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卷子

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卷子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6 14:04:27

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卷子?繼續為讀者提供統編《語文》教材答疑,今天推出的是初中七年級-九年級下學期常見問題答疑,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卷子?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卷子(統編語文初中七年級-九年級下冊常見問題答疑)1

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卷子

繼續為讀者提供統編《語文》教材答疑,今天推出的是初中七年級-九年級下學期常見問題答疑。

七年級下冊

1

問:《木蘭詩》開頭“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的“唧唧”,是指歎氣聲,還是指織布機的聲音?

答:關于這裡“唧唧”的意思,曆來有三種不同的解釋:(1)歎息聲;(2)織布機的聲音;(3)蟲鳴聲。這三種解釋都可以說得通,《教師教學用書》裡也給予了說明。從一線教學實踐情況來看,老師們主要糾結于前兩者:“唧唧”作為拟聲詞,聽起來就像是織機聲,為什麼教材采用“歎息聲”的解釋呢?

其實,“唧唧”這個詞在古詩文中用來表示歎息聲,是很常見的。如白居易《琵琶行》:“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元稹《長慶曆》:“年年豈無歎,此歎何唧唧。”宋代王若虛《滹南詩話》:“夫笑而呵呵,歎而唧唧,皆天籁也。”

餘冠英選注《樂府詩選》,也認為這裡的“唧唧”是指“歎息聲”。他通過對南北朝民歌的綜合考察指出:“第一句《文苑英華》作‘唧唧何力力’,注雲:‘力力’又作‘曆曆’。開頭六句從《折楊柳枝歌》來,《折楊柳枝歌》有‘敕敕何力力’一句。‘敕敕’‘唧唧’‘力力’‘曆曆’以及《地驅樂歌辭》的‘側側’都是寫歎息聲。”

有研究者從反向進行探究,通過對漢魏六朝以及唐宋元明清時期40餘部總集類文獻進行梳理後發現,在這些文獻中,織布機的聲音主要用“劄劄、紮紮、促促、啞啞”形容,而未見“唧唧”的用例。可見,将“唧唧”解釋為“織布機的聲音”,雖然在這首詩裡似乎說得通,但正是古話說的“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綜合這些情況,“唧唧”解釋為歎息聲是準确的。

2

問:《木蘭詩》中“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中的“騎”,讀qí還是jì?類似的現象還有哪些?關于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的這類注音問題,目前的處理原則是怎樣的?

答:教材所選古詩文中多次出現的“騎”,最先出現應在七下《木蘭詩》,應該讀作“qí”。《現代漢語詞典》标注,有些義項“舊讀‘jì’”,但在現代漢語中可以都讀“qí”。《漢語大詞典》隻标“qí”一個音,《漢語大字典》“jì”音下隻有一個姓氏義項,其他義項都讀“qí”。

類似的情況如下:

“猿鳴三聲淚沾裳”中“裳”的讀音,《現代漢語詞典》除了一個隻在“衣裳”中出現的輕聲“shang”外,隻有“cháng”一個讀音,應該讀作“cháng”。《漢語大字典》也隻有一個讀音“cháng”。但是要注意的是,這裡“裳”的意思不是“下衣”,而是“泛指衣服”(《漢語大字典》義項2,例句即課文句子),因為淚水隻打濕下衣不合情理。《現代漢語詞典》把“裳”隻解釋為“下衣”,是将詞義縮小了。

“渾欲不勝簪”中“勝”的讀音,應該讀第四聲。《現代漢語詞典》解為“能承擔,承受”時讀第四聲,又标注有舊讀音為第一聲。《漢語大詞典》解為“能承擔,承受”時直接标第四聲,《漢語大字典》“勝”隻标一個讀音,就是第四聲。

“松枝一何勁”中“勁”,讀後鼻音“jìng”。《現代漢語詞典》區分得很清楚,作“剛勁有力”講時讀後鼻音。《漢語大詞典》的區分相同。“勁”這個多音字出現在小學二年級上冊教材,詩作賞析中明确給出了“剛勁”的解釋,讀音是不難弄清的。

以上這些讀音,按照現代漢語的常見讀音讀即可。

3

問:《陋室銘》中的“白丁”為什麼解釋為“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而不是“平民,這裡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答:這兩個義項都有辭書依據,如《漢語大詞典》“白丁”條目有義項“不學無術或缺乏知識的人”,而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中,“白丁”條目則有“沒有功名、沒有官職的平民”義項,巧的是這兩本常見工具書也都舉的是課文這一句的例子。

那麼,統編教材為什麼選擇了“沒有功名的人”這個義項呢?這是慎重推敲的結果。編寫組以《全唐詩》及其《補編》、《全唐文》及其《補編》為範圍,調查了“白丁”在唐代詩文中使用的情況,檢索出的用例,如韋應物《采玉行》“官府征白丁,言采藍溪玉”,皮日休《奉和魯望讀陰符經見寄》“得之賊帝堯,白丁作天子”,又如《陳破百濟軍事表》“頻年征役,唯取勳官,牽挽辛苦,與白丁無别”等,基本圍繞“沒有功名官職的平民”和“無軍籍的壯丁”兩個義項,由此可知,在唐代詩文中“白丁”表示“沒有什麼學問的人”這個用法雖不可斷定沒有,但至少是頗為少見的。

有意見說,課文這裡的“白丁”解釋為“沒有功名的人”,不如解釋為“沒有學問的人”,更能體現出作者品格的崇高。對這個意見,我們不妨從以下兩個方面思考:其一,對待古人,應該有曆史眼光,放在當時的社會中去看待,而不宜主觀拔高。王力先生在對《陋室銘》的分析中就指出,“往來無白丁”這一句,“也表現了他(劉禹錫)是不接近勞動人民的”。其二,從作品來看,這一句在全文中主要的作用是襯托突顯“陋室”之不“陋”,我們并沒有必要把它看作是對作者品行心性的完整揭示。

八年級全冊

1

問:八年級教材文言詩文集中編排,感覺壓力很大,選篇難度也比較大。是不是可以像七年級那樣與白話文混編?

答:文言詩文集中編排,或是與白話文混編,可以說是各有利弊。前者便于學生集中掌握文言知識,在一定時段内密集接觸文言文,逐步積累文言語感;後者則有利于分散壓力,給學生留下消化學習内容的時間。

一般而言,混合編排适合小學高年段和初中低年段,而集中編排适合初中中高年段和高中階段。過去的人教版初中課标實驗教材,也是從八年級開始進行文言文集中編排,統編教材大體延續了過去人教版教材的做法。

從選文難度來看,統編教材繼承了過去人教版教材的一些比較成熟的課文和組合(如《三峽》《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使得八上第三單元的短文都宜乎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集中體驗文言之美。統編八上教材還很重視讓學生在集中學習文言文之初就對不同體式、不同特點的文言文有整體性的感知,選擇“淺近文言文”的代表《孟子》《史記》中的篇章,讓學生有所了解,有所感受。所選篇章,既注意篇幅精短、獨立性強,也注意其故事性和語言表達的整饬。

2

問:課文後面的“讀讀寫寫”,是否可以改為正楷字?行楷字的筆畫,學生辨認起來有些困難,容易寫錯。

答:《義務教育課程标準(2011年版)》要求七到九年級的學生“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課程标準要求寫行楷,是兼顧字形和速度的要求,到初中畢業中考時,如果學生還隻能寫正楷字,其表達水平(包括中考答卷)會大受影響。因此在教學中不宜隻考慮字形這一個因素,而是要綜合考慮字形、速度兩方面。學習比較規範的行楷字,能避免學生自己胡亂連筆,以錯誤方式提高寫字速度。

從一年級學寫字,到七年級,學生都在學正楷字,對正楷字的寫法,理應有比較清楚的認識。經曆了七年的寫字學習,對如何把握一個字的正确字形,也應當有自己的辦法。從正楷的角度來看,行楷、行書中的許多筆畫可能是“不規範”甚至是“錯誤”的,但如果要寫連筆、提高寫字速度,就必須對楷書的标準筆畫做一定程度的變形、連接和轉化。建議老師們在學生剛開始學寫行楷時采用正楷、行楷并行的方法,先以正楷定字形、筆順,再以行楷提高寫字速度,逐步過渡,幫助學生提高寫字能力。

3

問:需不需要進行文言文的系統學習?教材中文言詩文教學要求較高,但文言詩文教學比較耗時,究竟教到什麼程度為好?背誦的要求該怎麼掌握?

答:對八年級學生來說,剛開始集中學習文言詩文,還遠遠談不上系統學習,在整個初中階段,文言文學習的主要任務都是強化語感、豐富積累,在此基礎上适當梳理總結,使學生獲得一些理性認識即可。具體來說,不妨聽聽王力、張壽康、張必锟三位先生的觀點:

我們知道,語言有三個要素,就是語音、語法、詞彙。那麼,我們學習古代漢語,這三個方面,哪方面最重要呢?應該說是詞彙最重要。我們讀古書,因為不懂古代語法而讀不懂,這種情況是很少的。所以語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不是太重要的。至于語音方面,更不那麼重要了。(王力《關于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詞義的變化發展,古今詞義不同是文言文詞語教學的重點。其次則是文言虛詞。講文言虛詞也不可面面俱到,每堂課應有重點。(張壽康《文言文教學的幾個問題》)

初中階段屬于積累感性材料的階段,其任務是為養成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做好應有的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熟讀、背誦”二三十篇文言文。……必須克服“畢其功于一役”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有這種想法,主觀上操之過急,就會在教學實踐中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盲目地加深講解的内容,例如硬是把一些艱深的“規律”(其中多數是詞法和句法的概念)灌輸給剛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以為學生記住了它們就必定能用來解決閱讀中所遇到的困難。這其實是辦不到的,因為所謂語言規律就其本質來說,都是在千百次的重複應用中自發形成的,沒有足夠的感性材料做基礎,就很難理解,即便一時理解了,也不見得就能用上。文言作為一種書面語體,它的這個特點尤其明顯。(張必锟《初中文言文的教學任務和教材的修訂》)

老師們之所以覺得文言文教學很耗時間,很可能與教學中過于強調“字字落實”,總是希望“畢其功于一役”,講得過深過細有關。

因此,文言文教學不要追求系統性,而是要以熟悉文言文語言特點、适當積累為基本指向,以誦讀為主要方法,以形成語感、把握實詞為重點。教學中要在解通文意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領會文言之美,了解古人的胸襟和智慧;不宜過分追求“字字落實”,更不宜過度關注詞性、句式等文言語法内容。

4

問:關于通假字,統編教材的處理與以前不同,能否有個說明?

答:統編教材不嚴格區分通假字和古今字,統一以“同”字提示學生“這個字在這裡不是它自己”。這是因為通假是個相當複雜的語言現象,很多學者、辭書都會有不同意見,沒有必要在教材中求之過确,給學生增加負擔。

此外,對通假常有“擴大化”的做法。比如《子衿》中“甯子不嗣音”的“嗣”,有的資料注為“通‘贻’或‘诒’,給、寄的意思”,而教材注“嗣”為“接續,繼續”,依據的是《漢語大詞典》。一般來說如果本字可通,就不采取通假的解釋。

八年級下冊

1

問:《小石潭記》中“卷石底以出”的“卷”以前的教材注音為quán,本套教材沒有注音,應該讀什麼?

答:應該讀juǎn。在此前的人教版課标教材中,“卷石底以出”的“卷”注音為quán,解釋為“彎曲”。此次編寫過程中,編寫組、審查組經過反複讨論,認為讀quán是不妥的。讀quán的意思是“彎曲”,形容詞;但“卷石底以出”的“卷”從語法和意義的角度看都應該是一個動詞,所以這裡讀juǎn,意思是“翻卷”。

我們删去quán的注音,但并未加注juǎn,是因為教材文言文注音有一定的原則,一般隻注生僻字或易誤讀字,如果與現代漢語常用音義差别不大,則不加注。不注,就意味着讀現代漢語的常用音,即juǎn。

2

問:《小石潭記》中“隸而從之”的“而”表示并列還是修飾?

答:“隸”表示跟随和“從”表示跟随是有差别的,“隸”有仆役、奴仆的意思,這裡确切地說應該是“作為仆役跟随着同去”,“隸”是修飾“從”的,所以“而”是表示修飾關系。

3

問:《子衿》中“挑兮達兮”的“挑”注為tāo,《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注為táo。哪個是對的?

答:這個字的讀音在不同的辭書中有不同。教材依據的是《漢語大詞典》。

4

問:《馬說》中“一食或盡粟一石”的“石”應該讀shí還是dàn?

答:應該讀shí。《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和《新華字典》(第11版)都在“石”的“容量單位”這個義項下明确标注“在古書中讀shí”。《漢語大詞典》“石”,隻有一個标音shí,在“量詞”義項下,标為“今讀dàn”。

《馬說》來自古書,因此應該按照在古書中的讀音讀shí。至于學生學習文言文必備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則壓根兒沒有收dàn這個音,把“容量單位”這個義項直接收在shí這個音下,與《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遙相呼應。追根溯源,“石”這個字在宋代的韻書《廣韻》上隻記了“常隻(zhī)切”這一個音,對應到今天的讀音就是shí。

5

問:《應有格物緻知精神》過去放在九年級的議論文單元,現在放在八年級,是否仍應按照議論文的教學方式來教學?

答:不應該。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單元,單元教學的目标指向不同,文章的教學重點也應該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篇文章現在編入演講單元,這就意味着教學中應該更多地關注它作為演講詞的特點。這一點在教師教學用書裡有詳細的說明,可以參看。

九年級下冊

1

問:《十五從軍征》中,“累累”讀什麼?

答: “累累”有兩個讀音:一個是二聲,意思是聯貫成串貌;一個是三聲,表衆多貌。這裡的“松柏冢累累”,應理解為衆多貌,故應讀三聲。

2

問:《送東陽馬生序》中,“既加冠”中的“冠”讀一聲還是四聲?

答:“冠”作名詞,讀一聲,“加冠”中的“冠”指帽子,為名詞,讀一聲;“冠”單用作動詞,指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成年,則讀四聲。

3

問:《送東陽馬生序》中“主人日再食”的“食”,應該讀什麼音?

答:此處應該作“拿東西給人吃”解,應該讀sì。

4

問:《送東陽馬生序》“未嘗稍降辭色”一句中“降”的讀音和意思各是什麼?

答:這裡的“降”讀jiàng,“減、退”義,“稍降辭色”的意思是稍微将言辭放委婉些。

5

問: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馬作的盧飛快”中“的盧”的“的”,教材中标為四聲,一些版本作二聲,到底怎麼理解?

答:作為實詞的“的”有兩個讀音:一個是二聲,主要是“确實、的确”之意;一個是四聲,其中一個義項為“馬白額,亦指白額的馬”。“的盧”馬,指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根據《辭海》(第六版彩圖本)、《漢語大字典》等權威工具書,“的”作“白色”“馬白額”講時讀四聲。

6

問:文天祥的《南安軍》中,“出嶺同誰出?歸鄉如此歸!”一句,有些版本作“出嶺誰同出?歸鄉如不歸!”到底依據哪個版本?

答:這兩個版本都有。四部叢刊本《文山先生集》中是“歸鄉如不歸”,統編教材目前依據《文天祥詩集校箋》(中華書局2017年版),用“歸鄉如此歸”。這是古書中常見的異文問題,二者都有其合理性。教學時建議以教材為準。這兩句詩,“歸鄉如不歸”,情感表達更剛烈,“歸鄉如此歸”,突出沉痛悲壯,教學時不妨讓學生比較、品味。

7

問:《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為報傾城随太守”,“為報”解釋為“為我報知”,有些版本解讀為“為了報答”,哪種解釋更準确?

答:這兩種解釋都有道理。曆來名家解讀也不盡相同。比如,《曆代詩歌選》(季鎮淮,馮鐘芸,陳贻焮,倪其心選注)翻譯為:“為了報答滿城的人都随同去打獵的盛意。”《中國文學十五講 》(周先慎):“為了報答……”而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注:“為報句:意謂請為我報知全城老百姓,使随我出獵。”郭錫良等編著的《古代漢語》注:“為報:替我告訴。”唐圭璋《唐宋詞鑒賞辭典》:為我通知全城官員武士都跟随太守前往……” 夏承焘《宋詞鑒賞辭典》:“替我告訴大家……”

唐圭璋、夏承焘兩位詞學家都持同樣意見,蔣紹愚先生在《杜詩詞語劄記》中也做出辨析:“為報”是唐詩宋詞中的熟語,其意思是“替我告訴”,解為“為了報答”是錯的。據此,我們認為,将“為報”解釋為“為我報知”更為妥當。

8

問:《鄒忌諷齊王納谏》中有一句“謗譏于市朝”,将“謗譏”翻譯成指責譏刺,意思和現代同義嗎?對“市朝”的解釋“集市、市場”是否恰當?與現代的“集市、市場”有區别嗎?

答:“謗譏”翻譯成“指責譏刺”,意思和現代漢語基本相同。“市朝”偏指“市”,指“集市、市場”。

9

問:《陳涉世家》中“楚人憐之”的“憐”字,有人注釋為“愛戴”,統編教科書中為何注為“哀憐、憐憫”?

答:“憐”沒有“愛戴”的義項。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用“憐”,一定是因為對方有悲慘遭遇。在對方(項燕)沒有悲慘遭遇的情況下,表達“愛戴”的意思,不太可能用“憐”。

10

問:《月夜》中“霜風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中的“的”是否應該寫作“地”?

答:的”的使用有一個曆史發展的過程。呂叔湘先生曾撰文,唐宋時期,用作虛詞的de,多寫作“底”“地”,大概是因為“底”“地”二字的實詞義都是日常應用的字,仍作上聲和去聲,需要找一個别的字代替輕聲音,于是找了不常用的“的”字。“的”自元代逐漸替換了“底”和“地”(《論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來》)。在五四運動之前,助詞de主要采用“的”的形式。1919年“的”字帶來的歧義現象引發了一場辯論,當時的學者認為要分擔“的”的功能,于是又開始讨論“底”“地”“的”的分工并進行實踐,但此後的二三十年,“底”不再有助詞功能,而“地”“的”保留了下來。

在現代漢語規範中,表示定語和中心語修飾關系用“的”,表示前邊的詞語是狀語用“地”。這首詩作于1917年,為了體現詩歌創作時的原貌,教材保留了“的”的形式。

設計:周 丹

編輯:周 丹

主編:吳海濤

點擊“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