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8:16:26

幼升小階段,很多家長都會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傾聽力、表達力、自控力等。除了生活、學習等方面的習慣培養之外,0-6歲是孩子的一個敏感期,也是培養孩子數感的一個最佳階段。

如果在孩子更小的時候,你沒有帶孩子做數學啟蒙也沒關系。在幼小銜接階段,也可通過一些生活中的遊戲來進行數感培養。特别提醒,培養孩子的數感絕對不是讓孩子去超前學習。

培養孩子的數感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數感?這期,團媽和有着七年小低教學經驗的陳老師、正在教授一年級數學的溫老師聊了聊。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幼小銜接除了習慣培養)1

學齡前培養孩子的數感,不僅可以讓孩子對數學有興趣,還能幫助他們進入小學後更好地适應小學的數學學習。

團媽曾經采訪一位知名小學的數學老師,據她介紹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後害怕計算或者計算老是出錯,很大的原因在于在上小學前和剛進入小學的時候,他們沒有建立足夠的數感去支撐和應對小學更難階段的計算。

“數感可以理解為對數和量之間的感悟,孩子需要在入學前就認識和熟悉量,基本建立起來數感,為入學後學習數概念做必要的準備。"教一年級數學的溫老師說。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幼小銜接除了習慣培養)2

在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程中,孩子們需要對10以内的運算進行學習,此時量感好的孩子,很快就可以通過與數表象的結合,理解計算的意義,學起來就會非常容易。如果孩子的量感不好,數感沒有培養起來,孩子在學習計算時就會非常吃力。

數的大小理解不清楚,數之間的關系搞不懂,通過死記硬背來做計算,這種機械性的學習數學,隻會讓孩子學習吃力、痛苦,對數學學習産生厭惡。

除此之外,大家都知道數學需要進行連續性學習,一個知識點沒有學懂,沒有學紮實,是會影響到孩子接下來的學習的。小學階段,三年級是數學學習的一道坎。因為到了三年級,計算的數變大了,方法增多了,量也增加了,如果一二年級計算沒有打紮實的孩子,此時就會出現數學學習跟不上。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幼小銜接除了習慣培養)3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是先教孩子有序數數,還是先讓孩子理解每個數代表的“量”是多少?讓孩子做練習題?

數感的培養,并不是從教孩子數數開始,而是先讓孩子熟悉“量”。那到底什麼是“量”呢?通俗一點來講,就是當我們看到兩個蘋果時,會馬上知道哪個蘋果更大,哪個蘋果更小。這就是我們對于“量”的認識。在做比較時,我們可以快速判斷多和少,長和短,輕和重,快和慢,并且我們也都知道,多和少這樣的“量”是不會因為我們換個時間、換個場地比較就發生改變的。

“孩子在發育過程中,3歲左右是開始有“量”的意識的。比如一堆多的蘋果和一堆少的蘋果,孩子會本能選擇多的那堆,這就是她對“量”的初步感受,我們大人需要做的,就是去幫助孩子強化對量的感覺,熟悉誰比誰多、多多少,這是生活中的遞增遞減,也就是加減法。”溫老師介紹說。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幼小銜接除了習慣培養)4

在幫孩子強化量感的過程中,可以用孩子喜歡吃的食物做引導,和孩子玩“誰吃的多誰吃的少”的遊戲,讓孩子先感受到多、少、一樣多。溫老師還建議,“在孩子理解一樣多的時候,可以和孩子玩一個“找帽子”的遊戲,讓孩子給水彩筆蓋筆帽。”

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量感?溫老師也給了幾個小建議。

01“量一量”

讓孩子用自己的小手,去測量一下玩具、喝水的杯子、家裡的飯桌等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東西,通過動手,讓孩子更直接的感受長短。

02“比一比”

可以把孩子的彩筆先全部放在一起,讓孩子觀察數量,第二天再問孩子彩筆是否變多或減少?也可以将彩筆分成兩堆,讓孩子感受總共的數量是沒有因為時間、位置發生改變的。

03“分一分”

将買回來的水果讓孩子去分一分,先把所有的水果分的每一堆都多一點,堆數少一些,再将每一堆都分的少一些,堆數多一些,讓孩子看到,總數是可以進行拆分的,并且不管怎麼分,每一堆的水果都會比原來總共的水果要少。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幼小銜接除了習慣培養)5

孩子的量感培養起來了,就可以開始建立數的概念了。

怎麼建立孩子數的概念呢?不是坐在書桌前,口頭反複念叨“1、2、3、4……”,他們并不知道這些數字到底代表的是什麼?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數玩具,5個娃娃比4個娃娃要多一個娃娃,5就比4大;娃娃多1個,數就隻可能大1,絕對不會大2。用具體的東西讓孩子看到,感受到。家長需要把數和具體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孩子會記得更快,建立起數的概念。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幼小銜接除了習慣培養)6

“數的概念建立起來了,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數感了,用‘生活’做教具。”陳老師拿“掰手指”做計算舉了個例。孩子的手指,是孩子身邊最熟悉的具體的、物化的數,所以大多數孩子在計算時,基本都是通過這個方法,“掰”的過程就是孩子在建立數感。培養孩子的數感,我們可以從孩子身邊熟悉的物體出發,将抽象的概念轉換為孩子身邊熟悉的,具體的東西。

想要在家培養學齡前孩子的數感,玩準遊戲是非常關鍵的。陳老師建議家長們在為孩子設計遊戲環節的時候,一定要将趣味性放在首位,學習放在第二位。不要強迫孩子玩哪一個遊戲,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也不要有任何的說教,更不要因為孩子出錯而訓斥孩子。

陳老師也為學齡前兒童在家培養數感推薦了幾個小遊戲。

1

“開小賣部”

讓孩子來當店老闆,貨物可以有真有假,爸爸媽媽到孩子的店裡來買東西,讓孩子自己定價,爸爸媽媽也可以和孩子讨價還價。讓孩子不覺得是在學習,而是在玩遊戲。在這個過程中,樂趣放在首位,這不是數學課,不要用加法的計算來為難孩子。同時,這個遊戲也不需要每天玩,更不要強迫孩子去玩。

2

“零食管理員”

将家裡的零食交給孩子保管,讓孩子負責給家庭成員分吃的,讓孩子掌權。比如有8塊餅幹分給爸爸媽媽,可以分為1塊和7塊,也可以分為3塊和5塊,分法有好幾種。1和7,3和5,都比數字8要小,合起來也都等于8,讓孩子感受數其實是可以拆分的。

3

“數座位”

在孩子坐公交車,或者坐汽車的時候,讓孩子先數有多少個人,再數有多少個座位,問問孩子會有多少個人坐不上位置?或者空了多少個座位?讓孩子用生活中看得見的東西感受做減法。

4

“以物易物”

和孩子玩交換的遊戲。設定一個情景,比如1根香蕉可以換3個小聖女果,那2根香蕉可以換幾個小聖女果?帶着孩子一起動手,讓她拿水果來試一試,培養孩子進行成倍的思考。

團媽還為大家精選了很多适合孩子數學啟蒙的書,通過這些圖書和繪本,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吧。

幼小銜接數學方面學習方法(幼小銜接除了習慣培養)7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DK玩出來的百科》

這本書大量應用了立體效果,将算術、幾何等基礎數學知識向孩子們娓娓道來。孩子們的小手可以翻轉和推拉紙卡片,在體會到快樂的同時,學到數學知識。

《歡樂數學》

作者本·奧爾林在做數學老師的十幾年裡發現,大多數學校都把數學這門課教得乏味透頂,他自己開始也是這樣。有一天他在解釋一道題時畫了一條滑稽的小狗,惹得學生們哄堂大笑,這讓他豁然開朗:孩子們看到一向聰明、專業的老師畫的畫這麼“爛”,突然覺得數學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變得可親起來。從此,他的數學課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有了飛躍的進步,并且獲得了數學學習的秘籍——理解。

《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

這套書不教孩子數數、背公式,也不用求“标準答案”,而是由兩個小矮人帶着孩子折紙、畫畫、走迷宮……通過有趣的遊戲和故事,引導孩子探索數學原理和概念的由來,潛移默化中把比較、分類、觀察、實驗、概括等思維能力教給孩子,讓孩子真正理解數學。

《尤斯伯恩看裡面·揭秘數學篇》

翻頁、折頁設計,打破了靜态的圖書呈現模式,展示了一個生動的、立體的科普世界;一張張翻頁像一個個放大鏡、望遠鏡,像一扇扇大門,讓孩子穿越時空,揭開萬物背後的“秘密”。

《形狀夫婦和孩子們》

全書列舉16個家庭,幾十種顔色與形狀組合的爸爸媽媽和他們形形色色的孩子。什麼樣的爸爸媽媽會生出什麼樣的孩子?為什麼有的家庭中爸爸媽媽和孩子長得接近不一樣?簡單的數字與形狀組合,帶孩子認識世界的多樣性!也認知形狀變化,色彩的組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