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4 14:17:14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昨天,烏克蘭東部各條戰線上終于迎來了相對平靜的一天:烏軍在克雷緬納亞、斯皮爾涅、阿特木斯克東郊等地實施了多次火力試探,都被俄軍擊退;赫爾松和紮波羅熱等方向的戰線局勢也總體穩定。但毫無疑問,烏軍的進攻動能遠未耗竭,下一步,克雷緬納亞、斯瓦托沃、赫爾松等地必将繼續迎來惡戰,一直到進入烏克蘭的秋雨季節、地面轉為泥濘、難以繼續組織進攻為止。大伊萬認為,烏軍的進攻窗口期,應該還有一個月,可能會持續到十月底左右。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1

那麼,俄軍在目前這個為期一個月、甚至兩個月的“困難時期”,應如何組織作戰,俄烏軍事沖突未來又将遵循怎樣的發展規律呢?

俄軍目前有哪些問題?

大伊萬認為,首先必須承認,俄軍在俄烏軍事沖突的戰場上,已經進入“虛弱時刻”:在這一時刻,俄軍部隊實力不足,大量的部隊在經過半年的作戰後,需要進行人員和裝備的整補。這導緻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成為了俄軍的進攻頂點,随後大批俄軍部隊回撤休整,這是俄軍目前整條戰線極為空虛、無論是兵力還是火力都嚴重不足的直接因素;而俄軍轉入動員體制時間節點太晚、在9月中旬才開始局部動員、兵工系統轉入戰時體制太晚,則進一步加劇了俄軍兵力、裝備、火力“三不足”的尴尬現狀,更與烏克蘭軍隊早在2月份就開始動員、短短半年得到北約400台坦克、1000台步戰車、400門火炮的援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2

究其原因,俄羅斯政治高層對俄烏軍事沖突局面産生較大誤判,一再試圖采用政治媾和的手段解決問題,對俄烏沖突的沖突現狀、戰場局面、兩軍實力對比等,抱有各種不切實際、莫名其妙的幻想,是導緻目前俄軍戰局尴尬的根本性因素,而局部動員措施則是試圖“解決問題”的一大标志。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3

這種“虛弱時刻”,給現地的俄軍部隊,在部隊實力、戰役布勢等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

部隊實力上,可動用的俄軍部隊數量稀少,比如紅利曼之戰,參戰的俄軍部隊規模說法不一,但總歸也就一千多人,面對的則是烏軍起碼三個旅六千多人的猛烈進攻。而著名Telegram用戶Rybar則指出,俄軍部隊經常需要靠一個排來防禦烏軍一個營的猛攻;

部隊規模不足,數量稀少,給俄軍帶來的巨大問題是難以形成較為綿亘的正面防線,還是以紅利曼之戰為例,烏軍在正面多次進攻未果後,借助自身兵力優勢,選擇了多方向側翼迂回,而俄軍部隊數量稀少,對烏軍的側翼迂回難以實施攔阻,最終導緻防線的完整性遭到巨大破壞被迫後撤;

部隊具體戰術組織上,俄軍在空地協同、步炮協同、不同單位協同上存在巨大問題,空地協同隻有空降兵才能組織得好,沒有空降兵俄軍部隊就難以組織空地協同,隻能靠定點轟炸這種極為原始的遮斷戰術組織攻擊,不同單位之間的通訊也存在巨大問題,這在紅利曼之戰中都得到了具體體現,也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4

既然明确了目前俄軍的問題,那對于我們來說,沒有别的辦法,隻能在承認問題的基礎上做好下一階段防禦,同時盡可能地解決問題。

紅利曼地區最新局勢圖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5

從俄軍在紅利曼後撤之後的哈爾科夫方向戰役态勢來看,俄軍的主要防線,已經後撤到原先預備好的第二防禦地帶,這一防禦地帶由北部的斯瓦托沃、南部的克雷緬納亞、後方的斯塔洛博斯克組成。三座城市形成一個相對穩固的三角地帶,從斯塔洛博斯克延伸出兩條公鐵路線,分别通向克雷緬納亞和斯瓦托沃,而斯瓦托沃與克雷緬納亞之間有P66公路連接,同時克雷緬納亞還是魯别日諾耶、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的北部門戶。烏軍部隊在下一階段戰役進攻中,必然會在以上幾座城市做文章,畢竟,這裡俄軍部隊防禦較弱,是從九月初的巴拉克列亞-庫普揚斯克戰役就被一再證明的,拿下了三座城市後,盧甘斯克州無險可守,俄軍的戰果可能會被清零。

赫爾松地區最新局勢圖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6

而在赫爾松和紮波羅熱,在烏軍部隊兵力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形勢也不算穩定,目前烏軍部隊還在試圖包抄赫爾松北部的俄軍空突11旅,而俄軍部隊在連續一個月的作戰後,目前已經顯露出了乏力的迹象,對烏軍往縱深的埋頭猛沖遲遲沒有攔阻成功。至于紮波羅熱地區,雖然烏軍部隊暫時還沒有發起進攻,但該地防線長度太長,這對于烏軍來說幾乎又可能重演哈爾科夫北部的戰局,烏軍部隊太多,可以從俄軍的防線上溢出,一旦溢出就會破壞俄軍防線的完整性。所幸紮波羅熱州地形不算複雜,烏軍隻能憑借幾條有限的交通線組織進攻,随着秋雨季節到來,這種進攻将會變得比較困難,這對于俄軍來說基本算是有利條件。

俄軍接下來該怎麼做?

因此,大伊萬的觀點,目前俄軍在以上三個主要防禦地帶,首要的作戰決心,是怎麼想辦法熬過這一個月兩個月。而且是在諸多不利條件、兵力不足、火力較差、協同一般的情況下熬過這一個月兩個月。咱認為,俄軍在盧甘斯克州北部地區、紮波羅熱州、赫爾松州,采取的防禦戰役布勢應當不同,但整體的防禦思想應該是相同的: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7

在防禦思想上,承認俄軍兵力不足的現狀,既然兵力不足,那麼該縮短戰線的時候就縮短戰線,該脫離接觸的時候就脫離接觸,該放棄的要點就堅決放棄。但在放棄之前和之後,要使用炮兵、航空兵火力、道路布雷等方式,給烏軍的追擊部隊以堅決殺傷,尤其是要注重打擊烏軍的重型作戰裝備等。但是,即使采用收縮防禦的防禦思想,俄軍部隊也必須設立最終的後撤停止線,明确到10月31日日終時分,俄軍部隊的最終防線應該在哪裡,甚至要在防禦計劃表上明确規定每個據點應當防禦的時限。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8

在具體的防禦戰役布勢上,大伊萬認為,目前戰場态勢最為危險的戰線,還是紅利曼丢失後的克雷緬納亞-斯瓦托沃戰場。烏軍部隊肯定難以抵擋沖入盧甘斯克州腹地、乃至奪回大半個盧甘斯克州的渴望,且俄軍部隊等于已經退到了盧甘斯克的門戶地帶了。因此,俄軍在盧甘斯克州北部地區,可以說回旋餘地非常小,且烏軍部隊在哈爾科夫一帶還猬集着機14旅、機92旅、機93旅、空突80旅、空突95旅、傘兵25旅、波羅申科總統旅、機54旅、坦4旅、坦17旅、國土防禦103旅、國土防禦114旅等12個旅戰鬥隊,起碼3到4萬機動兵力,對當面俄軍形成了絕對的、大概六比一以上的兵力優勢。大伊萬的觀點,俄軍在哈爾科夫-盧甘斯克北部防線上,最終的收縮戰線不能超過克雷緬納亞到斯瓦托沃一線。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9

但是,以俄軍的兵力密度,根本無法确保烏軍部隊不越過P66公路進入盧甘斯克腹地,這就要求俄軍在盧甘斯克北部,可能要在機動防禦、收縮防禦的基礎上,最終在克雷緬納亞和斯瓦托沃采取靜态防禦的策略,充分利用克雷緬納亞-斯瓦托沃-斯塔洛博斯克三角地帶的态勢。按照烏軍部隊屢試不爽的多方向試探、薄弱點突破的戰法,正面進攻打不動克雷緬納亞和斯瓦托沃之後,烏軍部隊大概率會選擇中路突破的戰法,突破P66公路進入盧甘斯克州腹地,從而給俄軍側翼造成威脅、逼迫俄軍從斯瓦托沃和克雷緬納亞撤軍,以突破俄軍的第二防禦地帶。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10

大伊萬希望,這個時候俄軍還沒有忘掉他們老祖宗對付納粹德軍縱深突破的基本防禦要領,即使防線被突破,也不能慌亂,更不能貿然撤退,而是要繼續就地頂住,克雷緬納亞可以背靠魯别日諾耶,斯瓦托沃可以背靠沃羅涅日州,哪怕烏軍轉入縱深進攻,也不能後撤,等待烏軍因為秋雨季節而陷入爛泥地、或者在斯塔洛博斯克到達進攻頂點,為己方部隊後續加入戰場創造有利戰機,這應當是俄軍的防禦布勢。

對俄烏沖突的反思

當然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面對俄軍這糟糕的戰局,很多人都有些悲觀失望,認為俄軍這下是徹底完了。但大伊萬最近徹底反思了一下,其實還是收獲頗多,咱突然意識到,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其實根本沒有見識過戰争的戰争,目前活着的人,絕大多數絕大多數見識到的都是什麼戰争啊。要麼是邊境地區持續十幾天的懲戒性作戰,要麼是美國打伊拉克這種實力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拖得又臭又長的低烈度交戰,換言之咱們能夠意識到、接觸到、真正了解的戰場,也就是這個水平的。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11

而俄烏軍事沖突,則是幾十年來一場真正的大規模、高烈度、高技術、正規交戰的軍事沖突。以前咱看克聖的《戰争論》,很多東西都理解不了,現在看俄烏軍事沖突的戰場,很多東西突然就能想通了,這确實是歐洲的戰争藝術和關于戰争的客觀規律。從蘇軍的戰略思想和戰役法來看,蘇軍是不承認有戰争藝術這種東西的,而是将交戰視為一種結合了現代控制論、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的科學,這使得蘇軍的戰争機器,總有一種不近人情的殘酷。目前俄軍征召的這30萬動員部隊,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俄軍的戰争機器又往前邁了一步,以《戰争論》裡明确提到的、戰争的暴力程度将會交替、逐次提高的規律,接下來俄軍的進攻必将會更加猛烈,烏軍也必将進行極限動員,俄烏軍事沖突已經站在了烈度更高的大門口。

普京在俄烏沖突中的領導力分析(迎來惡戰俄烏沖突拖到)12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俄高層領導人還有足夠的戰争意志,那麼問題來了,俄羅斯領導人做好這一準備了嗎?這是目前俄烏軍事沖突中的最大變數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