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月半,農村中迎來隆重的祭祖節日。
估計有很多人對七月半與中元節有所混淆,那麼,二者的區别是什麼?另外,今年的七月半不一般,到底有哪些特點呢?農村諺語說“七月半定旱澇,三件事情莫要做”,又到底是咋回事呢?下面,就來好好地聊一下。
一、七月半就是中元節嗎?錯!
七月半,又稱七月十五,或中元節,為農村中非常隆重的祭祀節日。大多數人認為二者隻是不同的名稱罷了,但如果你了解節日的演變過程,便能夠找出其中的差異。
七月半是我們古人開創的文化節日,以慶賀豐收、酬謝大地、追懷先人、祭祖祭宗為主要習俗。七月半,以七的倍數定節,因為七在古代是個重要的數字。據《易經》記載,“七為複生之數,為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民間選擇每七天為一祭祀,而七月半是“複生月”的第二個七,這樣來看,傳統的七月半,實際上指的是七月十四。
而中元節卻是名副其實的舶來之物,與東漢後期的道教有關,也與印度的“盂蘭盆節有關,有着複雜的曆史原因,特别是後期加入了普度衆生仁愛思想有關。
正因為如此,七月十四與中元節是有區别的。在某些地區,七月十四是祭祖的日子,早晨、中午、晚上都要上供,極其隆重。而中元節,則是普度無家可歸的逝者,習俗更傾向于放河燈,祭祀則相對簡單一點。
二、今年的七月半為啥不一般?
2022的七月半出現在申月申日,而今年又為壬寅年,農村老人說,申金壓寅木,天幹地支皆被壓制,也就是所謂的“天沖地克”,代表不順。
三、七月半定旱澇是怎麼回事?
在農村,七月半定旱澇是一句常見的諺語,下一句則是“八月半定秋收”,其中原因和天氣與物候生長有關。因為大旱不過七月半,七月半晴天,還有八月旱,七月半降雨與否,容易影響後期的降水狀況。
倘若七月半下雨,則後期的雨水會較多,而天氣晴朗,則容易有秋旱。七月半一般處在初秋時期,秋老虎仍在,降雨會對作物的生長有利。所以,才有了“七月半定旱澇,八月半定秋收”的諺語。
當然,任何農村諺語都是有一定地域限制的,都是要根據當地天氣與作物生長狀況來決定的。
四、七月半三莫做
七月半是民間祭祖祭宗的日子,所以農村老人們常說有三莫做,大家一定要遵循老傳統。
第一,早回家,不空房,實際上是提倡家家戶戶祭祀先人,不要丢棄古老傳統。
第二,七月半,沒事兒别往河邊轉。不要去河邊,特别是不要去河邊遊泳。除了老人們說人間與陰間以水為通道,不要被抓去原因不足信外,實際上,這個時節,秋水已涼,此時下水容易出事故。
第三個莫要做,為不坐門檻,不站南牆,原因為會阻擋祖先們回家,這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新農人創作大賽##農村#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