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4:15:43

“之前我看過一些‘求生欲’的段子,以為都是網友編着玩的,後來談戀愛才發現,原來‘送命題’真的存在,還經常能遇到……

有時,我覺得這樣的考驗毫無必要,甚至令人反感,有時又覺得,自己應該付出更多努力去理解和關心女朋友,但我總是摸不到頭緒。不知道KY能不能幫我解解惑。”

前幾天,我在後台看到這條留言,錯以為這是以前的自己在傾訴煩惱。我曾經也是個“求生欲”很低的人,有什麼問題都是直接回答,很少注意到對方話裡的“深意”,兩人之間自然就少不了小吵小鬧。有所成長的我,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求生欲”,讨論一下這個詞背後的一點點深意。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1

01.你的“求生欲”強嗎?

“求生欲”原本是指人或動物面對危險時的求生本能,是自我保護的機制,比如我們遇到了猛獸便會逃跑。而這類緻命的危險在生活中并不常見。求生欲,作為網絡用語,對應的是另一類危險:在人際關系中的難題或考驗,又被成為“送命題”。

有些題本身是開放的,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正确答案,不僅需要被考驗的人反複權衡,但關鍵的是能夠在回答中滿足提問者的心理需求,經典得以至于俗套的一個問題是:“女友和媽媽掉進水裡,你先救誰?”類似于的還有:“遊戲和我,哪個更重要”、“前女友邀請你參加婚禮,你去嗎?”等等。

有些題是有欺騙性的,從字面意思在問一些具體事情,可以直接給出答案,但實際上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題目中的其他信息,這些信息恰恰與某些心理訴求有關,比如:“我剛才吃藥的時候望窗外,你猜我看到了什麼?”究竟對方看見了一朵雲、一架飛機還是外星人開着UFO,都不重要,重點是“剛才吃藥了”,身體不适,需要問候。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2

所謂“求生欲”,便是一個人在人際關系中能迅速意識到對方在考驗自己,便能根據具體情況揣測出對方的真實想法和需求,給出令其滿意的回應。如果能做到這樣,便是“求生欲很強了”。

“送命題”在親密關系中出現得相對頻繁,無論是在剛剛确立的卿卿我我的熱戀中,還是在早已熟識而趨于平淡的婚姻裡,“求生欲”都需要保持在線,同時它早已越出了戀愛,在更多人際關系中都有所展現。

比如在競争氛圍更直接的職場環境中,送命題也常常會出現地令人措手不及,比如在飯桌與老闆放下工作、聊起生活的時候,老闆突然冒出一句:“我好像很少見你給我朋友圈點贊吧?”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足夠殺氣十足,求生欲瞬間被激發出來。

在家庭中也少不了這樣的考驗,父母在孩子單身的時候反複催着他們找對象,孩子真是找了對象,他們又可能覺得彼此之間的感情逐漸在變淡,不時來兩道“送命題”考驗一下:“最近都沒怎麼聯系家裡,是不是有了女朋友就忘了爸媽呢?”或是“我做的飯好吃,還是你媳婦做的飯好吃呢?”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3

02.為什麼“求生欲”越來越重要?

求生欲往往出現在較為緊密的人際關系中,戀愛關系、朋友關系、家庭或職場,淺層次的關系不會讓我們有“送命”的危險感。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想要在親近的關系中通過送命題來考驗對方呢?

這其實與當前人際關系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有關。以職場為例,現在的就業壓力大,職場上的競争也很激烈,雖然現在的年輕人更加獨立和自我,但仍然要從實際利益考慮,憤而離職自然爽快,但想着房租、物價和下一份工作,心裡就開始躊躇。

在親密關系中,試探和考驗,與當前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有緊密關系。現代社會的流動性,遠非過去熟人社會可比,在我們周圍大部分都是陌生人,這在心理上令人産生無形的防備感。

随着社交媒體的普及,人與人發生聯系又變得更加容易,打開手機你可以認識很多人,這也在逐漸改變年輕人對親密關系的看法。潛在的戀愛對象似乎觸手可及,每個人在關系中的“可替代性”似乎在強大。很多人在孤獨寂寞的時候,可以在淺關系層面上獲得暫時的緩解和安慰。人人皆可如此,信任感便在人與人之間逐漸瓦解。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4

然而,每個人在内心深處,又對自己與他人進行深層次的連接抱有深深的渴望,無論多麼隐秘,絕大部分人仍舊希望能有個人能深入地了解自己,能支持自己,願意關心和珍愛自己。所以,很多人在缺乏信心的時候,便想用考驗對方的方式來确定對方的心意,來試探關系的深入性。

有意思的是,這些考驗通常不是明确而艱巨的任務,不是“穿山越嶺來看我”,而是在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是幾句話,是一頓飯,是生病時的安慰和體貼。

為了讓考驗更有效果,這些問題通常是難以回答的,或是在表達上是隐晦的、顧左右而言他的。考驗者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回答本身,而是想要看到對方在解答中願意為自己花費心思,願意去關注那些與自己更緊密的事,隻有足夠的關心才更容易讓人對關系充滿信任和确定,比如送命題:“如果我們分手了,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提問者對答案并不那麼在意,更在意的是對方對“我們分手”這一假設的反應,這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對方對這份關系的預期和信心。

所以,最好的“求生欲”,不是不隻是在思考“送命題”本身,而是去在意對方在提問時的心理需求,在回答的過程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努力和關心。從這個角度來說,求生欲的重要性,恰恰在于它能夠增強對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讓人際關系的發展更為緊密,是維持關系的重要能力之一。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5

03.年輕人的求生欲,是逐漸成熟的表現

很多人對這種“送命題-求生欲”的行為模式不太理解,他們會覺得,不如選擇更自由的關系或生活,或是明确反駁對方對自己的不信任,這麼不斷地接受考驗是和自己過不去。

确實,在遇到危險,我們通常會“戰或逃”(fight or flight),對應在人際關系中往往是據理力争、刻意回避或抽身而去。相比于這兩者,現在的“求生欲”更像是一種“卸力”的自我保護機制。

面對送命題,很多人在求生欲激發的回答中,常常将自己放置在更低的位置上,伴随着自嘲或自貶,比如女友問起:“如果哪天咱們吵架,我離家出走,你還會聯系我嗎?”求生欲強的人可能會回答:“我怎麼會和你吵架呢,你罵我就好了;我怎麼會讓你離家出走,你要走的話,千萬不要丢下我。”

這種自嘲通過一種機智的應對,将問題中潛在的緊張感化解了,轉變為一份輕松的幽默,還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對方的心理需求,為兩人的關系帶來了更好的連接。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6

當然,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方式是某種妥協、虛假,一點不夠獨立、自由,但其實年輕人追求個性上的獨立自由,與更好地維護關系并不沖突。很多人覺得,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無論是自由狀态,還是在人際關系中,都應該完全一緻。但實際上,每個人的自我都是多面性的,本身就兼容并包,在特定的處境下會展現不同的可能性。

所以,年輕人的求生欲越來越強,并不意味着他們變得越來越不夠獨立和自由,而是一定程度上說明,他們在追求自我發展的過程中,也變得越來越注重自身與他人的關系,注重自己與周圍世界的聯系。

追求充分的自由,努力擺脫人際關系的束縛,是很多人成長必經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年輕人看上去是叛逆的,甚至可能顯得過分自我中心,但随後往往伴随着對人際關系的一次再認識,他們能夠走出個人的世界,嘗試與其他人建立不同層次的關系,不斷調整着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平衡。求生欲,便是這個過程中自然産生的表現,所以這預示着一種成長與成熟,會通向着更廣闊更包容的生活狀态。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7

04.如何更好地提升“求生欲”?

在探讨了“求生欲”潛在的意義之後,我結合幾位小夥伴的心得體會來分享一些更實操的技巧,更好地激發和提升自己的求生欲。

1.關注對方的情緒和感受

很多人将話語當作全部的溝通内容,但其實情緒和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多人的交流看似東一句西一句,并沒有談論什麼具體的事,但彼此的情緒和情感在對話中得以流動和交彙。

“以前我和女生相處的經驗很少,談戀愛後還是用着之前的溝通習慣,那種就事論事的方式。熱戀期之後,我們兩人的溝通常常出現問題,女朋友說着說着就不願繼續說下去,我一頭霧水繼續追問,她反而更生氣。

我主動去找了很多溝通技巧的材料,才發現是兩人的表達習慣不一樣。很多人在對話中掩藏着自己的感情或情緒,而有些人隻在意對話内容,所以我随後特别在意别人在溝通中的情緒,讓我受益匪淺。女友對我的求生欲的突飛猛進感到震驚。”

2.表達方式和内容同樣重要

坦誠相待是人們推崇的人際狀态,但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在任何場合都做到。旁敲側擊、話裡有話的隐晦表達,往往傳達着更多的信息,同樣值得關注。

“初入職場時,我就發現,有些場合下,老闆和同事之間的談論其實是話裡有話的,這令我很困惑:為什麼要說得含含糊糊呢,幹脆利索一些多好。在幾次教訓之後,我才注意到,表達的方式很重要,内容并非表達的唯一重點。

某些内容是不應該直接表達的,這也不是完全的辦公室政治,而是當時場合下更好的一種方式,為了照顧很多人的感受。後來,我自己也開始注意,既然我們想到了合适的内容,為什麼不進一步想一想表達的方式呢?所以,在我與别人的聊天中,我也會更多注意對方的表達方式本身。”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8

3.培養深入溝通的習慣

深層次的溝通,是兩個人了解彼此的重要方式。對一個人内心足夠的理解,才能讓我們更準确理解對方的言行舉止,這樣更能做出符合對方心理訴求的回應。

“我的求生欲并不強,剛開始戀愛時有所受挫,但我不喜歡自己不斷被考驗的感覺。我知道,信任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起來的,所以我和女朋友約定每周末固定時間進行深入的交流,談論最近生活中的困擾,談論自己對當前關系的感受。

有了這習慣之後,我們之間慢慢地少了之前的考驗,似乎因為有了良好的交流習慣,更深層的關系一直在鞏固和建立中。當然,我不是排斥求生欲測試,我覺得這種互動本身很有趣,也是加強關系的方式,偶爾我們之前還會互相考驗,更像是玩笑和樂趣。”

求生欲,是當前年輕人面對不斷變化這的環境做出的适應和自我保護。這種轉向是從自我走向他人的,從自身走向關系的,是面對世界的更成熟、更負責任的心态。

當然,我們在努力察覺和滿足這其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也别忘記了自己。我們每個人本身也值得被自己關心和愛護,因為足夠的自愛同樣是一種珍貴而持久的力量。懂得自我關懷,積極地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難得的“求生欲”。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期望怎麼回答(這些送命題你答得上來嗎)9

歡迎關注頭條号“知我心理學”——2018年度健康頭條号。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