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發揮了多大作用?
一提起赤壁之戰,除了周瑜,你腦海中浮現的是不是諸葛亮氣定神閑站在岸邊,草船借箭和借東風的場景?
但其實真正的赤壁之戰,還真和諸葛亮沒啥關系。相反,周瑜才是這場大戰的最大功臣。
在所有人都主張降曹的時候,是周瑜站出來堅決支持孫權堅決抗曹;
在東吳兵力不足的時候,是周瑜願以3萬水軍對抗曹操号稱的80萬大軍。
在雙方隔江對峙之時,是周瑜采用部将黃蓋的火攻之計,将曹軍一舉擊破。
可以說,無論是戰前積極統籌,還是戰時的積極應戰,周瑜都是大功臣。
《三國演義》中卻将這樣一個有膽有識,有勇有謀之人說成心胸狹隘之輩,真真誤了卿卿。
2. “華容道”小遊戲,淵源在哪裡?
很多人一定都玩過“華容道”這個遊戲,我玩了隻有一個感覺:難!從來沒有通過關。但其實,華容道的遊戲是從一件真實的曆史事件中演變而來的,這就是曹操的赤壁之敗。
周瑜火燒曹軍戰船,曹操慘敗,隻能率殘部向北奔逃,必經之路就有“華容道”。華容道名字雖然好聽,但其實是一片極其危險的沼澤,稍不留神就會深陷其中,再也離不開。
曹操兵疲馬乏,士卒們本來就不多了,身後又有劉備追兵,犧牲了許多士兵的生命,才最終脫險。
了解了這個故事,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華容道最裡面的大塊積木是曹操了。這困難重重的,曹操該怎麼從木匣子裡逃出來呢?
3. 曹操殺死楊修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提起楊修,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腦筋急轉彎》的各種猜字謎,還是老《三國》裡,他被縛雙臂,無奈赴死?
曆史上的楊修其實真的很優秀。他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太爺爺,爺爺和父親都做過三公之首的太尉,弘農楊氏名滿天下。他學識淵博,文采斐然,羅貫中說他“筆下龍蛇走,胸中棉帛成”。
在他身上,發生過三件特别經典的“解謎”事件。第一是“合字謎”,第二是“闊字謎”,第三是“雞肋事件”。(以後講)
曹操欣賞他的才能,聘用他做了自己的機要秘書,平時的上傳下達都是由楊修來負責。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最終被曹操殺掉了。為啥?
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為曹操所忌憚?是上班怠工總偷懶,讓曹操不喜歡?我個人認為都不是。
在殺掉楊修的時候,曹操早就推行“唯才是舉”這樣的政策了,楊修若有才,曹操是不會在意他工作态度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他參與了奪嫡之争。
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為了皇位你争我奪,在多方考慮後,曹操選擇了大兒子曹丕。如此一來,他就不會允許有威脅下一任繼承人的事件發生,所以曹植這方的羽翼必須割除。而弘農楊氏勢力巨大,曹操絕對不會讓這類變數發生。
這或許就是曹操殺死楊修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