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杜甫神預言

杜甫神預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6 01:14:28

都江堰是一座擁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古蜀先民在這裡生活,是名副其實的古蜀文明的發祥地。

都江堰很美,處處是風景,還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甚至在現在都不落後的水利工程。

2000年,都江堰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中國古人再次以強勁的實力,讓全世界見識到了大智慧。

杜甫神預言(杜甫棄官移家成都)1

現如今的都江堰還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去四川旅遊,都江堰已經成為了必去的景點之一。

而在古時候,都江堰已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去過那裡的名人也數不勝數。

比如說被後世譽為詩聖的杜甫在辭官後便移家成都,而他在遊覽都江堰時見到了一尊鎮水神獸,當即作詩一首,為打破封建迷信貢獻了力量。

而值得一說的是,杜甫當年見到的鎮水神獸,由于多年的暴雨沖刷,早些年在成都中心天府廣場上修建四川大劇院的時候被發現,它在地底埋藏了數千年,終于重見陽光,一時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杜甫神預言(杜甫棄官移家成都)2

那麼都江堰裡的鎮水神獸究竟是什麼,又有怎麼樣的曆史,杜甫為何又要為神獸作詩?

這些問題說來話長,就請跟随我的文字走進這塊充滿魅力的地方,領略那份屬于世界文化遺産的獨特風光。

李冰修建都江堰

都江堰的建成曆史很是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在秦國将這塊地納入版圖之前,此地的文明一直自成體系,三星堆就是最好的證明,後來秦國想要一統中原,兵掃六國,便決定先行拿下了位于大後方的蜀地。

第一個提出進攻蜀地的是秦國名将司馬錯,當時秦國主政的是秦惠文王,他對于司馬錯這一建議是贊成的,可是他又害怕蜀地是個難啃的骨頭,萬一當他們攻打蜀地的時候,背後的韓國在插一腳,那就不好玩了。

杜甫神預言(杜甫棄官移家成都)3

秦王猶豫不決,秦國廟堂為此展開了一場大論戰,論戰的雙方是司馬錯和張儀,張儀極力反對攻打蜀地,但是司馬錯據理力争,他直接以一語道破進攻蜀地的必要性,他說:

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并矣。

秦惠文王聽的是熱血沸騰,當即拍闆,進攻蜀地,秦國如願攻下了蜀地,可是這時候的蜀地自然環境并不好,時常發大水,百姓民不聊生,更别提為秦國兵出六國提供強有力的援助了。

好在秦王是個明白人,他沒有放棄蜀地,反而為此地派去了一個水利專家——李冰。

李冰仔細勘探了當地的地形,一個大膽的想法便在他的腦海中浮現,那就是興建一座大型的水利工程,徹底改善當地的自然環境。

杜甫神預言(杜甫棄官移家成都)4

經過幾十年的修建,都江堰建成了,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使得成都平原成為了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時至今日,都江堰的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

都江堰鎮水神獸出土

李冰興建都江堰,其功績值得永垂史冊,在當時各種條件都很差的情況下,他能以人力改善自然、造福人類,着實難得。

在興建都江堰的過程中,李冰父子見識到了江水的兇猛,他們迷信地認為在江水之下一定有特殊的力量在作祟,為此李冰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制造鎮水神獸。

杜甫神預言(杜甫棄官移家成都)5

《蜀王本紀》記載:

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壓)水精,因曰犀牛裡。

根據這段話的記載,我們能看出,李冰制作的鎮水神獸名為石犀,一共建造了五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石犀究竟長什麼樣子,一直是個謎團,直到修建四川大劇院時,這個謎團才解開。

暴雨依然時常會沖刷都江堰,但這時候的雨水已經不再可怕,前些年,暴雨沖刷後的成都天府廣場打算修建四川大劇院,而在挖地基的時候,突然挖到了一個大型石獸。

此石獸身長3米有餘、重約8噸,經考證是秦漢年間的産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而結合古籍描述,相關考古人員推測,這石獸應該就是李冰制作的鎮水神獸。

杜甫神預言(杜甫棄官移家成都)6

在這尊石獸出土之前,四川一直沒有發現大型的雕塑石獸,這尊石獸的出土成為了填補四川雕塑史空白的一個重大考古發現。

這尊石獸出土後幾個月,還發生了一件頗為奇異的事情,都江堰連降暴雨,有市民想當然地認為這個鎮水神獸被挖出有關,甚至呼籲把石獸放回原處。

當然,這種說法也沒有道理依據,四川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林向對這種說法,也給予了一個诙諧的解釋,他說:

地下埋的石器是鎮河流的水,不管天上的水,就算這是個靈物,也跟現在暴雨成災無關。

而這種說法顯然是在民衆思想和科學之間找了一個平衡點,令人頗能接受,但是杜甫可沒有那麼好的脾氣,他看到鎮水神獸後,便大筆一揮作詩一首。

杜甫為神獸作詩一首

相比較詩仙李白的灑脫,杜甫則過得很現實,他的一生并不快樂,官場久久不能得志,又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後經曆了安史之亂,他輾轉多地之後,決定棄官。

杜甫神預言(杜甫棄官移家成都)7

中原戰亂紛争,杜甫報國無門,苦思之下杜甫決定入蜀,雖然他躲避了戰亂,但依然心系天下蒼生,在此地創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杜甫在蜀地定居,也去了都江堰,并且見到了李冰制作用來鎮水的神獸,他覺得對于洪水來說,這鎮水神獸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于是他大手一揮,寫下了《石犀行》:

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

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

今年灌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

終藉堤防出衆力,高擁木石當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參人謀。

嗟爾三犀不經濟,缺訛隻與長川逝。

但見元氣常調和,自免洪濤恣凋瘵。

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犀奔茫。

這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詩,也可以說是一首破除封建迷信,倡導科學的好詩,他認為李冰制作的鎮水神獸,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更加治理不了水患,而這些石犀一旦入水,便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杜甫寫下此詩,自然不會為了單純譏諷李冰制作的神獸,而是為了指責唐朝廟堂上的昏庸和沒有可以拯救危局的人,他們也想了辦法,但終究如同沉入水底的石犀一樣,翻不起多少大浪。

杜甫神預言(杜甫棄官移家成都)8

杜甫此詩可謂是一針見血,可當時能懂他的人卻寥寥無幾,這不得不說,是杜甫的悲哀,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如今都江堰依然在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它也讓全世界人們見識到了我國古人的偉大智慧,也讓全世界人們見識到了中國的驕傲。

而作為文化白酒的引領者,酒鬼酒則更希望以流動的白酒文化守護凝固的世遺文明,讓世遺文明真正“活起來”,這條路上還需要你我的共同參與,快快行動起來吧!

參考文獻:《史記》、《蜀王本紀》、《舊唐書》等。

(圖網,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