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用過手寫輸入法
就會發現
很多奇奇怪怪的字
它們看上去
明明就是亂碼
或者某種神秘符号
但是字典不會說謊
它們千真萬确
真的就是漢字!
看到有人寫“巜”
你多半會以為它
是書名号的左半邊“《”
錯了!
它是一個漢字哦
讀作kuài
在古代的意思
和“浍”一樣
都是指田間的小水溝
然而現在“浍”
都沒多少人認識了
更别提它啦
看到“丅”
你一定會下意識地
當成是英文字母“T”的高仿吧?
其實它是漢字哦
讀作xià
意思和“下”一樣
隻是少了一個“丶”
其實這個“丶”
也是一個漢字
不過可千萬别把它
讀成“點”
因為它其實
是“主”的異體字
讀作zhǔ
一個“丶”是漢字
四個“丶”加在一起變成“灬”
也是一個漢字!
當然,它也不讀“四點”
而是讀“huǒ”
意思和“火”是一樣的
這下明白《說文》中為什麼說
“然,燒也”了吧
看字形就知道了
大家圍着篝火烤肉
旁邊還蹲了一條狗
這個像糞叉的字“屮”
在外國也有一個
失散多年的孿生兄弟“Ψ”
(希臘字母,讀作[psai])
但它也是貨真價實的漢字哦
讀作“chè”
表示植物剛長出來的樣子
有時候它也讀“cǎo”
和“草”意思一樣
擁有希臘字母親戚的漢字
還有“丌”
它長得很像圓周率“π”
但卻跟圓周率沒有一毛錢關系
它讀作“jī”
意思是墊東西的底座
這也跟它的長相很合拍
不過比較意外的是
它還是“其”的異體字
當然,讀音是“qí”
它還有兩個長得很像的兄弟
一個是“兀”
這個我們都認識
是“突兀”的“兀”
另一個“亓”也讀作“qí”
同樣是“其”的古字
還記得你最早學到的漢字
是什麼嗎
當然是“一、二、三”!
那要是再加一橫變成“亖”
你還認識它嗎?
對了!和你猜的一樣
它就讀“sì”
意思也和“四”一樣
看來古人造字的時候
還真是懶啊!
“一”你認識
把它旋轉90°變成“丨”
你還認識嗎?
不認識就給我“滾”!
好吧,這個“丨”
其實就讀“gǔn”
意思是上下貫通
那四個“丨”加起來
變成“丨丨丨丨”
讀什麼呢?
當然是光棍節啦
和上面這些比起來
“丿”就老實多了
它就讀作“piě”
意思是“不”
古代造字的時候
常有這樣的運用
比如把“丿”加到“戈”上面
變成“戊”
意思就變成了
“不動之戈”
三個“丿”加在一起
就成了“彡”
看上去有點像“三”
不過它讀作“shān”
意思是用羽毛來裝飾
其實我們看看也能明白
這個字長得
就像是孔雀背後
漂亮的羽毛大尾巴
“亍亍”兩個字組合在一起
有點像一張哭臉
完全可以拿來當顔文字
這個字讀作“chù”
意思是小步慢走
造字的那位祖先做夢
也沒想到它會被這樣用吧
還有一個可愛的
顔文字“罒V罒”
這個代表眼睛的“罒”
也是一個漢字哦
不過它可不是“小四”
它讀作“wǎng”
意思也和“網絡”的“網”
一模一樣
一些常用到的偏旁部首
其實本身也是一個漢字
比如我們測視力的時候
常見到的“彐”讀作“jì”
其實本義是象征“豕之首”
也就是豬頭啦
解放後有一段時間
用它做“雪”的簡化字
不過很快就被廢止了
“國”和“圍”外面包着的
那個大方框“囗”怎麼讀?
注意它可不是“口”哦
其實這個字讀“guó”
在古代和“國”意思一樣
你一定想不到
連“去”的下半邊“厶”
也是一個漢字!
它讀作sī ,是一個象形字
象征跪坐着的人
引申出來的涵義
是形容人不擇手段攫取利益
也就是“私”啦
那麼最不像漢字的字
是哪個呢?
毫無疑問是“〇”
沒錯!它也是一個漢字
經過《新華字典》承認的哦
讀音嘛,當然就是“líng”了
……
漲知識了?
考考你身邊的朋友們
認出三個以上
算你輸!
❂更多内容:
1、一個最簡單的防癌習慣,很多人卻忽視了
2、跟肉肉說拜拜的季節,科學減“腹”了解一下?
3、下半年,這些新規将影響你的生活(包括怎樣扔垃圾)!
【本期編輯:郭冉】
來源:人民日報
END
長按二維碼關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