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聽人争論不休,有人說茶葉裡有咖啡堿、茶葉堿等物質,所以理所當然就應該是堿性的?
有人說茶是堿性食物,所以茶湯應該是堿性的。
實際上
茶湯的酸堿性取決于茶湯中遊離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相對濃度。(化學名詞術語,如無必要,請忽略)
茶湯中酸性物質主要是各種羧酸(檸檬酸、脂肪酸等)、某些氨基酸、VC、茶黃素、茶紅素等;
堿性物質主要就是咖啡堿和一些香氣物質。
從這些物質的影響因素來看,茶湯的pH與茶類的加工、成品茶質量、茶葉的沖泡都有一定的相關性。
一、茶葉加工與pH值
茶鮮葉的嫩度會影響茶湯的pH值:
因為粗老的原料中有機酸含量較高,即原料越老、越成熟,茶湯的pH值越小,嫩度越高,茶湯pH值越大。
(pH值和酸堿度是什麼關系?請看下表)
在茶葉加工中,控制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便形成了不同的茶類。
茶多酚的氧化産物如茶黃素、茶紅素含量大量增加,另外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奎尼酸等含量也增加,而這些物質都是酸性的——基本形成發酵程度越高,酸性越強,即pH值越小的相關性。
據研究發現:
綠茶茶湯值pH值5.88~6.26
烏龍茶的pH值在5.17~5.82
(清香型的閩南烏龍茶值稍高)
紅茶的pH值基本都小于5
普洱茶pH值在5.02~5.46
(熟茶值稍低,生茶值稍高)
這說明綠茶酸性最弱,紅茶酸性最強,烏龍茶和普洱茶酸性介于中間,但所有的茶湯都是酸性的,不存在堿性一說。
二、茶葉沖泡與pH值
當泡茶用水pH值大于7時,茶葉多酚類發生快速氧化,湯色呈暗褐,茶湯會失去湯味的鮮爽度, 濃強度也降低。
但泡茶用水的pH值太低時,對茶的湯色也不利,如pH值小于4時,湯色則會變淺薄。
而茶葉在沖泡之後,因水質等原因使茶湯的pH值達到7以上,則都會造成湯色深暗,滋味鈍熟等。
在一定範圍内,泡茶愈濃,茶湯的酸度愈大。随着泡茶濃度的提高,pH值下降,其中老茶比嫩茶更明顯。
研究表明為了獲得較佳的色、香、味,泡茶濃度在1%~1.3%為宜。
另外——
沖泡溫度的降低,浸出物含量降低,茶湯的pH值有所增加;
沖泡時間的延長,一般茶湯的pH值會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在0.03~0.18;
沖泡次數增多,茶湯中的浸出物減少,酸性物質也逐漸減少,引起pH值的升高。
因此,茶湯是酸性的是毋庸置疑的。
不要被市面流行的、想當然的言論所左右,健健康康品茶,明明白白喝茶。
本文系原創,圖文來自網絡
大印還寫過:
【茶人茶話】
愛茶人的圈子
茶人們的話語平台
科學與趣味性兼備
幫您解決茶的問題
長按二維碼,關注“茶人茶話”
歡迎投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