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君武《豬八戒畫桃》
中年,最可怕的不是年齡的危機,而是我們一路成長,一路丢失天真和勇氣的“危機”。
人到中年,會羨慕豬八戒,因為我們生活無聊,失去了真趣;逐漸變得冷漠,失去了真情;學會了僞裝,失去了真性。
而豬八戒諸多弱點,卻依舊能夠保持一顆“本真”的心。
華君武《 豬八戒吃西瓜圖》
三十而立,再看《西遊記》。
發現中年人最大的心酸是讀懂了豬八戒。
他不如大聖完美無畏,也不似唐僧理想高尚,也不比沙僧老實沉穩。
但他最像普通人,他有七情六欲,可比我們敢愛敢恨,他是貪吃好色,可比我們有趣天真。
最重要的是有我們早已沒有的“本真”。
真趣,真情,真性。
華君武《 豬八戒敗陣》
真趣
/ 人可以醜,但要有趣 /
八戒醜,但他從不自卑。
好幾次他借宿吓到了人,都會打着哈哈說:“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
要麼就說:“你以貌取人就不對了,我醜歸醜,但有用啊。”
八戒有用,還有種呆萌的有趣。
大聖常喊他呆子,大概從見的第一面就有這個想法了。
華君武《 豬八戒休閑圖》
當時大聖來搗八戒的雲棧洞,一棍打碎洞門。
氣得八戒跑出來指着大聖罵:“你個該死的弼馬溫,你去看看律法,打進大門而入,是要犯死罪哩。”
大聖爺從來都是砸門而進,并沒覺得什麼不對啊。當時就被這呆子的騷操作搞懵了。
敵人上門,大難臨頭,生死悠關,八戒憨憨地想着人家把門打碎了是犯的哪條律法。
他呆萌還在于勇敢和膽小的反差:
遇到獅駝嶺三妖時,他信誓旦旦地說,“怕他怎的!等我去打他一仗來!”
華君武《 豬八戒臨門一鼻》
剛說完,回頭就搓着小手怯怯地對大聖說:“哥,能不能把繩借我,我扣在腰上,你和師弟拉着,我要是打輸了,你就把我扯回來,别被人抓去。”
因為八戒最怕的不是死,而怕被抓去烤了,那樣對不起他天蓬元帥的形象:
“......這一鑽在火裡,莫想得活,把老豬弄做個燒熟的,加上香料.....”
華君武《 豬八戒桑拿浴》
八戒身上有孩童般的“呆氣和天真”,所以很可愛。
人性本就有一種天然的真趣。
隻是我們自己,在世界走一遭後,被迫地主動地丢掉了原有的真趣。
受着别人的冷眼,過着重複的生活。
成年人就這樣在重複的日常裡,日複一日懷念他已失去的真趣。
殊不知,人有真趣,才有樂趣。
華君武《 豬八戒沐浴圖》
真情
/ 人可以有弱點,但一定要真情 /
天下凡人都有弱點。
八戒弱點很多,看似不正經,背後有一種深情。
八十六回,豹子精三番五次用假人頭欺騙師兄弟三人,最後丢出一個真人頭。
三人見狀就哭了起來,八戒的哭不太一樣。
他眼含着淚,默默抱着師父的頭,找了個有陽光的地方埋下,築起一座墳,然後找幾根柳枝插墳邊,找幾塊卵石堆墳頭。
他說:“柳枝權為松柏,與師父遮遮墳頂;石子權當點心,與師父供養供養。”
大聖卻喊:“夯貨!人已死了,還将石子兒供他!”
八戒認真地說:“表表生人意,權為孝道心。”
而後整個身子伏在墳上,手撲着土哭道:“苦命的師父啊!遠鄉的師父啊!那裡再得見你耶!”
你看他平時老嚷嚷着要分行李回高老莊,看似無情無義,但真臨死别之際,但一股情深動人心。
華君武《 豬八戒留級圖》
他情真不單對唐僧,還有高翠蘭。
他雖然愛調戲女妖精,但心裡始終念着高翠蘭。
他當高家女婿時,勤勤懇懇,讓妻子吃着四時應季的果蔬,穿着錦衣帶着金。
即便是要西行取經了,還時不時想着回高老莊,叮囑老丈人給他看好高翠蘭,如果取不成真經還回來當女婿。
而我們大多普通人,卻追逐名利忘記了身邊重要的人,冷漠觀世,薄情待人。
所以每每都會羨慕八戒的真情:一腔深情待人間,三餐四季兩人屋。
人有了真情,就有了深情。
華君武《 豬八戒知己知彼》
真性
/ 人可以俗一點,最緊要是快樂 /
人皆有七情六欲,貪癡恨愛。
隻不過有人壓抑,有人任其自然。
八戒是我們身上“欲”的影子,有我們羨慕的真性。
他從不會掩飾自己對于吃的渴望,也不會掩飾食欲得以滿足的快活。
佛洛依德說人有三個我:超我、本我和自我。
超我是高級不實際的理想人格;本我是被規則和文化壓抑的本能人格;自我是超我和本我中間的日常人格(就是我們普通人體現給外人的人格)。
華君武《 豬八戒算命》
唐僧就是超我人格,把本我死死地壓住,所以無欲無求,一生隻有阿彌陀佛。
隻有八戒,從來不會壓抑本我,也不會在乎超我。
他隻求俗趣的快樂,所以他簡單有真性。
八戒食量大,每頓三五鬥米飯,但吃飽了都會好好幹活;吃人參果是囫囵吞果,被師兄弟取笑,可也不在乎;化齋把人家飯都吃光了,就坦誠自己才吃得半飽。
但他不在意他人眼光,他說:“做個飽死的鬼也好看。”
華君武《 豬八戒吃長壽面》
八戒,他大膽地表達欲望,追求俗趣,享受生而為人最基本的快樂。
他沒有什麼佛教理想,也不愛世間功名,更不想當天上神仙。
他要的就是一個凡人理想:一頭牛耕三畝地,老婆孩子熱炕頭。
所以我說八戒活得通透。
現代人有時活得太扭捏了,沒有真性。
既要陽春白雪,又瞧不上下裡巴人。
既要風花雪月,又不屑于人間煙火。
不是太冷清,就是太庸俗。
少了那份俗趣,
也少了那份真性。
沒有了真性,也沒有了個性。
華君武《 豬八戒豬吃猴糧》
年少不懂豬八戒,是因為我們當時一身傲氣,羨慕英雄,不願為凡人,所以笑他。
讀懂已不再年少,是因為我們終究是凡人,一生勞碌命,卻漸漸丢掉真趣、真情與真性,所以羨慕他。
生活諸多不易,
真願你們也能:
一顆凡心快活天,
一片真心浪人間。
華君武《 豬八戒心靜自然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