果“次日達”,那些曾經以“蜜餞”姿态出現在我們童年零嘴中的水果名字,終于脫去糖衣,還原成了它們原本的水靈模樣,價格也降到了“嘗個鮮不心疼”的程度。人參果,雪蓮果,龍眼,草苺,藍苺,紅毛丹,荔枝,陽光葡萄……想要的基本都能買到,而且,還開始有了更細緻的賽道。年輕的朋友們,津津樂道于比較國内外新老品種的形、色、味差異,勁頭不輸于購買名牌運動鞋。
于此同時,每個水果大類都在進行着優化組合,推出許多新種類,就拿橘、柚、橙來說,它們簡直可以被理解為獅、虎、豹的關系。三者之間經各國農研院之手雜交試種,變成了甜橘柚、葡萄柚、甘平橘、愛媛橙、紅美人……而湖南雲南一帶的冰糖橙又優化出了清甜無渣的褚橙。
曾經“頂奢”的進口車厘子,也已經悄然成為居家之品。我們之所以能從冬天開始吃新鮮車厘子,一直吃到春節的餐桌果盤上,是因為位于南半球的智利正源源不斷通過海運供貨。越洋船運的穩定和質檢技術的不斷提升,可以讓我們在大洋彼岸拆開原箱包裝後,捧出枝條嫩綠、果實硬脆、汁水濃郁的酒紅色車厘子,大快朵頤。夏初開始同樣可以吃車厘子,吃的是來自北半球的北美加州車厘子;沒多久,加州的車厘子過季了,沒關系,各州車厘子沿着緯度線上移依次成熟,越過西雅圖一直吃進加拿大——時間也就這樣推移到立秋。
藍莓一直暢銷,也正是因為水果種植商精耕出了“舌尖上的緯度線”,僅從國内來看,我們可以從雲南藍莓吃到東北藍莓,滿滿的花青素來自祖國大好河山,一口口吃出風土,吃出健康,吃出好心情,也吃出鮮果業态的遼闊未來。(吳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