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腸梗阻是各種腸腔内容物通過發生障礙的疾病的統稱。
診斷
檢查
1.腹部X線平片
• 檢查征象:可見多個氣液平面;腸梗阻時拍卧位腹部X線平片可見腸管脹氣擴張。當腹腔内滲出液較多時,X線平片可示腸間隙明顯增寬。當梗阻在結腸時可見擴張的結腸袋;當梗阻在小腸時,X線平片可見擴張腸管内空腸黏膜皺襞形成的“魚骨刺”征。
• 優勢:是常用的輔助檢查之一,對小腸梗阻的檢測率平均為50%~60%。
• 缺陷:單純的腹部立位平片對高位腸梗阻診斷判斷較易,而對低位腸梗阻的診斷較困難,判斷正确率僅為46%~80%。且對小腸梗阻的病因診斷幫助不大,還需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
2.腹部超聲
• 檢查征象:腸管擴張,腸内積液積氣,腸壁水腫增厚,腸蠕動增強或逆蠕動。粘連性腸梗阻可見腸壁間及腸壁與腹壁間相貼、粘連索帶、腸袢固定的形成、粘連性包塊及腸系膜和腸壁的輕度增厚。腸套疊可見同心圓腸腔聲像和多層管壁結構。另外在腹外疝中見到嵌頓的腸管也有助于病因診斷。
• 優勢:能夠在不影響人體組織和功能,在不使用對比劑的情況下就能夠發現小腸梗阻的部分原因,如腸扭轉、腸道腫瘤、腸套疊、後腹膜腫瘤等。
• 缺陷:超聲聲像圖隻是組織結構某一斷面圖像,與解剖結構相似但并不相同;超聲所顯示的髒器大小、距離與介質傳播速度有關,體内各種介質聲速不等,故聲像圖測量的大小與實際解剖大小有一定差距,且聲像圖斷面方位與探頭的形态和檢查者的操作經驗關系密切,對小腸梗阻的确診有一定困難。
3.CT
• 檢查征象:腸梗阻的部位近端腸腔擴張顯著,可見氣液平面,患者腸壁變薄,其中梗阻部位遠端腸腔出現萎縮。
• 優勢:診斷腸梗阻的有效輔助檢查方法。掃描速度快、圖像高度清晰、分辨率高、多方位圖像處理能力等。對腸梗阻及其病因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并對梗阻原因和是否存在腸絞窄判斷的準确性可達到80%以上。
• 缺陷:能夠發現大部分腸梗阻的病因,但對部分不典型的糞石性腸梗阻、早期血運障礙性腸梗阻、高位小腸粘連性腸梗阻等診斷病因較困難。由于腸管分布面積較大,擴張腸管由于腸管重疊及腸管轉彎導緻不易發現,CT逐層掃描容易漏診較小病竈。
4.核磁共振成像(MRI)
• 檢查征象:利用腸壁和腔内對比劑産生的信号差異顯示小腸的形态因腸液在MRI重T序列呈高信号,可利用腸道内的液體作為天然對比劑,作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掃描,采用 “水成像”技術,對腸梗阻有診斷意義。
• 優勢:MRI有多種脈沖序列和成像技術,其中某些特殊序列及其後處理技術可用來評價腸梗阻。
• 缺陷:耗時較長,而且其圖像受呼吸及心跳影響較大。能顯示增厚的腸壁,但對引起梗阻的腫瘤性腫塊顯示不十分清楚。
5.内鏡
• 優勢:目前認為膠囊腸鏡(CE)和雙氣囊小腸鏡(DBE)是觀察小腸粘膜最有效的技術,使得無需外科手術就可檢查整個小腸腸腔成為可能,對于亞急性及慢性小腸梗阻中病因診斷價值更大。在低位腸梗阻中,纖維結腸鏡檢查是一個有用的手段,臨床上也廣泛應用。
• 缺陷:1)膠囊容易在腸狹窄部位儲留,2)膠囊内電源供電時間一般為7小時左右,有時無法完成全小腸腸道檢查,3)對小腸病變定位能力差。DBE同樣存在病變定位困難、也存在觀察盲區的缺陷。4)纖維結腸鏡檢查一般不用于腸梗阻的診斷,主要是因為結腸充氣可加重腹脹和梗阻。
治療
1.腸梗阻的非手術治療
腸梗阻的非手術治療是每一個腸梗阻病人必須首先采用的方法。部分單純性腸梗阻,如粘連性腸梗阻經非手術治療而使症狀完全解除而免于手術。而對于腫瘤等原因導緻的腸梗阻患者,能夠使得腸梗阻症狀暫時緩解,免于急診腸梗阻手術,為後來的确定性手術做好準備。
腸梗阻在采用非手術療法的過程中,需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病人病情不見好轉或繼續惡化,應及時修改治療方案,以免喪失手術時機而影響預後,如病人症狀有所改善出現排便排氣也要分析是真象還是假象,防止在病情判斷上發生錯誤。
2.腸梗阻的内鏡下治療
内鏡是腸梗阻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内鏡配合氣囊擴張、内置支架或配合引流管減壓,可以對于良性狹窄病變給于氣囊擴張治療;對于惡性腫瘤腸梗阻而無法手術的患者,可采用氣囊擴張和内鏡下腸道内支架暫時性緩解腸梗阻,避免行腸造口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可以切除的腸癌,經支架治療,可以緩解腸梗阻,為後續的一期根治性切除創造手術機會。但内鏡是一種有創檢查,其常見的并發症是腸破裂和腸出血。
3.腸梗阻的手術治療
腸梗阻經非手術治療無效,适應手術治療。此外,由于先天性腸道畸形和腫瘤所緻的腸梗阻以及各種類型的絞窄性腸梗阻均需手術治療。
急性腸梗阻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在最短手術時間内,以最簡單的方法解除梗阻或者恢複腸腔的通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