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
廣利河畔
一群群鳥兒
成群結隊地飛向藍天
處處悅耳的鳥鳴聲
令人心曠神怡
生态好不好
鳥兒最知道
如今的東營
濕地在城中,城在濕地中
風景美如畫
不僅是我們的家園
也是鳥類的天堂
一幅幅關于鳥的畫卷
在這個城市裡随處可見
今天
我們随着記者的鏡頭一起認識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小精靈!
白鹭
河面上 蓮池間
數隻白鹭翩翩起舞,
像盛開的雪蓮花,
像技藝高超的舞者
時而摩肩擦喙
時而悄悄細語
時而飛起追逐嬉鬧
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城市生态畫卷
白鹭是環境的天然檢測器,它們對生活條件要求十分苛刻,它們居住的環境都是負氧離子含量極高的地方,廣利河濕地優美的生态環境吸引了這些珍稀生靈的眷顧。
馬島戴勝
戴勝的本意是“戴玉琢之華勝”,就是指上古神話人物——西王母的服飾,也借指西王母本人。古語有雲:戴勝,鳥名。狀似雀,頭有冠,五色如方勝,故稱。蓋因其天資靈秀,得古人愛戴!戴勝鳥的外形極其獨特,頭頂五彩羽毛、尖長細窄的小嘴、錯落有緻的羽紋、機警耿直的禀性、忠貞不渝的習性,使得它自古以來就成為了宗教和傳說中的象征物之一。在中國,戴勝鳥象征着祥和、美滿、快樂。中國古代有許多贊美戴勝鳥的詩,比如唐代賈島的《題戴勝》:
星點花冠道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
能傳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歸。
夜鹭
夜鹭形态優美,性情溫文爾雅,喜歡擇善地而居,更是生态環境的晴雨表。“生态好,鹭鳥歸”正是東營生态環境質量改善的一個寫照。
它們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在空中一圈一圈地盤旋,時而緊貼水面,時而又向上拉起,時常扇動雙翅,偶爾懸翅滑翔,神态看似悠閑,水清岸綠的景色與夜鹭翩飛的美景,相得益彰,一派祥和且充滿生機的景象。
伯勞
日暮伯勞飛
風吹烏臼樹
伯勞素有“小猛禽”之稱,是一種食肉的小型雀鳥,又名:百羅鳥、伯勞頭,生性兇猛,是重要的食蟲鳥類。
東方白鹳
東方白鹳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營市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東方白鹳之鄉”稱号。2019年12月經東營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确定東營市市鳥。
近年來,東營區認真踐行生态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完善生态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環頸鸻
環頸鸻,并不起眼的灘地奔跑者。
環頸鸻是鸻鹬類中的一種,它體型嬌小,體重不足一兩。
環頸鸻以往一直被認為遷徙過境的旅鳥,但是在近十年來,每年都能記錄到不少的繁殖個體;但是,鳥類學家們認為環頸鸻在本地還是以旅鳥為主體,至于繁殖鳥和越冬鳥是否已經成為本地的留鳥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得以證實。
紅嘴鷗
初秋,樹葉兒黃,長空下,鳥語啾啾,銀翅掠空,處處生機。
紅嘴鷗,鷗科鷗屬,也稱笑鷗、釣魚郎,因體形與毛色都與鴿子相似,俗稱水鴿子。體長35-43厘米,屬中型水鳥。紅嘴鷗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個地區,在中國各個省區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生活在中國的紅嘴鷗多數是冬候鳥,在北部繁殖,南方越冬,但在部分北方部分地區為夏候鳥。紅嘴鷗一般生活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帶的江河、湖泊、水庫與河灣處,是雜食性鳥兒,主要以魚、蝦、昆蟲、水生植物等為食,也會吃人類食物殘渣。紅嘴鷗性喜成群,常結成小群共同覓食。在鳥類中,紅嘴鷗也算是長壽人士,壽命最高可達32年。
黑翅長腳鹬
黑翅長腳鹬又名紅腿娘子、高跷鸻,中型涉禽,屬鸻行目反嘴鹬科,體長37厘米。一般栖息于沼澤地、池塘、鹹水湖、半鹹水湖和淡水湖泊等生境。以軟體動物、甲殼類、昆蟲為食。喜歡成群結隊,淺水而居。
黑翅長腳鹬體态優美,嘴巴細長筆直,身着潔白羽衣,背系黑色披風,顔值很高。
尤其是長着一雙鮮紅色的“逆天大長腿”,在水邊優雅踱步,猶如“T”台上的超級模特,集“美少女”“紅腿娘子”“水鳥皇後”,鳥界“超模”等美譽于一身。
黑翅長腳鹬不善奔跑,常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在淺水中、沼澤地上活動,非繁殖期也常集成較大的群。它們時而成群在水域上來回盤旋,振翅、滑翔、轉彎,動作行雲流水,步調一緻,姿态優雅;時而翩翩降落于淺灘亭亭玉立,在水中靜若處子,起飛輕盈快速。
近年來
東營區始終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理念
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生态環境明顯改善
人民群衆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
随着新區生态環境逐漸改善
百鳥齊飛的壯觀場面
成為廣利河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END-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文稿:魏軍俠
記者:魏辛培
編輯:魏辛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