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腳後跟疼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腳後跟疼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5 02:56:41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早晨起床下地,腳後跟瞬間疼痛難忍,步履維艱,忍受着足這種痛苦。尤其是中老年肥胖人群偏多,更易發生。這時候絕大多數病人開始想是不是腳後跟長了骨刺呢?于是乎開始頻繁的更換鞋,雖然時有好轉,但是沒有徹底解除病根。 其實腳跟痛不一定是腳”的問題,我在臨床中治療足跟痛患者,大部分都是在通督正脊整體理念指導下,從腰和骨盆論治。 為什麼這樣說呢。病人也常有這樣的疑惑“李大夫,我腳後跟痛,你怎麼給我治療腰呢”?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足少陰腎經循行通過腳後跟”,因此腳後跟疼痛患者平時服用六味地黃丸也會得到改善。 跟骨(俗稱腳後跟)淺層有足底筋膜保護,深層有強壯的韌帶、肌腱等軟組織附着。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全身的骨骼開始逐漸老化,與此同時筋膜、韌帶、肌腱彈性減弱 腳後跟痛究竟是怎麼回事? 當我的體重超标時,再加上長期久站、爬坡、跑步等等,導緻身體力學負重不平衡,使用不當,都會加速本身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的損傷進度,最後就隻能依靠足底筋膜來應付突如其來的應力,久而久之足底筋膜發炎。如果長時間腳後跟不着地,處于炎症期且彈性已減弱變差的筋膜無法承擔身體的重量,便出現腳後跟針刺樣的痛感。歸根到底,臨床中足跟痛的原因多以足底筋膜炎症所引起。腳後跟痛自我緩解五步治療法1.适度休息為宜當我們早上醒來下床時,頻繁出現腳後跟疼痛,不能着地,很多人最遲隻有單側足跟痛,仍然快走、跑步、爬山等等加速足底筋膜損傷的運動,試圖通過運動來減輕疼痛,其實不然,這樣下去會導緻健側腳的力學也發生變化,就診時已經演變成雙側足跟都疼痛了。2.選擇合适的鞋子當我們的鞋底腳跟處磨損嚴重、鞋子太小過緊需要及時更換,以防無法緩沖足弓的力量。3.用力掰腳趾可以采取坐位,自己用雙手握住患者腳趾頭,用力向上向後牽拉,直到感覺小腿後側和足底的筋牽拉開為止,掰最大角度時停留20~30s,然後放松。5次為一組,每天早上或睡前各2~3組。4.手指點穴點揉患足太溪穴、昆侖穴、承山穴,可以對足跟痛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每穴點揉3到5分鐘為宜,力度适中,以患者耐受為度,糖尿病患者點穴時手法一定要輕揉為主。5. 适度減肥适度減肥,可以減少人體自身重力對足部所承受的負荷。以上五種方法可以同時運用,通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理,90%的足跟痛可以得到解決。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正骨專家李志貴醫生提醒大家:如果您持續腳後跟痛有時候還伴有麻木不适等症狀,通過上述方法不能緩解,這時候可能您的骨盆已經發生偏歪了,嚴重者椎間盤已經不知不覺“突出”了,這也是身體向我們提前發出的預警,您就該找專業醫師為您診治了!如果文章您覺的有用的話,動動手指請轉發給更多的人,傳遞健康,傳遞正确的理念。

腳後跟疼的原因和治療方法(腳後跟痛該怎麼辦)1

腰椎斜闆手法

李志貴中醫,醫學碩士,就職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通督正脊”四代傳人,曾在北京空軍總醫院潛心研習新醫正骨療法。出診時間:周一到周五上午。主攻:頸椎病、腰椎病,近年來緻力于青少年脊柱側彎和扁平足的篩查和防治工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