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時代隴原發展

新時代隴原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4:22:58

新時代隴原發展?沿着平坦的柏油路,便到了臯蘭縣石洞鎮豆家莊村走進村民彭秀清的家中,隻見院落被主人打掃得十分幹淨,一排新房寬暢又明亮,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新時代隴原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時代隴原發展(壯闊隴原潮走進新時代)1

新時代隴原發展

沿着平坦的柏油路,便到了臯蘭縣石洞鎮豆家莊村。走進村民彭秀清的家中,隻見院落被主人打掃得十分幹淨,一排新房寬暢又明亮。

這是一戶5口之家,夫妻倆和3個上學的子女。早些年,家中4畝多地是這戶人家的主要經濟來源。脫貧攻堅行動全面開展後,村裡來了幫扶隊,搞培訓、送技能,大力開展勞務輸出扶貧,村裡許多人家因此告别了貧困。彭秀清家也不例外。

去年,大女兒考上學,學費又讓這戶人家發了愁。但彭秀清倒挺樂觀,“隻要有黨和政府在,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她說,“村裡為我安排了一份村保潔員的工作,每月能收入600元;享受了養殖和光伏發電分紅,一年又能增加5000元收入;按照1年5200元的助學标準,大女兒的學費負擔也減輕了……”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采訪團來到臯蘭縣采訪時獲悉,如今,臯蘭縣一大批農村人口實現了脫貧緻富,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特别是2014至2017年,全縣共有7186戶25861人實現脫貧,貧困人口減少至609戶1977人,貧困發生率由18%下降到1.28%,實現整體脫貧摘帽。臯蘭縣扶貧辦主任李清淩介紹說,臯蘭扶貧工作重心已由全面脫貧轉為不斷鞏固和提高脫貧攻堅成效,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

回看改革開放以前的臯蘭農村,李清淩說,“不可同日而語”。

“改革開放以前,大多數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生活十分艱苦,哪敢想象有朝一日會看上電視、開上小轎車。”他說,現在大不相同了,農民在交通、住房、看病、就學等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的确,40年的飛速發展,使臯蘭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公共交通運輸為例,40年前,臯蘭縣全縣幾乎沒有幾條像樣的路。經過不懈努力,如今,全縣6個鎮和57個行政村全部通了瀝青路、水泥路,農村公路總裡程達到1208公裡,實現農村公路全覆蓋。

在臯蘭縣公交公司的充電站場,不時會看到一輛輛充滿電的新能源公交車輛從這裡駛出,奔向臯蘭的各個鄉村街道。

“全縣共采購了100輛新型新能源公交車,基本替代了傳統的燃油車,更好地服務群衆出行。”臯蘭縣公交公司副總經理顔為春說,截至目前,臯蘭城鄉公交覆蓋率達到了82.5%,受惠群衆超過10萬人,初步構建起了城鄉一體化公交格局。

在臯蘭縣魏家莊小學,這裡的變化更令人振奮——寬敞明亮的教室、偌大的足球場、一應俱全的各種功能室……很難想象,這是一座農村小學。

“除了這棵古槐以外,一切都發生了巨變。”站在教學樓前一棵有着200年曆史的槐樹旁,校長魏永生感慨道。

“學校占地面積已由原來的18畝擴大到51畝,學生人數從200名增至1400多名,教師人數由19人增加到78名。”他說。

談及40年前,臯蘭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魏萬紅告訴記者,改革開放前,臯蘭的許多中小學校舍都是土坯房,除少量木制的外,很多課桌椅都是用石闆、泥土做成的,坑窪不平,辦學條件極為艱苦。

“40年來,全縣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魏萬紅說,截至目前,全縣中小學全部完成翻建或改建,實現了集中供熱或電采暖,建成符合國家規定标準的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電教室等教學輔助用房,一座座風格各異、色彩明亮、美觀大方、質量優良、功能齊備的學校已成為臯蘭縣最美的風景。

随着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臯蘭縣6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現在的9.8年,15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7年,新增勞動力人口受教育年限達到13.9年,人口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如今,臯蘭正在大力實施‘寬帶網絡提速、教學終端覆蓋、優質資源建設、信息素養提升’工程,打造教育雲平台,穩步推進智慧課堂項目試點,中小學全部實現有線無線網絡全覆蓋,電子書包、錄播教室、3D打印、機器人、航模設計等試點項目和特色功能室在部分學校落地生根,成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亮點。”魏萬紅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